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小书 中国画的艺术(精)
  • 大家小书 中国画的艺术(精)
  • 大家小书 中国画的艺术(精)
  • 大家小书 中国画的艺术(精)
  • 大家小书 中国画的艺术(精)
  • 大家小书 中国画的艺术(精)
  • 大家小书 中国画的艺术(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大家小书 中国画的艺术(精)

全新正版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18.28 4.8折 38 全新

库存2件

北京东城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徐悲鸿 著 马小起编

出版社北京出版社

ISBN9787200123630

出版时间2017-01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定价38元

货号1201498591

上书时间2024-11-13

轻阅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论徐悲鸿的中国画观(代序)
  
  刘曦林
  
  
  中国画自进入了20世纪,对它的前途和总体认识发生了前所未有的重大分歧。在众多观点与流派中,一般习惯于把徐悲鸿看做与“保守派”对立的“改革派”,与“国粹派”对立的“西画派”或“融合中西派”,不能说没有道理,但这并不能准确地概括徐悲鸿对中国画的全部思想。为此,笔者翻阅了所能见到的徐悲鸿的文章,力求较为准确地把握其中国画观,尚不知与徐悲鸿贴合否?
  
  一、徐论之“主脑”
  
  继承、改进、引入、创造、复兴——我以为此十字可为徐悲鸿中国画观总体思想的概括。
  自从1918年徐悲鸿发表《中国画改良之方法》一文,他自称的“吾论之主脑”——“古法之佳者守之,垂绝者继之,不佳者改之,未足者增之,西方画之可采入者融之”,千百次地被后人转引,成为代表其思想的千古名句。我以为,这只是徐悲鸿早期中国画观的概括,是其完整的中国画观的基础。此后再未见徐悲鸿本人重复这“主脑”,他在三四十年代又有了些新的说法,所论似更完整,但往往被后人疏略。
  如,1933年,他在《中国今日急需提倡之美术》一文中,有“已往艺术之继承,现代艺术之改革,与未来艺术之创造”之说法,全面地论及于古、于今、于后的态度,笔者以为颇为重要,前述十字中的“继承、改进、创造”六字即从此说中来。
  40年代,徐悲鸿大声疾呼复兴中国艺术的新艺术运动,复兴,成为其重要口号。如1943年在《新艺术运动之回顾与前瞻》中说:
  
  倘文艺而不复兴,吾国此际艺人,何颜而立于人世乎?尚欲坚守四王灵藩,而抱残守缺乎?尚欲乞灵于马谛斯乎?尚欲借重八大山人之名,以掩饰斑点乎?噫嘻!
  
  可见,复兴中国艺术的愿望是火一般在他心中燃烧着的。1948年,徐悲鸿发表《复兴中国艺术运动》一文,其宗旨已在题中鲜明地表示出来。此文开篇即言:
  
  吾本欲以建立中国之新艺术为题,只因吾国艺术,原有光荣之历史,辉煌之遗产,乃改易今题。所谓复兴者,乃继承吾先人之遗绪,规模其良范,而建立现代之艺术。慰藉吾人之灵魂,发挥吾人之怀抱,展开吾人之想象,覃精吾人之思虑也。
  
  其中谈到将“建立”改为“复兴”,虽易二字,但继承和复兴优秀传统的观点已决不同于割断传统论者,且“建立现代之艺术”一语,显见其现代观有自己的内涵。
  徐悲鸿“热烈期待文艺复兴”,他希望“*要立大志,要成为世界上*等人,作出世界上*等作品……千万勿甘心于一种低能的摹仿一家”,对于有光荣历史的中国画尤其期望于此。
  所以,我认为徐悲鸿对中国画的主导思想,是不限于“守”,而是“复兴”;不限于对传统的批判、“改良”、“破坏”,而志于创造与建设。他并不像陈独秀那样高喊“革命”,或者对传统痛快地批判一番了事。他作为一个实践的艺术家,知道古人的画里有多少宝货,所以他要“复兴”这艺术。虽然他和康有为、陈独秀一样地不满于现状,一样地主张引进西方的写实主义,但他的思虑远较政治家们实际。同时,他作为一位颇有号召力的艺术活动家、颇有权威的艺术教育家,其中国画观对于画坛产生了深刻影响。可以说,他是有志于复兴中国画,把古老的中国画推向现代的旗手。
  
