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控制理论与实务
全新正版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
25.2
7.6折
¥
33
全新
仅1件
作者宋蔚蔚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12115132
出版时间2013-07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33元
货号1200744738
上书时间2024-12-19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目录
第1章概论
1.1内部控制概念的起源
l. 2内部控制的发展历程
1.2.1 内部牵制阶段
1.2.2内部控制制度阶段
1.2.3 内部控制结构阶段
1.2.4 内部控制整体框架阶段
1.3内部控制的功能
1.4内部控制的局限性
l. 5 内部控制学与其他学科体系之间的关系
阅读与思考尼克?里森PK杰洛米?科维尔
第2章内部控制体系框架
2.1 COSO报告
2.2 ERM框架
2.2 1企业风险管理框架概述
2.2.2企业风险管理框架的构成要素和目标
2.2.3 ERM框架与IC―IF框架的对比
2.3其他内部控制架构
2.3.1加拿大的COCO报告
2.3.2英国Turnbull报告
2.3.3 法国内部控制框架
2.3.4南非的King报告
2.3.5 中国香港的内部控制架构
2.4萨班斯一奥克斯利法案对内部控制的要求
阅读与思考安然事件
第3章我国内部控制的演变路径
3.1我国内部控制的发展
3.2我国的内部控制框架体系
3.2.1我国内部控制规范征求意见稿阶段
3.2.2 内部控制基本规范阶段
3.2.3 内部控制的配套指引阶段
3.3我国内部控制的信息披露
阅读与思考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
第4章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
4.1公司治理概述
4.1.1 多级代理关系与多级控制系统
4.1 2公司治理模式
4.2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的关系
4.3中国公司的治理框架
4.3.1股东和股东大会
4.3.2董事和董事会
4.3.3监事和监事会
4.3.4经理人员
4.3 5 治理评价与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现状
阅读与思考 中航油事件
第5章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
5.1内部控制设计的理念基础
5.1.1收银机与人性
5.1.2欺诈与舞弊理论
5.1.3混沌理论与内部控制
5.2内部控制设计原则
5.2.1 内部控制设计的原则
5 2.2 内部控制分类
5.2.3 内部控制设计的步骤
5.3内部控制设计方法
5.3.1文字记录法
5.3.2 内部控制调查表法
5.3.3流程图法
阅读与思考青岛海尔内部控制设计与实施的工作方案
第6章内部控制的评价
6.1内部控制评价概述
6.1.1 内部控制评价的目标
6.1.2 内部控制评价的原则
6.1.3 内部控制评价组织形式
6.1.4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实施现状
6.2注册会计师对内部控制的审计报告
6.2.1 计划审计
6.2.2 实施审计
6.2.3 内部控制有效性的认定
6.2.4 内部控制审计报告
6.3注册会计师的管理建议书
6.4管理层对内部控制的自我评价
阅读与思考 内部控制评估新方法――CAA
第7章公司层面的内部控制设计
7.1企业文化与内部控制
7.1.1 企业文化的内涵
7.1.2企业文化的评估
7.2内部控制组织架构设计
7.2.1 治理结构
7.2.2 内部机构的设计
7.3人力资源的管理
7.3.1人力资源的引进与开发
7.3.2人力资源的使用和退出
7 4企业社会责任与内部控制
7.4.1 安全生产和产品质量的控制
7.4.2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
7.4.3促进就业与员工权益保护
阅读与思考三鹿事件
第8章业务层面的内部控制(上)
8.1采购业务的内部控制
8.1.1采购业务概述
8.1.2 岗位责任制和不相容职务分离
8.1.3关键控制环节
8.2销售业务的内部控制
8.2.1销售业务概述
8.2.2 岗位责任制和不相容职务分离
8.2.3 关键控制环节扣内控制度
8.3筹资业务的内部控制
8.3.1筹资业务概述
8.3.2岗位责任制与不相容职务分离
8.3.3关键控制环节
8.4投资业务的内部控制
8.4.1投资业务概述
8.4.2 岗位责任制和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
8.4.3关键控制环节
8.5担保业务的内部控制
8.5.1担保业务概述
8.5.2 岗位责任制和不相容职务相互分
8.5.3关键控制环节
阅读与思考HPL公司舞弊案
第9章业务层面的内部控制(下)
9.1资产管理
9.1.1 存货
9.1. 2 固定资产
9.1.3 无彤资产
9.2合同管理
9.2.1 岗位责任制
9.2.2合同的谈判
9.2.3合同的订立
9.2.4合同履行
9.3业务外包
9.3.1 岗位责任制
9.3.2业务外包承包方的选择
9.3.3业务外包合同
9.3.4业务外包的实施
9.4研究开发
9.4.1研究开发的岗位责任制
9.4.2研究开发的过程管理
9.4.3核0人员管理制度
9.4.4研发成果验收制度
9.4.5研究成果的开发与保护
9.5工程项目
9.5.1岗位责任常
9.5.2工程立项
9.5.3工程招投标
9.5.4工程造价
9.5.5工程建设
9.5.6工程验收
阅读与思考大江公司的内控困惑
第10章内部控制的未来发展趋势
10.1计算机信息技术背景下的内部控制
10.1.1 岗位责任制
