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道德情感论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道德情感论

全新正版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13.17 4.7折 28 全新

库存24件

北京东城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英)亚当·斯密(Adam Smith) 著;谢祖钧 译 著

出版社河南文艺出版社

ISBN9787807659921

出版时间2014-04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28元

货号1200970737

上书时间2024-11-14

轻阅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亚当·斯密(Adam Smith,1723—1790),英国经济学家、伦理学家,经济学的王要创立者。
《道德情感论》是现代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的伦理学代表作。在本书中,斯密将人性中利他和利己这两种本性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为之后出版的《国富论》奠定了道德哲学基础。本书对于促进人类福祉这一更大的社会目的起到了更为基本的作用,堪称西方世界的《论语》。
谢祖钧,中国翻译协会资深翻译家。1928年生。曾为长沙理工大学教授。精通英文、俄文,从事翻译工作几十年,翻译过多部作品。

目录
第一部分论行为的适度
第一篇论适度感
第一章论同情
第二章论相互同情的愉快
第三章论我们通过别人的情感与我们自己的情感是否相通来判断别人的情感是否适宜的方式
第四章同一题目的继续
第五章论和蔼可亲和令人尊敬的美德
第二篇论不同激情与适度相一致的程度
第一章论起源于肉体的各种激情
第二章论起源于想象的某种特性或习惯的激情
第三章论使人相互疏远的激情
第四章论使人相互友善的激情
第五章论自私的激情
第三篇顺境和逆境对人的行为的适度的影响:为什么它们在一种状态下比在另一种状态下更易得到人们的赞同
第一章虽然我们对悲伤的同情通常比我们对快乐的同情更强烈,但它强烈的程度一般总远不如当事人本能的感受
第二章论野心的起源以及社会阶层的区分
第三章论由于钦佩富人和大人物而蔑视或忽视穷苦卑贱的小人物而引起的道德情感的堕落
第二部分论功劳和过失,奖赏和惩罚
第一篇论对功劳和过失的感觉
第一章论凡表现为感激的恰当对象的行为看来就值得奖赏;同样,凡表现为愤恨的恰当对象的行为看来就应受到惩罚
第二章论感激和愤恨的恰当对象
第三章论不赞同施恩者的行为,就不会有对受益者的感激的同情;相反,对做坏事的人的动机不加以反对,就不会对受害者的愤恨表示同情
第四章对前面几章的扼要重述
第五章对功劳感和过失感的分析
第二篇论正义与慈善
第一章两种美德的比较
第二章论正义感、悔恨感和对功劳的意识
第三章天性这种构造的效用(功利性)
第三篇论命运对人类情感的影响,关于行为的功过
第一章论命运产生这种影响的原因
第二章命运的这种影响的范围
第三章情感的这种不规则性的最终原因
第三部分评判我们自己的情感、行为和责任感的基础
第一章论自我赞同和自我不赞同的天性
第二章论喜爱表扬和喜爱值得表扬,畏惧责备和畏惧值得责备
第三章论良心的影响和权威
第四章论自欺的本性和一般准则的起源与运用
第五章论道德的一般准则的影响和权威,以及它们被公正地视为神的法律
第六章在什么情况下责任感应该成为我们行为的唯一原则;在什么情况下它应该与其他动机共同起作用
第四部分论效用对赞同情感的作用
第一章论效用的表现赋予一切艺术品的美以及这种美的广泛影响
第二章论效用的外表赋予人的品质和行为的美,以及这种美的概念可以在什么程度上被视作原始的赞同的天性之一
第五部分论习惯和时尚对道德上的赞同和不赞同的情感影响
第一章论习惯和时尚对我们美丑概念的影响
第二章论习俗和时尚对道德情感的影响
第六部分论美德的品质
第一篇论个人的品质对其自身幸福的影响或论谨慎
第二篇论个人品质可能对他人幸福的影响
第一章论天性推荐给我们的对人的关注的次序
第二章论天性推荐给我们行善的社会团体的次序
第三章论遍及宇宙的仁慈
第三篇论自我控制
第六部分的结论
第七部分论道德哲学的体系
第一篇在道德情感论中应该考察的问题
第二篇关于美德的本性的不同论述
第一章认为美德存在于适度之中的那些体系
第二章认为美德存在于谨慎之中的那些体系
第三章认为美德存在于仁慈之中的那些体系
第四章放荡不羁的体系
第三篇几种已经形成了的有关赞同的本性的体系
第一章从自爱推断出赞同的本性的那些体系
第二章把理性作为赞同的本性的那些体系
第三章把情感作为赞同的本性的那些体系
第四篇不同作者对道德的实用准则的不同表述方式

内容摘要
在《道德情感论(最新修订第2版)》中,作者亚当·斯密用同情的基本原理来阐释正义、仁慈、克己等一切道德情感产生的根源,说明道德评价的性质、原则以及各种美德的特征,并对各种道德哲学学说进行了介绍和评价,进而揭示出人类社会赖以维系、和谐发展的基础,以及人的行为应遵循的一般道德准则。
    《道德情感论(最新修订第2版)》由资深翻译家谢祖钧教授权威译本。