  二、徐悲鸿的传统观
  
  当然,前述继承、改进、复兴诸语,尚不能代替徐悲鸿对传统中国画的具体分析,实际上他对中国画历史的分析之认真不下于专业的美术史家,只不过带有较多的画家的感情成分和艺术倾向罢了。其传统观总体上是批判、继承、复兴的态度,具体而言又有以下几点:
  1.唐宋高峰论
  中国艺术之综合成就,所以溯及汉代,但从绘画而言,其复兴的标准在唐宋。这种观点,在1918年的《中国画改良之方法》中曾以这种方式进行表述:
  
  中国画学之颓败,至今日已极矣!凡世界文明理无退化,独中国之画在今日,比二十年前退五十步(引者按,较之清末),三百年前退五百步(较之明末清初),五百年前退四百步(较之明代),七百年前退千步(较之宋代),千年前八百步(较之唐代),民族之不振可慨也夫!
  
  无论是正面论述的唐宋高峰论,还是反向的现状退步论,与康有为推崇“唐宋正宗”观点相同。徐悲鸿关于“中国画学之颓败,至今日已极矣”的判断也和康有为同,甚至文词都相似。(康曰:“盖中国画学之衰,至今为极矣”;“中国画学至国朝而衰弊极矣”)这并非偶然的相似,代表了一种思潮、一种观念,对逃逸现实、袭古成风、片面强调写意的部分文人画家的不满,甚至于为此对海派艺术家虚谷、赵之谦、吴昌硕拓展文人画的成就有所漠视,正是由于他们提倡与文人写意相异的写实性艺术的观点,才引发了他们对唐宋写实画风的追怀。或者说,唐宋高峰论的实质,是对师法造化,注重写实,不事抄袭,注重创造的艺术作风的肯定与提倡。按照徐悲鸿的说法,“吾国自唐迄宋,为自然主义在艺术上*昌盛时代”,唐宋大家“咸感觉敏锐,故一切制作,皆美妙高雅”。当然,他崇尚的艺术,也并非惟唐宋论,关键在于是否有写实精神,所以他又说:“因为有写实功夫,方能做到空而能灵,否则便成空虚,所以只要保持写实精神,可不必问时代!”
  2.作家作品论
  如果把徐悲鸿崇敬的画家和特别喜爱的作品列一个清单,一方面可做唐宋高峰论和崇尚写实精神的佐证,另一方面也看出他并非惟唐宋、惟写实,传统在他心中是一个无比丰富的世界。先将他崇仰的历代画家及扼要评语列于下(有着重号者为反复提及者):
  唐王维——“在山水上自王维脱离印度作风建立
   真正之中国画”
  吴道子
  阎立本
  曹霸
  周昉
  五代周文矩
  荆浩
  董源
  徐熙——花鸟一门“卓绝之人物”
  李成
  李公麟
  黄筌
  黄居寀
  宋易元吉
  崔白
  赵昌
  赵佶——
  滕昌祐
  李唐
  马远——“黄贵雄强”
  夏圭
  米元章——
  米友仁——
  元赵孟頫——“吾国历*大画家之一”
  钱选
  
