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上)
正版二手,均有笔记不影响使用,无赠品、光盘、MP8922等。如需购买套装书,请联系客服核实,批量上传数据有误差,默认一本,套装书售后运费自理,还请见谅!
¥
4.08
1.9折
¥
21.2
八五品
库存222件
作者许嘉璐 编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08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9787040315608
上书时间2024-11-05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许嘉璐 编
-
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1-08
-
版次
1
-
ISBN
9787040315608
-
定价
21.2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32开
-
纸张
其他
-
页数
406页
-
字数
99999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内容简介】
-
《古代汉语》分上、中、下三册。上册是古汉语知识通论,包括文字、词汇、语法、修辞、音韵、训诂几部分内容,计35万字;以节设置“思考与练习”,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力求简明、实用。中册是文选,分详注、略注、古注和白文四部分,计25万字;注重难易结合,循序渐进,强调阅读实践。下册是教学参考,计24万字,包括全书的教学使用法、通论各部分需要进一步阐发展开的问题及有关参考材料,以供教师授课参考,并为学生进一步钻研、深造提供帮助。
- 【目录】
-
绪论
第一章文字
第一节汉字的产生
一、汉字起源的传说
二、汉字产生的途径
三、汉字产生的时代和汉字体系的形成
思考与练习
第二节汉字的形体构造
一、汉字构形的思维模式
二、汉字的结构类型
思考与练习
第三节汉字的发展变化
一、字体的演进
二、字形的变化
思考与练习
第四节古书中的用字
一、异体字
二、古今字
三、通假字
思考与练习
第二章词汇
第一节古今词汇的继承和发展
一、古今词汇构成状况
二、古今词义的异同
思考与练习
第二节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一、单义词和多义词
二、词的本义及其探求
三、词的引申义
思考与练习
第三节同源词
一、同源词的分类
二、同源字与古今字、通假字、异体宇的关系;同源词与同义词的关系
三、同源词研究的作用
思考与练习
第四节同义词
一、同义词的形成及其相互关系
二,同义词之间的差别
三、同义词的辨析
思考与练习
第三章语法(上)
第一节语法概述
一、语法的继承和发展
二、词类
三、实词、虚词及其他
四、词与词的组合
五、句子
思考与练习
第二节句法
一、判断句与判断词
二、被动句
三、述宾关系
四、宾语的位置
五、双宾语
六、名词作状语
思考与练习
第三节实词的活用
一、名词用作动词
二、形容词用作动词
三、数词用作动词
四、活用的条件
思考与练习
第四章语法(中)
第一节称代
一、人称代词
二、指示代词
三、疑问代词
思考与练习
第二节常见的重要虚词
一、于、於、乎
二、以、为
三、而、则、虽、且
四、如、若、然
五、之、者、所
思考与练习
第三节语气和语气词
一、句子按语气分类
二、也、矣、耳、焉
三、乎、诸,与、欤、邪、耶
四、哉、夫
五、其、岂、唯
六、语气的复合与语气词的连用
思考与练习
第五章语法(下)
第一节凝固结构和习惯用法
一、“何如、“如何、“如何之属
二、“孰与、“与孰等
三、“何以为、“无以为等
四、“何有、“何之有、“何其、“如此其等
思考与练习
第二节古书的标点
一、标点和语意
二、标点和语法
三、标点和音韵
思考与练习
第六章修辞
第一节起兴引用借代
一、起兴
二、引用
三、借代
思考与练习
第二节互文变文连文
一、互文
二、变文
三、连文
思考与练习
第三节共用变序虚词连用
一、共用
二、变序
三、虚词连用
思考与练习
第四节重言复重顶真
一、重言
二、复重
三、顶真
思考与练习
第七章音韵舆诗词格律
第一节音韵学基础知识
思考与练习
第二饰中古音舆反切
一、中古的韵母系统
二、中古的声母系统
三、中古的声调系统
四、反切
思考与练习
第三节诗律
一、字句有定
二、用韻严格
三、平仄协调
四、讲求对仗
思考与练习
第四节词律
一,词的分类和常用术语
二,词调、词牌、词谱
三、词的句式和平仄
四、词的用韵
五、词的对仗
思考与练习
第五节《诗经》与上古音
一、《诗经》的韵例
二、研究上古韵部所依据的材料和方法
三、上古韵部
四、研究上古声母所依据的材料
五、有关上古声母的重要论断
六、上古声母
七、上古声调
八、音同与音近
思考与练习
第八章训诂
第一节为什么要学习训诂
思考与练习
第二节训诂的内容
一、诠释词义
二、疏通文意
三、阐述语法
四、分析篇章结构
五、阐明修辞表达方式
六、说明历史背景、典章制度
思考与练习
第三节训诂的方法
一、以形说义
二、因声求义
三、据文证义
四、三种训诂方法的综合运用
思考与练习
第四节训诂的术语
一、曰、为、谓之
二、谓、言
三、犹
四、貌
五、辞(词)
六、之言(之为言)
七、统言(浑言)、析言;对文、散文
八、读女口、读若
九、读为、读曰
十、当为(当做)
思考与练习
第五节两种不同的训诂形式
一、训诂专著
二、注释书
思考与练习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