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教育生态
全新正版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
28.09
6.2折
¥
45
全新
库存5件
作者储朝晖 著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7573895
出版时间2018-04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45元
货号1201685018
上书时间2024-10-27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储朝晖,安徽岳西人。教育学博士。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中国地方教育史志研究会副会长暨学校史志分会理事长、中华教育改进社理事长、《教育史研究》副主编,新华社、光明日报等多家媒体专家委员会委员。
著有《中国教育再造》《中国大学精神的历史与省思》《教育改革行知录》《中国幼儿教育忧思与行动》《中国教育六十年纪事与启思》《中国近代大学精神史》等,主编《20世纪中国教育家画传》《0~6岁儿童养育专家全知道》《小学心灵教育教师用书》《中学心灵教育教师用书》等。
目录
序 面对教育的不完美
第一辑 如何走出教育困境
中国家长缘何为教育一掷千金
“药儿园”病根在投资不足和非专业管理
不当的加分只会制造“伪善”
河南替考事件再次敲响考试专业化和法制化的警钟
“离婚择校”的尴尬怎么化解
打开“学历门”
对付“隐瞒一时是一时”的良方是“公开一点是一点”
高考新方案对农村教育调查不充分
师生低劣互动是教育评价单一的后果
放弃资格是规避处罚还是承担责任
高校腐败突显系统性缺陷
高考招生改革如何消除腐败纠结
博士后流动站虚增耽误了谁
整治教育乱收费得从根上入手
责权不明的章程很难落实
报考公务员与理性还有差距
“学习效果稳步下降”根子在哪
第二辑 坚守教育的真谛与使命
瞄准人民幸福办教育
为什么必须取消高考加分
教育当延续历史负责未来
公民教育任重道远而又迫不及待
信仰是现代教育的精髓
专业考核严格与否是招生公平的关键
加分应在“阳光”后
淡化分数后,高校凭什么招生
从“正能量”流行看国民科学素养
保护未成年人应成为汽车文明的重要内容
打通千门万径破解“就业难”
每段经历都是一种财富
“高明”校长要靠制度培养
校长要过“教学关”
第三辑 让教育真正发生
学生究竟属于谁
学校是需要文化的
国学教学在于培养有根的现代人
依法治教,就是教师自己的事
生命的价值高于任何教育
让尊重生命成为普适文化
教师神圣才能品德高尚
教师的彼岸在哪儿
乡村教师是解决乡村教育问题的重要支点
家庭教育的几点常识
家庭教育立法,尚需过几道坎
数学需要解放,而非“滚出”高考
当前幼儿教育层次低,急需“百花齐放”
独立教师这个群体,到底能发展多快
快乐仅是浮标,生活需要安根
中小学适度规模是科学发展的必要条件
第四辑 我所期盼的理想的教育
高考需要更多的专业和自主
文理不分科需要制度体系支撑
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刚刚开始
作业的最终话语权属于教师
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的困境与出路
深入推进高考综合改革
实现高考招生良性公平唯放权高校
改革是通向人民满意教育的主要路径
希望中国教育更加公平、科学、人性
禁校企提名院士仅是向学术评价回归的起点
幼儿教育要走出政府包办观念建立良性生态
中国教育的文化自信从哪里来
良好的教育生态应遵守校际伦理
教师当下最需要的还是尊重
第五辑 理想大学的应有样态
师生,大学理所当然的主人
大学的职能是为学生实现人生使命服务
推动大学行政角色与学术角色分离