lO.1.2信息系统的开发
10.1.3信息系统的运行与维护
10.1.4系统终结
10. 1. 5 COBIT 框架
10.2内部控制的量化评价:平衡
lO 2.1平衡计分卡概述
10.2.2平衡计分卡与内部控制
10.3全面预算下的内部控制
lO.3.1全面预算概述
10.3.2岗位责任制
10. 3.3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机构
10.3.4预算的编制
10.3.5预算的执行
10.3.6预算的调整
10.3.7预算的考核
10.4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耦合
10.4.1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
10.4.2识别风险所关注的因素
10 4.3风险的应对策略
10.4.4国际风险管理标准IS0
10.5 内部控制的战略导向
IO.5.I战略与内部控制的整合
10.5.2发展战略的制定
10.5.3影响发展战略的内外部
10 5.4发展战略的实施
阅读与思考史玉柱的起起落落
附录A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
附录B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
附录C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
附录D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
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由宋蔚蔚主编的《内部控制理论与实务(第2版21世纪经济学类管理学类专业主干课程系列教材)》一书共十章,以五部委联合颁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为主线,同时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内控框架(美国、加拿大、法国、英国和南非,以及我国的香港地区),详细论述了我靠前部控制的演变途径,以及内部控制设计和评价的基本原理与方法,然后从公司层面和业务层面两个角度系统阐述涉及企业各方面的内部控制的关键环节,并且展望了企业内部控制未来的发展趋势。本书既适合于工商管理学科各专业的本科生使用,也适合于Vd3A、MPA、MPAce等使用,还可作为企业内控培训和注册会计师的后续教育教材,以及企业开展内部控制建设的参考资料。
精彩内容
靠前部分为“管理层总结”,是对内部控制总体构架的高度总结,针对总裁和不错管理人员、董事会成员、律师和监管当局而写的。
第二部分为“总体构架”,对内部控制进行了定义,阐述其构成要素,为管理层、董事会及其他人提供了评估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准则。
第三部分为“外部团体报告”,对那些已经或准备公开披露其对编制财务报表进行内部控制的企业提供了指导。
第四部分为“评估工具”,提供了对内控系统进行评估的有用资料。
COSO以一个独立的机构对内部控制进行专门的研究,无疑提高了研究的系统性与深度。1992年COSO发布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不仅被美国的企业、也被世界上其他国家的不少企业和经济组织所接受,并融入各种规章制度之中,用以控制经营活动,实现企业既定的经营目标。在内控整体框架中,COSO对内部控制定义为:内部控制是受企业董事会、管理当局和其他职员的影响,旨在取得经营效果与效率、财务报告的可靠性、遵循法规等目标而提供合理保证的一种过程。靠前类针对主体的基本经营目标,包括业绩、盈利目标和对资源的保护。第二类与编制可靠的公开财务报表(Published Financial Statements)有关,包括中期和简要财务报表,以及从盈余披露等公开发布的报表中摘引的选定财务数据。第三类涉及遵循主体适用的那些法律和法规。这三类目标——经营目标,报告目标和合规性目标,相互区别而又彼此交叉,体现了不同的需求,也可能是不同管理人员的职责。这一分类还有利于区分每类控制的可能结果。内部控制目标是决定内部控制运行方式和方向的关键,也是评价内部控制实施效果的很终标准。然而,内控的几个目标有它固有的特点:从企业自身角度来看,经营目标是企业主观很好乐意付出努力去实现的,但实现的情况受客观环境的制约,如竞争的激烈程度、产品的受欢迎程度、是否有例外事件的发生等;而合规性目标和报告目标是企业被动的一种遵守,很大程度上是外界施加的,企业只要愿意实现就一定会实现的,其实现程度受企业主观意愿的影响。
报告提出了内部控制的五个重要组成要素: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和监控,深化了内部控制的理念和应用。这些内控要素源自管理层经营企业的方式,并与管理过程融为一体。报告中也提出,尽管这些构成要素适用于所有的主体,但是它们在中小型公司的实施可能与大型公司有所不同。尽管小型公司也会拥有有效的内部控制,但是它的内部控制可能不太正式、不太健全。这些构成要素是:
1.控制环境
控制环境(Control Environment)设定了一个组织的基调,以影响其员工的控制意识。它是内部控制的其他所有构成要素的基础,提供了秩序和结构。控制环境的要素包括:员工的诚信、道德价值观和胜任能力;管理层的理念和经营风格;管理层分配权力和责任、组织和开发其员工的方式;董事会给予的关注和指导。
2.风险评估
每个主体都面临来自外部和内部的必须加以评估的多种风险。风险评估(Risk Assessment)的前提是确立在不同层次上相互衔接、内在一致的目标。风险评估就是识别和分析与实现目标相关的风险,从而为确定应该如何管理风险奠定基础。由于经济、行业、监管和经营条件将会持续变化,因此需要有识别和应对与这些变化有关的特殊风险的机制。
……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