主编推荐
《道德情感论(修订版)(第2版)》是一本罕见的,也可以说是至今唯一的一本全面、系统、深刻、细致分析了人类情感的书。而亚当·斯密在分析人类的这些情感时又是从道德的高度、从个人和社会的福祉出发。所以他把它们称作道德(Moral)情感。亚当·斯密在书中郑重地谈论了“同情”以及随之而来的报答与惩罚,谈论了正义和仁慈,等等。

精彩内容
    第一章论同情
    
不论你认为人是多么自私,然而在他的天性里都明显地有着某些本性,使他关心他人的命运,使他需要他人的幸福,尽管他从他人的幸福中除了看了感觉愉快以外,得不到任何东西。属于这一类的天性就是怜悯或同情。它是当我们极其生动地看到或生动地想象到他人的痛苦时,我们所感受到的一种情感。我们时常由于看到他人的悲伤而悲伤,这是一个无需任何例证而十分明显的事实。因为这种情感像人类天性中所有的其他原始感情一样,它决不局限于有道德的和仁慈的人。尽管他们也可能感受得最深刻和最细腻。即使是最大的恶棍、最冷酷的罪犯也并不是全然没有一点同情心。
    
由于我们不可能对他人的感受有直接的体验,所以我们不能对他们的感受有所了解,但是我们可想象出处在类似情况下自己会有什么样的感觉。尽管我们的弟兄在受酷刑,只要我们自己还是自由自在,我们的感官就绝不可能告诉我们他所受的痛苦。它们从来没有,也从来不可能使我们超越我们自身之外,所以也只有通过想象我们才能形成关于他的感觉的任何概念。那个官能除了向我们描绘如果我们处于他的境况时我们将会有怎样的感觉以外,再没有别的途径可以帮助我们;而我们的想象力所复制的仅仅是我们自己感官的印象,而不是他的感官的印象。通过想象力我们把我们自己置于他的境地,我们设想自己承受着所有同样的折磨,仿佛我们进入了他的体内,在某种程度上变成了他本人。由此而形成对他的感觉的某些概念,甚至于产生某种与它们相类似的感觉,虽然在程度上要差一点。当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他的痛苦时,当我们以这种方式接受了并使它们变成了我们自己的时候,他的痛苦最后就开始对我们起作用,于是当我们一想到他的感觉时我们就会战栗发抖。由于遭遇任何痛苦或不幸都会引起极度的悲伤,因而设想或想象我们自己处于一种痛苦或不幸必然会根据我们想象的逼真程度,激起某种程度的相同的情感。
    
这就是我们对他人的痛苦的同情的来源。正是通过在想象中与受伤害者变换位置,我们才能设想出他的感受或受到他的感受的影响。如果对这一点还有人认为不够明白的话,那么许多显而易,见的观察都可以证实这一事实。当我们看见有人正准备对某人的大腿或手臂猛击一下时,我们会很自然地缩回或抽回我们的大腿或手臂;而且当那一猛击真的打下来时,我们会在某种程度上同样感觉得到并像那个受害者一样受到了伤害。当人群凝视着在一根松弛的绳子上跳舞的人时,他们会自然而然地像他们所见到的那样扭动自己的身子,来平衡他们的身体,而且感到如果他们处于那个跳舞的人的境地,他们自己也必然这样做。性格脆弱和体质孱弱的人常抱怨说,看见街上的乞丐暴露在外面的烂疮和溃疡,会很容易在自己身体的相应部位上感到痒痛或不舒服。因为他们对那些可怜人的痛苦所怀有的恐惧在他们身体上那些特定部位所产生的影响要比任何其他部位的大。因为那个恐惧来源于对他们自己将受到什么样的痛苦的设想,如果他们真的是他们现在所望着的那些可怜人的话;如果他们自己的那个部位真的是受到同样痛苦的影响的话,这种想象所产生的力量足以在他们孱弱的身体内产生他们所抱怨的那种痒痛或不舒服的感觉。而体格最强壮的人在望着别人溃疡了的眼睛时,他们也常会在自己的眼睛里感到一种疼痛,那都是出于同一理由。因为最强壮的人身上的那个器官(眼睛)比最虚弱的人的身上的任何其他部位都更加灵敏。
    
不仅仅是造成痛苦或悲伤的那些情况会唤起我们的同感,而且不论当事人对任何对象所产生的是什么激情,每一个细心的旁观者一想到他的处境心中就会升起相同的情感。我们对我们感兴趣的悲剧或罗曼史中的英雄的获释感到的喜悦,同我们对他们遭受的灾难所感到的悲伤同样真诚。而且我们对他们的苦的同情也至少不会比对他们的幸福的同情更加真实。我们同他们一道感激那些在困难中没有遗弃他们的忠实的朋友,同时我们也由衷地同他们一道愤恨那些伤害他们、遗弃他们或欺骗他们的背信弃义的叛徒。人的心理易受到各种激情的影响,旁观者的感情总是通过设身处地地想象受害人所应有的情感而与之相一致。
    
“怜悯”和“体恤”是我们专门用来表示对他人的悲伤的同感的两个字眼。同情,也许其原意与它们相同,不过现在却极其恰当地被用来表示我们对任何激情的同感。
    
P3-5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