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空间视角的中小企业发展环境比较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空间视角的中小企业发展环境比较研究

全新正版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40.05 5.9折 68 全新

仅1件

北京东城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崔到陵 著

出版社经济管理出版社

ISBN9787509654118

出版时间2018-0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68元

货号1201668295

上书时间2024-12-12

轻阅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崔到陵,1968年出生于安徽省铜陵市。1989年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数学系,1998年毕业于山西财经大学金融学院,获经济学硕士学位.201 1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商学院,获经济学博士学位。现为南京审计大学经贸学院教师,主要从事“计量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等课程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近年来,先后在《靠前贸易问题》《财经理论与实践》《南京社会科学》《财经问题研究》等学术刊物上发表文章10余篇,有多篇成果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主持和参与完成省部级和校级重点课题5项。

目录
第1章绪论
1.1问题的提出
1.2研究内容
1.3研究方法
1.4重要概念的含义与甄别
1.5本书结构
第2章企业规模的分离与企业发展环境
2.1什么是中小企业
2.2企业发展环境概述
2.3大企业作为中小企业的环境:产量与价格的序列博弈
2.4中小企业发展环境
第3章空间视角的企业发展环境理论
3.1一个中小企业选址博弈的案例分析
3.2产业的空间区位与中小企业
3.3企业家可流动下的两区域发展环境比较分析
基于自由企业家模型的理论视角
3.4创新资本可流动下的两区域发展环境比较分析——基于局部溢出模型的理论视角
第4章中小企业发展环境评价方法
4.1指标体系设计的基本原则
4.2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基本内容与方法
4.3空间指标的度量
第5章省域间中小企业发展环境比较的实证分析——以苏州和温州模式为例
5.1文献述评
5.2基于苏州模式的企业发展环境分析
5.3基于温州模式的企业发展环境分析
5.4结论与建议
第6章省域内中小企业发展环境比较的实证分析——以苏州和徐州两城市为例
6.1引言
6.2省域内中小企业发展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6.3苏州与徐州两城市中小企业发展环境评价指标的计量
6.4计算结果分析
6.5结论与建议
第7章结论与展望
7.1主要研究结论
7.2主要创新点
7.3有待拓展的研究
附录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摘要
本书以空间视角的中小企业发展环境比较研究为议题,着重从理论基础和实证分析两大块进行全面系统地分析和阐述,理论分析是实证分析的基础,实证分析又是理论分析的目的。在理论层面上,本书探讨了什么是中小企业和中小企业发展环境,以及空间视角与新古典视角关于中小企业发展环境的差异性结论,探讨了大企业作为中小企业发展环境,并开展基于产量序列的Stackelberg博弈和基于价格序列博弈(打价格战)时,对中小企业发展的影响,阐述了在存在贸易自由度或运输成本的空间经济条件下,中小企业产业规模报酬递增和形成产业集聚的根源,并以空间经济学中的自由企业家模型,创新知识资本的局部溢出模型等理论来分析中小企业发展环境变迁的动力生成机制,要素流动对社会福利的影响等,而这些影响与新古典经济学的结论是接近不同的。本书实证部分的内容,在构造了中小企业发展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分省域间和省域内两个层次全面展开。其中,基于省域间的中小企业发展环境,分别对以民资为主发展而成的温州模式,和以外资及其配套需求为主发展而成的苏州模式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发现,我国经济增长硬环境(如交通、通信基础设施,政策支持和市场发育程度等因素)的改善对中小企业初期发展成效巨大,但初期以后,两地区往往因创新动力不足而出现不同程度的异化。具体表现是,苏州模式下的中小企业大多属于“外资俘获”型,处在优选产业链低端的中小企业规模增长,因更多地受到外在不经济规律的制约而出现“二元化”倾向;而温州模式下的中小企业大多属于市场交易费用节约型,生产经营的封闭性和分散化决定了其单个企业乃至整个产业的规模增长,因更多地受到规模报酬递减规律的制约而呈现“空心化”趋势。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