为生活而教育,为理想而大学
大学与社会的多边界
积极过好有章程的大学生活
现代大学必须建立独立的第三方专业评价
行政化削减大学理想空间
改革高校企业不能回避产权问题
对东西部高校要一碗水端平
优化大学教师薪酬结构很有必要
成为留学中心,中国还缺啥
后记
内容摘要
在《重建教育生态》一书中,教育名家储朝晖基于自身35年来对教育的实地调查、实践、思考,从不同角度和路径去探求各类教育问题的解决之道,道出了很多已被我们遗失或无视的教育常识。本书从“如何走出教育平庸”、“教育是事业,也是使命”、“让教育真正发生”、“我所期盼的理想的教育”、“理想大学的应有样态”等方面,精选了作者近十年在教育期刊发表的教育文章,对每位教育当事人而言既是清醒剂,又是指路航标。
精彩内容
序面对教育的不完美1981年秋天第一次知道陶行知,到屯溪的延安路看了他的生平事迹展览,便被他吸引了,此后写了首自勉打油诗:八一秋风撩醒思,志立教育造新世;抛却身边半根草,人类优教度此时。由此确定了自己“教育是我的职业,研究是我的生命,把教育办得更好是我的人生目标”的人生定位。自1983年开始作教育与社会调查,30多年来对教育实地调查、实践、思考,积累了太多的心里话。其实这些话或许都是常识,但没有这些经历和体验的人尚不知道这些常识。于是现实中的教育被各方面的压力挤得类似腌菜粑,既不好看,也不好吃,总是酸溜溜的,甚至对人的健康成长发展还有不小的伤害,但人们不得不把它放在嘴里嚼个不停,甚至还要被迫咽下去。到了知天命之年,这些心中的常识常被一些媒体约稿掏出来,但都比较零碎。多位出版人都跟我说:你何不将它们结集出版?可一直忙这忙那没时间做这件事。直到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一再敦促,才有这个“教育评辨”系列的集子出来。书中所收文章是最近十年来各媒体约写的稿子。这些文稿确实是我就所思考的问题写成,事先没有设计整体框架,但与教育的实际问题紧密扣合。将该系列取名“评辨”是由于所收文章基本采用了评论辨析的文体和表述方式,对现实教育各个方面有批判、鞭挞的意蕴,也有讲理、分析的成分。总体上我觉得中国教育经过近70年的“齐步走”,走得人们都不知道自己该如何独自去走路了,不会一个人依据自己的兴趣自主地迈开步子;近一二十年又以同一个起跑线为标准,让不少人产生“起跑线上的恐慌”,所有的人都想挤进同一个跑道赛跑。从遵从人的成长发展规律看,齐步走和所有人在一条跑道上跑步都不对。“散步”才是治愈中国诸多教育病的良方。因为散步是自由、自主地随意走,每人确定自己的目标,不按规定的路线和路程,自己选择时机和路程长短,这样每个人才能成长为最好的自己。中国教育当下需要的正是每个人自主地迈出自己的脚步,以自己适合的速度、方式,朝着自己认定的方向、目标,用自己的头脑思考如何走,这样才能从根子上解决教育的各种问题。这个系列对每位教育当事人是清醒剂,从不同角度和路径构成解决教育问题的整体对策体系。中国当下的教育问题,就好比是一枚硬币,或更准确地说是一个多面体,它的一面是各级政府,另一面是参与教育的民众,还有一面是媒体以及其他社会组织,在其中起着联络、反馈以及其他各种作用。当人们对政府的某些做法不满时,可以找到政府这些做法的民众基础、媒体的盲视、社会组织的无能;而当人们审视教育上的不当行为时,发现它又与体制以及政府的某些政策和做法相关,与政府管理者的素质相关,也与社会各方面的见识和发展水平相关。表面看来这些问题好像无解,其实这个解有多个方面,多个主体。这个系列就是基于这样的假定去从多个方面求解中国教育问题。每一位读者,每一个与教育相关的个人,都可以通过自己的言行、选择、表达、参与改变当下不完美的教育,也都可以运用自己的理性和思考改变教育,改变自己的生活,乃至改变社会。如果这个社会有更多的人这样想,并身体力行地去做,那么教育和我们的生活就会一天天地好起来。储朝晖2017年于北京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