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前沿问题
正版二手,无赠品、光盘、MP3等。批量上传数据有误差,默认发一本,套装书需联系客服核实,还请见谅!
¥
10.36
2.2折
¥
48
八五品
库存2件
作者朱廷珺 著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01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9787301204191
上书时间2024-12-06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朱廷珺 著
-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2-01
-
版次
1
-
ISBN
9787301204191
-
定价
4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70页
-
字数
400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内容简介】
-
《国际贸易前沿问题》在回顾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贸易理论创新特征的基础上,选取比较优势理论最新进展、中间产品贸易与工薪差距、加工贸易的分工模式与生产控制模式、工序贸易与离岸外包、异质性与新新贸易理论、贸易与内生经济增长、贸易政策的政治经济分析、国际贸易与环境、“新区域主义”与多边贸易体系经济学等几个重要理论问题,以时间顺序法和议题驱动法对近十年来这些前沿课题的创新研究成果进行文献述评,提出前瞻性研究的方向。
《国际贸易前沿问题》共10章,每章内容涵盖思想渊源、基本模型、分析方法与技术路线、主要观点、实证研究结论、重要政策含义、学术评价及其对中国问题研究的启示、参考文献等。
《国际贸易前沿问题》可作为经济学类研究生学习国际贸易前沿问题的教科书或指定阅读文献,也可作为读者提升文献综述能力和国际贸易理论修养的参考书。
- 【目录】
-
第1章导论
1.1当代国际贸易理论创新的若干特征
1.1.1理论假设前提
1.1.2国际贸易原因
1.1.3国际贸易利益
1.1.4贸易政策理论
1.1.5贸易与投资
1.1.6对外贸易与国内贸易的基础
1.1.7贸易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1.1.8引入制度因素和交易成本
1.1.9产业组织理论与契约理论结合
1.1.10空间经济学与国际经济学相融合
1.1.11结语
1.2选题与导读
1.2.1比较优势理论的最新进展
1.2.2中间产品贸易与工薪差距
1.2.3加工贸易的分工模式与生产控制模式
1.2.4工序贸易与离岸外包
1.2.5异质性与新新贸易理论
1.2.6贸易与内生经济增长
1.2.7贸易政策的政治经济分析
1.2.8对外贸易与环境
1.2.9新区域主义与多边贸易体制
1.3研究任务与方法
1.3.1研究任务
1.3.2研究方法
1.3.3叙述方式:以工薪差距问题为例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2章比较优势理论最新进展
2.1Ricardo比较优势理论模型的扩展
2.1.1D.F.s(1977)两国连续产品模型
2.1.2E.K(2002)多国模型
2.1.3Ricardo模型中的贸易模式
2.1.4Ricardo模型的实证检验
2.2要素禀赋理论的扩展
2.2.1国际贸易的要素内容
2.2.2要素比例与贸易模式
2.2.3Ricardo模型与H一0模型的结合
2.2.4要素禀赋的综合检验
2.3金融发展与比较优势的关系研究
2.3.1金融发展对于比较优势来源的扩展
2.3.2金融发展与比较优势变动的内生关系
2.3.3金融发展影响比较优势变动的福利分析及政策含义
2.3.4简单评述
2.4制度质量与比较优势关系研究
2.4.1制度质量、贸易成本与比较优势
2.4.2作为比较优势独立来源的制度
2.4.3制度比较优势的福利分析
2.4.4贸易发展对制度变迁的内生影响
2.5企业异质性理论与比较优势理论的结合
2.5.1贸易理论发展中企业地位的演变
2.5.2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与比较优势以生产率为纽带的联结
2.5.3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与要素禀赋理论的结合
2.5.4简单评述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3章中间产品贸易与工薪差距
3.1新贸易现象
3.1.1国际贸易的非线性增长
3.1.2国际贸易非线性增长的主因
3.1.3中间产品贸易发生的条件
3.2中间产品贸易、就业变化与工薪差距的扩大
3.2.1技术工人与非技术工人的相对工薪差距及其原因
3.2.2中间产品贸易、就业变化与工薪差距
3.3外部采购模型
3.3.1H.F外部采购模型
