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学问边上
全新正版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
19.01
5.0折
¥
38
全新
仅1件
作者胡鸿杰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ISBN9787510049354
出版时间2012-09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38元
货号1200397104
上书时间2024-12-22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目录
一个人和他的期刊(代序)
第一部分 书边文字
《二十几岁,每天学点经济学》?序
《挖掘媒体资源富矿―――基于传媒主体的新闻信息资源利用研究》?序
《基于学术评价视阈的中国档案学阐 释与批判》?序
《档案学范式的历史演进及未来发 展》?序
《档案管理学新论》序言
《档案文献编纂学》序言
《声像档案管理概论》?序
《世系谱牒与族群认同》?序
《基于主体认识视角的当代中国档案 学术研究》?序
《档案管理视角下个人信用信息有效 性保障研究》?序
《档案职业状况与发展趋势研究》序
《中国档案管理体制改革研究》?序
《中国古代档案管理制度研究》?序
《孟子家族的记忆―――孟府档案管理 研究》?序
朋友之托
第二部分 《胡言》前后
求序记
文字的太极功夫
读清样
为何而写
《胡言》后记
被审查
民国往事
《胡言》读后感(附三则)
第三部分 教学心得
陪太子读书
解释
开学之前
致备考博士生的公开信
第一课
“大辩”
“师说”
蔓延
“三档团”
孤军奋战
三江源
写在学问边上
吾师研究
拖堂
轮回
广西三日
进了厨房
雨天轶事
高低之间
迟到的毕业证
内地大学,你当为何事?
第四部分 办刊人语
媒体的力量
拒绝书评
提高质量
Z学新说
增刊 “责任编辑”
好收成
顺口溜
出京
局限之美
“××五”
公投
绝版
路在何方
未定稿
被培训
培训成果
手稿 Lost in Translation
少见多怪
学术不端一面观
台北?518
第五部分 闲日漫谈
学者的背影
“国内一流”
共同创作
秘书的学问
又见“集成” 《PMBOK》
读门记
树大招风
摩托罗拉
WORD
陈词
“沙龙”随想曲
风险漫谈
颠倒
夏日断想
老二
殊途同归
不是学问的学问
尚能会否?
业界掠影
回归“常识”
兰台佳丽
言归正传
管理资源分析
第六部分 凡客偶得
跟“老大”学点什么?
溥天之下
汽油涨价的“好处”
感谢“天狗”
也谈“排名”
会议趣谈
新年献词
“球市”
回家过年
“阿凡达”
“强权低能”
“奴才人才论”
民怨
蜂蝇
科学的敬畏
世博一日
等待
老丈人协会
难辨雄雌
世界杯
还乡团
浑水
升井
献血
?魅
古为今用
一张收据
表达?中国 塑像
新年畅想
“垃圾分类”之惑
何趣之有
过渡人物
数字游戏
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调研
只有行政履责,才能经纬分明
第七部分 性情感言
理由
“起跑”种种
独自等待
大姨慕萱
63号
剪影
乡亲
狗市
提水
时光的误区
北纬50°
误机?杭州
心灵角落
昨夜
又闻风雨声
7月28日
手表
我的“七十年代”
梦回1980
去武大
T31次
庆儒先生
肉眼凡胎
我的2010
卫生间
思维帽
老米
后记
内容摘要
《写在学问边上》作者(胡鸿杰)文化底蕴深厚,文字犀利、诙谐有趣,是一本的文化类随笔。
《写在学问边上》分七部分,内容包括《挖掘媒体资源富矿―――基于传媒主体的新闻信息资源利用研究》?序、《基于学术评价视阈的中国档案学阐 释与批判》?序、《档案学范式的历史演进及未来发 展》?序、《档案管理学新论》序言、求序记、文字的太极功夫、读清样、为何而写、《胡言》后记、被审查、民国往事、《胡言》读后感(附三则)等内容。
精彩内容
《档案职业状况与发展趋势研究》序④
作为一种社会结构,职业与每个人的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不论愿意与否,在一般情况下你都要扮演一种职业角色。比如,到目前为止,我就经历了农民、文员、编辑和教师四种角色。从1978年开始,我的个人“角色”又与“档案”联系在一起。因此,当我们历时三年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的时候,我自己认为我是为其撰写序言的很好人选。
从根本上讲,我们的课题就是要发现档案职业的主要问题和发展趋势。、因此,这种研究必须建立在对我国档案职业现状及其数据的分析的基础上。也就是说,我们的研究不能是简单的思辨更不是“联想”,而是来自实际状况的报告――档案职业有着自身的职业主体、职业客体、职业条件和职业技能。正是依靠这些特有职业状态,档案职业取得了一定的社会地位,体现着相应的社会功能。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职业的不断进化,档案职业越来越显示出不同于其他职业的一些特征和发展趋势。
