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自跋
全新正版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
22.44
3.8折
¥
59
全新
库存30件
作者陈平原 著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ISBN9787108048110
出版时间2014-01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定价59元
货号1200841775
上书时间2024-11-14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目录
小引
《在东西方文化碰撞中》自序
《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序
《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韩文译本序
《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新版后记
杂谈书话――《书里书外》代序
《书里书外》后记
《二十世纪中国小说史(第一卷)》卷后语
《中国现代小说的起点》新版序言
我与武侠小说――初版代序
《千古文人侠客梦》初版后记
《千古文人侠客梦》新版后记
百花版《千古文人侠客梦》后记
北大版《千古文人侠客梦》序
读书人语――《大书小书》代序
《大书小书》后记
《小说史:理论与实践》小引
《小说史:理论与实践》后记
《小说史:理论与实践》新版后记
《学者的人间情怀》自序
《学者的人间情怀》三联版自序
《阅读日本》后记
《书生意气》小引
《书生意气》后记
《陈平原小说史论集》题记
四十而惑――《陈平原自选集》代序
《漫卷诗书》自序
《游心与游目》小引
漫说“漫说文化”――《漫说文化》代序
十年一觉――《漫说文化》前言
《中国现代学术之建立》后记
不是后记――关于《中华文化通志?散文小说志》
的写作
生命中必须承受的“重”――《中国散文小说史》
新版后记
北大版《中国散文小说史》序
《老北大的故事》小引
《老北大的故事》增订版后记
《文学史的形成与建构》小引
《文学史的形成与建构》后记
《北大精神及其他》后记
《掬水集》序
《茱萸集》小引
《中国大学十讲》自序
《触摸历史与进入五四》台湾版自序
《触摸历史与进入五四》后记
《触摸历史与进入五四》英译本序
《当年游侠人》自序
《当年游侠人》三联版自序
《大英博物馆日记》小引
《大英博物馆日记》后记
《大英博物馆日记》台湾版序
《人在北京》自序
《看图说书》小引
《看图说书》后记
《陈平原序跋》小引
《当代中国人文观察》自序
《当代中国人文观察》增订本序
《从文人之文到学者之文》后记
《文学的周边》自序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三人谈?漫说文化》小引
从北大到台大――《晚清文学教室》序
《陈平原夏晓虹随笔》前言
《大学何为》自序
《日本印象》小引
《学术随感录》自序
《左图右史与西学东渐》前言
《北京记忆与记忆北京》自序
《千年文脉的接续与转化》小引
《大学有精神》后记
我的“大学研究”之路
――《历史、传说与精神》代自叙
《走马观花》自序
《大学、文学与文学教育》小引
《作为学科的文学史》后记
《假如没有“文学史”……》小引
《现代中国的文学、教育与都市想象》自序
《压在纸背的心情》序
《读书的“风景”》小引
《“文学”如何“教育”》小引
“出口”未必“成章”――《京西答客问》小引
《花开叶落中文系》序
附录 陈平原著作年表
内容摘要
陈平原,广东潮州人,文学博士,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及系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香港中文大学讲座教授、中国俗文学学会会长。近年关注的课题,包括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中国小说与中国散文、现代中国教育及学术、图像与文字等。曾被国家教委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为“作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1991);获全国高校一、二、三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著作奖(1995,1998,2003)、第一、二届王瑶学术奖优秀论文一等奖(2002,2006)、北京市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2006)、第三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006)、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2009)等。先后出版《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千古文人侠客梦》、《中国现代学术之建立》、《中国散文小说史》、《触摸历史与进入五四》、《大学何为》、《北京记忆与记忆北京》、《左图右史与西学东渐》等著作三十种。另外,出于学术民间化的追求,1991—2000年与友人合作主编人文集刊《学人》;2001年起主编学术集刊《现代中国》。治学之余,撰写随笔,借以关注现实人生,并保持心境的洒脱与性情的温润。