3.3.2S.S效应
3.3.3外部采购模型的图形解释
3.4中间产品贸易与工薪差距的经验研究
3.5中间产品贸易与工薪差距的相关其他研究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4章加工贸易的分工模式与生产控制模式
4.1加工贸易的分工模式与环节比较优势
4.1.1加工贸易的分工模式
4.1.2加工贸易各环节的比较优势
4.2中间人模型与加工贸易
4.2.1因中国内地开放而兴起的国际贸易中心
4.2.2中间人理论
4.2.3对中间人理论的经验研究
4.2.4中国内地某些加工企业依赖香港出口加工产品的原因
4.3独占或分治假说
4.3.1中国加工企业的生产控制模式
4.3.2不完全合约
4.3.3独占或分治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5章工序贸易与离岸外包
5.1工序贸易的思想渊源
5.1.1A.Smith贸易分工思想的提出
5.1.2工序分工思想的演进
5.1.3工序贸易相关概念的界定
5.2工序贸易理论的研究框架
5.2.1工序贸易的基础和动因
5.2.2工序贸易的基本模型
5.2.3工序贸易的模型拓展
5.3工序贸易的福利效应
5.3.1离岸外包的工资效应
5.3.2工序贸易的贸易利得效应
5.4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6章异质性与新新贸易理论
6.1新新贸易理论的兴起
6.1.1企业异质性的界定
6.1.2新新贸易理论的提出
6.1.3新新贸易理论的基本研究思路
6.2新新贸易理论的基本模型
6.2.1异质性企业贸易模型
6.2.2企业内生边界模型
6.2.3评论与前瞻
6.3新新贸易理论与新经济地理学的融合
6.3.1新经济地理学模型的基本分析框架
6.3.2异质性企业国际转移理论的研究思路
6.3.3“新”新经济地理学的最新研究进展
6.3.4基本研究结论与前瞻
6.4新新贸易理论与贸易发展方式转变
6.4.1企业国际转移路径的理论选择
6.4.2贸易发展方式的现实转变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7章贸易与内生经济增长
7.1贸易与经济增长
7.2贸易、要素积累与内生增长
7.2.1贸易、人口和资本积累与经济增长
7.2.2贸易、知识资本与经济增长
7.3贸易、内生技术创新与内生增长
7.3.1G.H大国模型
7.3.2贸易、内生技术创新与内生增长的其他文献
7.4贸易、内生技术转移与内生增长
7.4.1一个关于模仿的模型
7.4.2创新、模仿与经济增长
7.4.3贸易、内生技术转移与内生增长的其他研究
7.4.4国内学者关于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8章贸易政策的政治经济分析
8.1中间选民模型
8.1.1选民意愿与贸易政策
8.1.2中间选民模型的推导
8.1.3对中间选民模型的经验分析
8.2保护销售模型
8.2.1利益集团、院外活动与贸易政策
8.2.2保护销售模型的推导
8.2.3经验检验
8.2.4选民利益、利益集团与中国永久性正常贸易关系地位
8.3两国模型
8.3.1两国模型的推导
8.3.2经验研究
8.4区域贸易协定
8.4.1区域经济合作与区域贸易协定
8.4.2Levy定理
8.4.3经验研究
8.4.4亚太地区新双边主义兴起的政治经济分析
8.4.5评论与拓展方向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9章国际贸易与环境
9.1经济增长的环境效应
9.1.1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9.1.2经济增长环境效应的分解
9.1.3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解释
9.2国际贸易的环境效应
9.2.1贸易环境效应的分解
9.2.2贸易影响环境质量的新机制
9.2.3企业层面贸易的环境效应
9.2.4国际生产分割下贸易的环境效应
9.2.5贸易自由化的福利效应
9.3环境政策与贸易发展
9.3.1环境政策对贸易模式的影响
9.3.2环境政策对贸易竞争力的影响
9.3.3污染天堂假说
9.3.4减排政策的效应
9.3.5未来研究展望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10章“新区域主义”与多边贸易体系经济学
10.1自由贸易协定与“新区域主义”
10.1.1新区域主义的特征
10.1.2“新区域主义”兴起的原因
10.1.3区域贸易协定的非传统收益
10.1.4对区域贸易协定的顾虑
10.1.5深化区域贸易协定研究的若干问题
10.2多边贸易体系的经济学研究进展
10.2.1解释世界贸易体系逻辑的经济学方法
10.2.2外包对国际贸易协定理论的影响
10.2.3多边贸易体制理论研究展望
10.3中国的战略抉择
10.3.1多边与区域一体化的关系
10.3.2我国的战略选择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