首先,档案职业存在明显的方法、技能和设备依赖倾向。比如,注重管理过程和管理细节,注重管理方法和管理设备等等。无论从档案职业的发展历史和档案职业赖以发展的社会环境变化要求上看,档案职业技术化都是一个正常趋势。从总体上讲,任何职业都不能离开技术因素而独立存在。但是,这种技术因素的存在,是以其职业主体、职业客体为前提条件的。也就是说,它不能成为突出于职业的其他要素而存在的独立因素。否则,就会出现“喧宾夺主”的情况――使职业的基本功能被淡化――职业成为一种技术的“边缘”。
其次,档案职业的主体存在一定的女性化倾向。中国有句老话,叫做“事实胜于雄辩”――根据国家档案局《全国档案事业统计综合年报》提供的数字,我国档案管理职业中女性所占的比例,从1993年的64%,上升到2002年的65.5%。其中,国家综合档案馆中女性所占的比例从54%增至59%,档案室中女性所占的比例从80%增至8l%,分别增长了一至四个百分点。这意味着一个庞大且逐步发展的女性从业群体存在于档案职业之中。我国档案管理职业的女性化现象,集中反映出女性的一般特征和择业观念与档案管理职业存在的特有联系。
再次,档案职业的状况存在某种边缘化的倾向。据原劳动与社会保障部《优选产业结构调整中的职业发展和变化》报告表明,在优选产业结构调整中,社会职业发生了增长和发展、衰落和消退、调整和变化三种趋势。其中,“图书与档案管理员”以平均年增长一1.0%被列在“衰落和消退”的职业之中。曾担任过10届靠前档案理事会秘书长之职的查尔斯?凯斯凯姆蒂博士曾以其资历的档案职业生涯经历对我们课题组人员说过,如果不是发生战争或其他突发事件,档案工作永远不会引起人们太多的关注。这是职业的性质和特征使然。也就是说,边缘化有可能是我们必须接受的档案职业原生态势。
“职业化”意味着一个拥有和运用独特的知识、技能、方法、思维模式和语言文字等等(同质化)的群体专门以从事某类工作为业,通过向社会提供特定的产品来参与社会资源和利益分配。档案职业正是以其职业客体――作为一种社会资源的档案维系着自己的存在的。
实事求是地讲,作为一种“阶段性文件”和“信息资源”,档案在脱离了现行管理活动之后,在未来的时空中,其用途取决N种选项,是很好不确定的,根本无法得出周延的结论。如果用这种基于未来的设定进行档案的管理和职业设计,无论是档案的收集还是档案的鉴定,就会带有相当的不确定性。其实,对档案的价值和功用的认识,应当立足于对现有档案的分析。比如,档案基本状况,档案利用率的分布情况等等。如果这种分析的数据和模型是科学的,就能够说明现存档案的利用规律。根据档案利用规律对现存档案进行适当分级,就可以使现存的档案的结构得到优化,从而优选限度地发挥档案职业的发展潜质。
如果是档案资源的价值和功用决定了档案职业的社会职能的话,那么,档案职业势必面临着资源优化的选择。除了对“现存档案的结构进行优化”之外,扩大职业资源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事实上,现行文件利用的提出就是这种选择的一种结果。撇开档案管理部门开展“现行文件利用”的必要性、合理性以及由此带来种种问题不谈,仅就档案职业资源建设而言,我们所关心的是保证这种职业资源的制度化的关系模式是什么,以及这种职业资源会给档案职业带来什么?
从组织形式上看,无论是作为档案职业体系基本成分的档案馆,还是作为档案职业体系重要基础的档案室,都不是现实状态和法律意义上的社会公共部门。也就是说,档案职业组织中所保管的职业资源并不是直接为社会大众服务的。它们或者是各级各类办公部门的组成机构,或者是各级各类社会组织的内部机构,没有一条实质意义上的服务大众的渠道。加之历史原因和传统意识的影响,使得档案资源社会共享的理想在短期难于实现。虽然《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公开条例》和一些地方规章明确了国家档案馆在“现行文件利用”方面的主体地位,但并不意味着法律的协调和行政的执行已经解决。档案职业组织扩充职业资源的行为,要取得社会认同,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需要说明的是,档案职业是以管理档案资源并实现其社会服务的职业,是职业客体――档案资源的确定性决定了职业的确定性。职能一旦发生了变化,也就意味着职业本身发生了变化。如果档案职业组织真的成为“现行文件利用”的基地和国家信息产业的组成部分,那么,只能说明一种新兴职业产生。在优选产业结构调整中,社会职业发生调整和变化也的确是一种发展趋势。
当然,对“档案职业状况与发展趋势研究”不能也没有必要用“序言”来完成。因此,大家可以通过正文的章节对档案职业慢慢品味。P22-24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