• (社版)传世励志经典---革新的号手 刘半农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社版)传世励志经典---革新的号手 刘半农

正版图书 真实库存欢迎选购 可支持七天无理由退还!

12.88 3.4折 38 全新

库存200件

四川成都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齐芳

出版社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ISBN9787515813332

出版时间2015-01

装帧其他

开本16开

定价38元

货号9787515813332

上书时间2024-08-21

润田图书店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刘半农一生诗歌无数,经典文章亦是无数。他思维活跃,敢于直言,直率的性格虽招来很多骂声,可也交到了很多挚友。
而在生活中,他是一个幸福的男人。结发妻子,两女一儿,相伴一生,其乐融融。
遗憾的是,美好的生活在不知疲倦的刘半农的执着下戛然而止。在去绥远一带考察民歌时,不幸被毒虱咬后感染,患病而亡,享年44岁。
《革新的号手(刘半农)》作者齐芳用平实的语言、清晰的脉络,按照时间顺序记录了刘半农的一生事迹,讲述了刘半农积极推进文学改革、语言文字改革和教育改革的事迹,以及他为语言学辞书编纂所做出的贡献。语言平实,逻辑清楚,适合大众读者阅读。

作者简介
齐芳,女,辽宁省抚顺市人,自小热爱生活,喜爱文学,曾多次发表文章,并在市级、省级作文比赛中取得过良好的成绩。喜欢简单而深刻的文学风格,已出版《冲冠一怒为红颜:秦淮八艳之陈圆圆》。

目录
第一章  书香门第,少年才俊
  1.品味书香,苦难成长
  2.寓教于乐,童年生活
  3.拔得头筹,进入中学
  4.崭露才名,拜师名家
  5.才子佳人,传奇姻缘
第二章  横空出世,文坛魁首
  1.为谋生计,远走他乡
  2.投身文界,以笔为生
  3.活跃文坛,小说新秀
  4.声名鹊起,文坛魁首
  5.文学改良,初试先声
第三章  中学肄业,北大教员
  1.才情独厚,文体改良
  2.肄业之名,受聘北大
  3.难弃重任,探索新诗
  4.青年“台柱”,写作“新”河
第四章  创新文化,变革先驱
  1.巧唱“双簧”,助力革新
  2.弃旧迎新,收集歌谣
  3.国语统一,声援“五四”
  4.语言研究,《文法通论》
第五章  潜心钻研,成绩斐然
  1.一波三折,远赴英国
  2.生活拮据,能观善学
  3.艰难度日,坚固友谊
  4.殷殷深情,首创“她”字
  5.添丁进口,窘困之境
  6.思乡心切,眼泪成诗
第六章  巴黎求学,结缘文物
  1.初到巴黎,穷且益坚
  2.刻苦研究,四声实验
  3.敦煌掇琐,初识文物
  4.钟情“语言”,喜获佳绩
  5.风平浪静,乘船归国
第七章  重归故国,思绪万千
  1.北大任教,自由之魂
  2.抵御列强,救护文物
  3.一心护国,厉声斥“黑”
  4.何典之音,众所纷纭
  5.扬鞭长啸,唇枪舌剑
  6.惨案巨响,瓦釜回音
第八章  人生百态,步履艰难
  1.得罪陈源,抬杠玄同
  2.办刊不易,约稿亦难
  3.形势可危,激情受限
  4.回忆往事,告别“世副”
第九章  不附世俗,唯显本真
  1.笑话文学,谈影著作
  2.痛恨西医,拒说洋文
  3.与鲁疏远,终结《语丝》
  4.微妙关系,耳朵风波
  5.戏剧之思,董人之传
  6.辅仁教务,“国立”院长
  7.禁舞之令,缘尽文理
第十章  爽直个性,情溢满怀
  1.救国心切,情绪高涨
  2.小女成长,兄弟去世
  3.文思泉涌,“打油”人生
  4.以诗会友,文显本真
第十一章  意外陨落,不负此生
  1.真性为人,半农杂文
  2.应邀写作,实地调研
  3.意外染病,巨匠陨亡
  4.一代巨擘,名留青史

内容摘要
 《革新的号手(刘半农)》一书,作者齐芳用平实的语言、清晰的脉络,按照时间顺序记录了拥有一份爱国的热忱、一场孤独的旅程和一生洒脱的性情的语言大家刘半农的一生。

