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学基础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医学基础

全新正版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53.49 7.8折 69 全新

仅1件

北京东城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战丽彬 编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ISBN9787117342599

出版时间2023-08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69元

货号1203017748

上书时间2024-12-17

轻阅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绪论 1

一、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1

二、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 /5

三、 中医学的思维方法 / 10

第一章 阴阳五行 14

第一节 阴阳学说 /14

一、 阴阳的基本概念与特性 / 14

二、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 16

三、 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 18

第二节 五行学说 /21

一、 五行的基本概念、特性与归类 / 21

二、 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 23

三、 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 26

第二章 藏象 32

第一节 五脏 /34

一、 心 / 34

【附】 心包络 / 37

二、 肺 / 37

三、 脾 / 40

四、 肝 / 41

五、 肾 / 43

【附】 命门 / 46

第二节 六腑 /46

一、 胆 / 47

二、 胃 / 47

三、 小肠 / 48

四、 大肠 / 48

五、 膀胱 /49

六、 三焦 /49

第三节 奇恒之腑 /49

一、 脑 /50

二、 女子胞 /50

第四节 脏腑之间的关系 /51

一、 脏与脏之间的关系 /51

二、 脏与腑之间的关系 /57

三、 腑与腑之间的关系 /59

第三章 精气血津液 62

第一节 精 /62

一、 精的基本概念 /62

二、 精的生成、贮藏 /63

三、 人体之精的生理功能 /63

第二节 气 /64

一、 气的基本概念 /65

二、 气的生成 /65

三、 气的运动 /66

四、 气的生理功能 /67

五、 气的分类 /68

第三节 血 /70

一、 血的基本概念 /70

二、 血的生成 /71

三、 血的循行 /72

四、 血的生理功能 /73

第四节 津液 /73

一、 津液的基本概念 /73

二、 津液的代谢 /73

三、 津液的生理功能 /75

第五节 精、气、血、津液的关系/75

一、 气与血的关系 /75

二、 气与津液的关系 /76

三、 血与津液的关系 /77

四、 血与精的关系 /77

第四章 经络 80

第一节 经络系统的组成 /80

一、 经脉 /80

二、 络脉 /84

三、 连属部分 /84

第二节 经络的循行分布 /85

一、 十二经脉的循行分布 /85

二、 奇经八脉的循行分布 /93

【附】 经别、别络、经筋、皮部的循行分布 /97

第三节 经络的生理功能 /100

一、 经络的基本功能 /100

二、 奇经八脉的功能特点 /102

【附】 经别、别络、经筋、皮部的功能特点 /103

第四节 经络学说的临床应用 /104

一、 阐释病理变化 /104

二、 指导疾病的诊断 /105

三、 指导疾病的治疗 /105

四、 指导养生保健 /107

第五章 体质 109

第一节 体质的形成 /109

一、 先天因素 /110

二、 后天因素 /111

三、 影响体质的其他因素 /113

第二节 体质的分类 /114

一、 阴阳平和质 /114

二、 偏阳质 /114

三、 偏阴质 /114

第三节 体质的演化 /115

一、 体质演化的条件 /115

二、 体质演化的一般规律 /116

【附】 九种体质分类法 /117

第六章 病因 121

第一节 外感病因 /122

一、 六淫 /122

二、 疠气 /127

第二节 内伤病因 /128

一、 七情内伤 /128

二、 饮食失宜 /129

三、 劳逸失度 /131

第三节 病理产物性病因 /132

一、 痰饮 /132

二、 瘀血 /134

三、 结石 /136

第四节 其他病因 /137

一、 外伤 /137

二、 寄生虫 /138

三、 药邪、毒邪 /138

四、 胎传 /139

第七章 病机 142

第一节 发病原理 /142

一、 正气、邪气与发病 /143

二、 内外环境与发病 /145

第二节 基本病机 /146

一、 邪正盛衰 /146

二、 阴阳失调 /148

三、 精气血津液失常 /149

【附】 内生五邪 /154

第三节 疾病传变机理 /156

一、 病位传变 /156

二、 病性转化 /158

三、 疾病转归 /159

四、 疾病复发 /160

第八章 诊法 162

第一节 望诊 /162

一、 望诊的意义、方法及注意事项 /162

二、 全身望诊 /163

三、 局部望诊 /167

四、 望排出物 /174

五、 望小儿指纹 /175

六、 望舌 /176

第二节 闻诊 /181

一、 听声音 /182

二、 嗅气味 /185

第三节 问诊 /185

一、 问诊的意义及方法 /185

二、 问诊的内容 /186

三、 问现在症 /187

第四节 切诊 /197

一、 脉诊 /197

二、 按诊 /202

第九章 辨证 204

第一节 八纲辨证 /204

一、 八纲辨证的概念及意义 /204

二、 八纲基本证候 /205

三、 八纲证候间的关系 /211

第二节 气血津液辨证 /215

一、 气病辨证 /216

二、 血病辨证 /217

三、 气血同病辨证 /219

四、 津液病辨证 /220

第三节 脏腑辨证 /222

一、 心与小肠病辨证 /223

二、 肺与大肠病辨证 /226

三、 脾与胃病辨证 /229

四、 肝与胆病辨证 /232

五、 肾与膀胱病辨证 /236

六、 脏腑兼证辨证 /239

第四节 其他辨证 /243

一、 六经辨证 /243

二、 卫气营血辨证 /247

三、 三焦辨证 /248

第十章 防治与康复 252

第一节 预防 /253

一、 未病先防 /253

二、 既病防变 /255

第二节 治则 /256

一、 扶正祛邪 /256

二、 标本先后 /257

三、 正治反治 /258

四、 调整阴阳 /260

五、 三因制宜 /261

第三节 康复 /262

一、 中医康复学的基本原则 /263

二、 中医康复学的基本方法 /264

参考文献 268

内容摘要
本次编写将依据2012年版《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的要求,在专业定位、体系建设、内容安排上,遵循人才发展规律,在保持和发挥中药特色优势的前提下,重视现代科学技术、方法论的融入,秉承“精化基础理论、优化专业知识、强化实践能力、深化素质教育、突出专业特色”的原则来构建教材体系,以促进中药理论和实践的整体发展,满足培养特色中药人才的需求。同时,同步进行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打造本专业首套融合教材,实现我社教材与其他竞争社产品的差异化发展。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