  
  明沈周——
  陆包山——
  仇英——
  周臣——
  陈老莲—— “天才卓绝”,“人物、花鸟、
   山水无所不工,而皆具其独有之
   体式,实近代画家惟一大师也”
  徐渭—— “大胆纵横特破常格”;“为近世
   画之祖”
  清石谿—— “三百年前之表现主义者”
  石涛—— “才气洋溢,不可一世”;
  朱耷—— “独往独来,不守恒蹊”
  金冬心——
  郑板桥—— “纯心艺论,二人已是不朽”
  恽寿平
  任伯年——“近代画之巨匠,因当推任伯年为*”;“中国近世*画家”;“精心观察造物”;“举古今真能作写意画者,必推伯年为极致”;“仇十洲以后,中国画家*人”;“翎毛花卉,乃三百年来*人”
  近代吴友如——“世界古今*插图者之一”
  齐白石
  从以上这个不完备的名单,可以看出他崇敬的宋代画家*多,评论*多的是任伯年,与其唐宋高峰论和崇尚写实主义观点相合。但如果说他是惟唐宋论,惟写实论,则失之偏颇,他显然对可以称为中国印象主义的米元章父子,对称为中国表现主义的石谿,对独具风神的陈老莲,对特破常格的徐渭等文人画家有极高的评价,认为“写意”“实方术中*抽象者也”而无贬意。
  再看他所特别热爱的作品:
   人物画:
  《醉道图》(阎立本)——“可以颉颃欧洲*贵之名作”
  《朱云折槛图》(宋)——“确实生动传神”
  《八十七神仙卷》(宋)——“无一懈笔”,“其规模之
   辉宏,岂近代人所能梦见”
  《采薇图》(李唐)——“发挥中国画之无上精神”“诚
   艺道之至”,与达·芬奇之耶
   稣稿等“同为绘画上之极峰” 
  《赵匡胤像》——“可比之世界任何高妙美术品人像” 
  山水画:
  《谿山行旅》(范宽)——“中国山水画中*”
  《雪景》 (李唐)——“笔法之高古,与气味之浑穆醇
   厚,诚不世出之杰作,为世界风
   景画中一奇”,“观察精微”,
   “笔墨从心所欲”
  《北溟图》(周臣)——内容与形式“至美尽善”
  《风雨归舟》(金农)——“古画中奇迹之一”
  《长江》(夏圭)
  《寨上》 (黄公望)——“美哉,苍茫而浑厚,远近层
   次,微妙至此,信销魂之杰制”
  花鸟画:
  《桃花》(金农)——“未见其匹也”
  《竹》(郑板桥)——“维持记录至于今日”
  
  
【书摘与插画】
   美术漫话
  
  
  
  一切学术有一共同目的,曰:追寻造物之真理而已。美术者,乃真理之存乎形象、色彩、声音者也。音乐为占时间之美术,当非本论之范围。兹篇所论,专就造型美术,阐明其意。造型美术,亦分为两途:一曰纯正艺术,即绘画、雕型、镌版、建筑是也;一曰应用艺术,亦曰工艺美术,乃损益物状,制为图案,用以美化用具者也。
  吾人在立论之始,应于题之本身,定一解说。中国今日往往好言艺术,而不谈美术。艺术者仅泛指术之属乎艺事而已。美术者,顾名思义,则为艺术者,不徒能之而已,盖必责之其具有精意,于人之精神,有所发挥,故其学术,因欲奔赴此神圣“美”之一目的。于是在同一物事上,各人得自由决定其形式,又利用一形式,求一适合之内容,以赴其所期望理想之美。而其精神,亦必为所探讨之真理。所谓形式内容,不过为作者所用之一种工具而已。
  内容者,往往属于“善”之表现。而为美术者,其*重要之精神,恒属于形式,不尽属于内容。如浑然天成之诗,不必定依动人之题,反而如画虎不成,则必贻讥大雅。故美术恒有两种趋向,一偏于善(则必选择内容),一偏于美(全不计内容)。偏于善者,其人必丰于情绪;偏于美者,其人必富于感觉。各有所偏,各有所择。顾美术上之大奇,如巴尔堆农之额刊,如米开朗琪罗之《摩西》,如多那太罗之《圣约翰》,如拉斐尔之《圣母》,如提香之《下葬》,如鲁本斯之《天翻地覆》,如丢勒之《四使徒》,如伦勃朗之《夜巡》,如委拉斯开兹之《火神》,如吕德之《出发》,如康斯太布尔之《新麦》,如透纳之《落日》,如门采尔之《铁工厂》,如罗丹之《加莱义民》,如夏凡纳之《神林》,如列宾之《伊望杀子》,如倍难尔之《科学效真理于大地》,如达仰之《迈格理女》,如康普之《非雪忒》,如勃郎琼之《码头工》,无不至善尽美,神情并茂。比之中国美术中,如阎立本之《醉道》,如范中立之《行旅》,如夏圭之《长江》,如周东邨之《北溟》,无不内容与形式,美善充乎其量。孔子有“美而未尽善”之说,故人类制作,苟跻乎至美尽善,允当视为旷世瑰宝,与上帝同功者也。
  善之内容可存而弗论,至其所以秀美之形式,颇可得而言。盖造物上美之构成,不属于形象,定属于色彩。而为美术之道,舍极纯熟之作法以外,作者观察物象之所得,恒注乎两要点,其表现之于作品上,亦集中精神于此两点。所谓色彩,所谓形象,皆为此两点之工具而已。
  此两点为何?曰性格,曰神情。因欲充实表现性格之故,爰有体,有派;因欲充实表现神情之故,爰有韵。
  美术之起源,在模拟自然;渐进,则不以仅得物象为满足。恒就其性之偏嗜,而损益自然物之形象色彩,而以意轻重大小之,此即体之所产生也。
  派者,相习成风之谓。其所以相习成风,皆撷取各地属之特有材料,形之于艺事,成一特殊貌者也。所谓性格者,即刚强、柔弱、壮丽、淡泊、冲和、飞舞、妙曼、闲雅等,禀赋之殊异或竟相反也。故须以轻重、巨细、长短、繁简之术应之,所以成为体也。
  神情在人则如喜怒哀乐,妙机其微,艺之高深境地,其所以难指者以其象之变也。其于物情,则如风雨晦冥,皆变易其寻常景象,要在窥见造化机理,由其正而通其变,曲应作者幽渺、复赜、广博、浩荡之襟怀思绪。此艺事之完成,亦所以为美术也。
  至于工艺美术,其要道在尽物材之用:愈能尽物材之用者,为雅;愈违物材之用者,为俗。雅俗之分,无他道也。
  