精彩内容
 3.拔得头筹,进人中学刘半农已经到了上小学的年纪,顺理成章地来到了父亲和友人杨绳武创办的学堂。
该学堂是个新旧体制相结合的学堂。何为“新旧体制相结合”?其实也就是新式的西方教学和传统的中国旧式教学并存,学习的内容较旧式学堂要丰富得多。
这种新旧式体制相结合的学堂的存在,在当时也
是环境的产物。此时的中国处于光绪皇帝统治的时期
,连续经历了鸦片战争、中目战争、八国联军人侵等几场战争,清廷均失败,与多个外国资本主义列强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社会形态已经呈现出一种扭曲的状态——一方面,中国传统的自给自足的重农经济状态被打破,外国列强强行闯入中国的市场,经济受到空前的打击;另一方面,资本主义国家又要在中国掠夺劳动力、生产资料,中国的经济已经处于崩溃的边缘。
封闭的中国被强行撕开了一道口子,被迫面对外面的风雨,面对如此窘迫的处境,清政府即使昏庸无能、闭目塞听,也终究意识到了先进科学文化的重要
性,毕竟他们真正经历过西方洋枪洋炮对战中国的刀
戈剑戟的战争,科技的差距显而易见。因此,为了挽救岌岌可危的统治权,清政府的革新派也提出了学习西方先进科技的措施,并派出优秀的学生前往西方国家学习,以图自强,此所谓:“师夷长技以自强。”翰墨林小学,就是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应运而生
的,其也是旧式学堂向西式学堂过渡时期的一个产物。学校的课程安排结合东西方的课程特点,中国传统
的教学内容包括:《古文观止》、《三苏策论》、《纲鉴易知录》、《五经备旨》、《四书味根录》等,当然也包括科举考试的八股文的练习;西式的教学内容包括了英语和算术,每天的课程内容非常充实,晚间还有自习。
刘半农在功课上非常认真,再加上天资聪明,所
以他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他幼年经历过贫穷,因此十分珍惜学习机会,出色的成绩中尤以国文和英文更胜一筹。
学习中,刘半农不是个人云亦云的孩子,他很喜欢独立思考,并且有自己的独特见解。有一天,担任国文老师的杨绳武为学生们讲了春秋战国时期“四公子之一”的孟尝君田文的故事。
孟尝君田文是战国时期齐国的贵族,他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维护自己的利益,广纳人才,很多人都慕名前往做他的门客,因此有“孟尝君食客三千”之说。孟尝君爱惜人才,网罗门客,但是这些门客却良莠不齐,甚至有鸡鸣狗盗之辈。
针对这个故事,杨绳武要求学生们做一篇文章。
大多数的学生都称赞孟尝君的爱才之处,认为他是“得士”之主,但是刘半农却有着不同的见解,他认为:有鸡鸣狗盗的人出入的门庭的主子难道就算“得士”了吗?鸡鸣狗盗的人根本就不能算作是“人才”!杨绳武看过他的文章惊叹不已,没想到年仅11岁
的孩童竟能有如此思考,并且得出自己的见解,实在难得,不禁向其他的老师夸赞刘半农:“此小子不同凡响,前途不可限量。”在学堂学习的日子,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如白驹过隙一般,刘半农热爱学习,兴趣广泛,徜徉在知识的海洋中,获取了数不尽的乐趣,也掌握了扎实的基础知识。
后来,刘半农参加新文化运动,尝试用白话写小说、写诗歌、写散文,就是因为他有着深厚的文学写作功底,不仅知识渊博,博古通今,而且对于各种文体更是驾轻就熟,了如指掌,因此在找到了新的文学形式的时候,他便更能挥洒自如,游刃有余,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骨干和先驱了。
彼时的挥洒自如,文思泉涌,正是他少年时期在学堂的刻苦学习、善于思考得来,扎实的基本功加上独立的思考能力,是刘半农日后取得重大成就的重要
因素之一。
父亲的悉心教导对他的影响也非常大。刘半农的父亲本身是个读书人,并且有功名在身,曾考中秀才,担任过私塾的先生,后来又自己创办学校,对于教育孩子颇有经验,他将那些优秀的教育方法潜移默化地用在教导自己的儿子身上。
刘半农年幼时,他教导儿子念儿歌、读方言,学习家乡的传统文化,长大后又教导儿子如何思考学问,如何做人,如何学习,这让刘半农受益匪浅,对养成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刘半农一生都保持着记日记的习惯,这个习惯正是在父亲的悉心指导下养成的,此令其受用终身。
《论语》中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学习时期的刘半农谦虚好学。翰墨林是中西体制结合的学校,学校的氛围也相对要开放一些,招募了很多有进步思想的人做老师,这其中有一位叫刘步洲的老师,他在标点方面的独到之见,对刘半农有极大的影响。
……P10-12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