主编推荐
《自序自跋》是陈平原先生对自己历年序言、跋后的汇编,从中可见其学术演进的脉络,其实具有相当强的学术编年意味。《自序自跋》不见得有多么了不起的文章价值,却必定具有生命史的意义——起码使得个人近三十年的求学经历,留下若干清晰的印记。
精彩内容
没有撞击的文化是不幸的文化,这一点已为许多人类学家、科学史家、语言学家、文学艺术史家所再三阐述。没有撞击就没有对比,没有对比也就无所谓选择与淘汰。文化隔绝固然有利于加强文化传统,可忘记世界的结果必然是被世界所忘记。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各国文学大都经过一场痛苦而艰难的反思与蜕变,而后开始了我们称之为走向世界文学的历史进程。在这一几乎同步的文学革命中,出现两种主要的模式:一是发扬民族文化传统,力图摆脱殖民文化(如印度、非洲);一是批判民族文化传统,努力汲取外来文化(如中国、欧美)。而在深层结构上,这两种模式却有一致之处,即在两种文化(甚至多种文化)的碰撞中,重新审视民族文化传统,通过借鉴外来文化(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的)与重新选择、调配本民族文化,创造一种“既是世界的又是民族的”新文学。“五四”一代作家的幸运之处,就在于他们亲身经历这么一场文化大碰撞,有可能冲破传统封闭的思想体系的束缚,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把握生活、认识世界。他们有祖先不可能有的欢乐,也有祖先不可能有的痛苦――一种徘徊于东西方文化之间、无所执着无所适从的困惑与焦虑。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比起祖先与后代,这一代人感情层次更为复杂,心灵深处有更多的矛盾,生活中有更多的经验与感受,也有更多的失落与迷误。至于功业,那可就难说。文化碰撞中所很难避免的生硬的“文化焊接”,使这代人的工作带有很大的“过渡性”。除了个别作家(如鲁迅)的作品外,大部分作品将随着时间的流逝而为人们所淡忘。当人们谈论这一代人开启新时代的历史功绩时,感兴趣的也许已经不再是具体作品的价值,而是他们面临两种文化传统时的感情趋向、理性抉择和心理认同,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渗透在作品中的艰难的追求、痛苦的思索与失落的迷惘。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把文学史理解为作家心灵的历史,从现代中国人如何协调东西文化矛盾的角度,集中解剖几个并非第一流的作家的心理状态。
一方面是强烈的世界意识,另一方面是同样强烈的寻根愿望。形成:20世纪中国文学(实际上也是世界文学)发展中“必要的张力”。用鲁迅的话来说,既必须是世界的,又必须是民族的;既必须是时代的,又必须是个人的(《而已集?当陶元庆君的绘画展览时》)。吵了近一个世纪,似乎老在“拿来主义”与“民族化”之间徘徊。尽管每代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古今中外”的排列组合方式,但课题却是共同的:即如何协调世界文学一体化与民族文学多样化之间的矛盾。中国文化传统的深厚与“五四”时代外来文化冲击的猛烈,恰好形成鲜明的反差对比。人类历史上很难找到一个民族像20世纪中华民族那样,经受住如此强大的外来文化的冲击而能保持自己的特色,而且蜕化自新。这也是我对这一批作家、这一段文学历史特别感兴趣的主要原因。
也许,20世纪最时髦、最闪光、最诱人的字眼是“全球战略”、“国际市场”、“地球村”、“人类文化”、“世界文学”……与其说这说明人们已经养成站在人类的立场全方位地思考的习惯,还不如说是表达了人们对“整体意识”的追求。19世纪以前,人们可以孤立地谈论某一民族的文学而大致不影响其论述的准确性;而在20世纪,世界文学的初步形成,要求研究者具备一种“世界眼光”,即把本民族的文学发展放在“参与世界上的事业”(鲁迅语)这么一个参照系中来考察。强调“整体意识”,并非主张“上下四千年、纵横五大洲”的宏观研究。关键在于思考的角度,而不在于研究的范围。我的“整体意识”,不外是在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中,考察作家心理状态、创作倾向与审美趣味的变迁。表面上仍是作家作品论,实则隐藏着笔者对这一段文学运动的基本看法。大题大作,才气学力不够;大题小作,未免有点近乎吹牛;小题小作,又实在不甘心;于是有了本书若干“小题大作”的文字。
谈“文化碰撞”当然离不开比较方法。这里实际交织着两条线,一是“中外”,一是“古今”。要讲清这场碰撞,非同时抓住这两条……
P1-4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