  (原载1942年3月1日重庆《读书通讯》第三十七期) 

 
 
 
 

商品简介

 徐悲鸿,作为中国画坛上*伟大的实践者之一,他的中国画观影响了近百年来国画坛的发展。《中国画的艺术》一书收录了他从20世纪10年代起至其离世前*为精彩的关于中国画理论的22篇文章。该书由美术史研究者马小起选编,对徐悲鸿发表在海内外的大量文章进行了梳理,拓宽了以往徐之画论著作的视野,在这类著作中较为完备。本书按时间编排,使读者能准确踪迹徐悲鸿相关艺术思想的发展、演变。本书校勘尤为精细,是同类书中足堪细读的本子。此外,配合徐悲鸿的文论,选入了他七十余幅中国画,也以年代先后为序,便于读者在领悟他的主张同时,对他中国画作的实践,做进一步了解。  

作者简介

徐悲鸿,作为中国画坛上*伟大的实践者之一,他的中国画观影响了近百年来国画坛的发展。《中国画的艺术》一书收录了他从20世纪10年代起至其离世前*为精彩的关于中国画理论的22篇文章。该书由美术史研究者马小起选编,对徐悲鸿发表在海内外的大量文章进行了梳理,拓宽了以往徐之画论著作的视野,在这类著作中较为完备。本书按时间编排,使读者能准确踪迹徐悲鸿相关艺术思想的发展、演变。本书校勘尤为精细,是同类书中足堪细读的本子。此外,配合徐悲鸿的文论,选入了他七十余幅中国画,也以年代先后为序,便于读者在领悟他的主张同时,对他中国画作的实践,做进一步了解。 

目录

目 录
001 评文华殿所藏书画
015 中国画改良之方法
028 《齐白石画册》序
030 故宫所藏绘画之宝
041 《张大千画集》序
043 历史画之困难
053 美术漫话
057 新艺术运动之回顾与前瞻
071 中国艺术的贡献及其趋向
083 张大千与敦煌壁画
086 吴作人画展
094 李可染先生画展序
095 叶浅予之国画
098 复兴中国艺术运动
109 介绍几位作家的作品
119 《关山月画集》序
120 四十年来北京绘画略述
127 漫谈山水画
147 任伯年评传
160 美术遗产漫谈——一部分中国花鸟画
169 我对于敦煌艺术之看法
172 与丁楚谈艺术
【前言】

主编推荐

★专业学者编选,收入徐悲鸿散诸海内外的22篇*代表性的画论。★了解徐悲鸿中国画观*堪细读的本子。★收70余幅徐悲鸿中国画作,全面走进徐悲鸿的艺术世界。
【内容简介】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