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罗兰·巴特的三个悖论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罗兰·巴特的三个悖论

全新正版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28.27 5.9折 48 全新

库存8件

北京东城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意)帕特里齐亚·隆巴多(Patrizia Lombardo) 著;田建国,刘洁 译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7564824

出版时间2017-08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定价48元

货号1201563845

上书时间2024-10-27

轻阅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帕特里齐亚·隆巴多,瑞士日内瓦大学比较文学教授,罗兰·巴特的学生,也是当代罗兰·巴特研究专家,对巴特思想有着深入的了解和独特见解。她著述等身,其中包括《城市、词语与意向:从坡到斯科塞斯》等。

目录
前言
致谢
第一章 历史与形式
第二章 对抗语言
第三章 小说中的随笔
第四章 结论:历史的回归
参考书目

内容摘要
在当代文学领域的研究中,罗兰·巴特依然具有无法估量的影响力,其在美国的影响力甚至可能比在他自己的祖国法国要更大。《罗兰·巴特的三个悖论(精)》提出了一种新的方法来看待罗兰·巴特所取得的文学批评成就,对于罗兰·巴特研究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书作者帕特里齐亚·隆巴多为瑞士日内瓦大学比较文学教授,曾师从罗兰·巴特,也是当代罗兰·巴特研究专家,对巴特思想有着深入了解和独特见解。隆巴多教授始终拒保证罗兰·巴特既有的评估,而是主张从悖论的视角去理解巴特的写作活动,从而更好地理解他的世界。
可以说,本书是一项关于罗兰·巴特的独特、真诚而含蓄的研究,作者以热情洋溢而又不浮夸的方式成功地表达了对巴特个人风格以及文学风格的热爱。

精彩内容
前言一个人若要研究一位作家就无法回避一个问题,那就是,到底什么是评论——尤其是当被研究者本人还是一个评论家的时候,这个问题就显得尤为迫切。人们总想得到一个明确、可靠的答案,将其用作研究的起点,优选还能同时用作终点。当然,这个问题并没有明确的答案,因为文学评论以另一个相关的问题为中心,这个问题是它的又一个翻版,并对它起着指导及调整作用:即什么是文学?但文学就是?——一直都是,而且终将还是文学评论的翻版。正是这种质疑无果的经历促使我决定从《写作的零度》开始研究,在本书中,巴特刚涉足评论事业,他竭力寻求文学的定义并明确表达他的写作概念。在我写作的时候,问题逐渐变得很好具体。确定了一个最初的主题或者主旨后,在某个时刻,我意识到页数在膨胀,而论点的证明则依赖于各种想法与碎片的交织来进行:诸如对某个文本或者作者清晰无误的引用,一些句子以其优美的乐感打动我,或者因为它们在一系列论证中起到至关重要的连接而引用。我也不确定到底孰先孰后,是批评释义呢,还是这些炫目的灵光闪现。这真的无关紧要:这也是我仅有的一次认为阅读与写作是可以重合的。在真正决定写作之前,在写作的欲望成形之前,这种重合可以和阅读与写作之间深刻的分歧同时并存。在这个写作的意愿上我欠罗兰?巴特一个人情,但我欠他的不是方法,也不是一套概念—— 这些我在别处都能找到——而是一种态度,一个道德观念。不是知识,而是意愿。在《就职演说》中,巴特说道:“智慧不是权力,而是一点知识、一点学识,还有尽可能多的情趣。”罗兰?巴特:我心目中的大师。我喜欢用这个过时的名字称呼他。几年前在巴黎导农大街举办了一场维也纳建筑师阿道夫?路斯的作品展览,他在那个研讨会上的情景依然历历在目。我再次参观了我们这个小团体过去时常会面的场所,它现在已经面目全非,变成了一个画廊。研讨会上的得意忘形,罗兰?巴特自己也曾多次对此评论——是友谊的信念,是文学的信仰。我还记得1978年10月或者是11月期间,罗兰?巴特在纽约大学一间巨大而人满为患的礼堂里侃侃而谈的情形。他谈到了普鲁斯特以及他自己要写一本感伤的小说的打算。这是出乎意料的讲座,接近不同寻常,就像预言在现今世界一样——或许,甚至像个人宣言一样少见,尤其是当它们全无丝毫情感在内的时候,因为我们已经如此习惯了专业性和编码语言。那个房间和他的嗓音,加上他成功者以及孤独的形象构成他这个略带羞涩的人。我并没有倾听这个可谓是上佳的讲座,一次绝妙的学术表演,但我体会到了当时的时间与空间以及真言的意义。我无意写文章表达对巴特的敬仰,也不想写关于巴特或者结构主义,或者其它任何一类的学术运动的综合研究(已经有好几种此类研究了,而且其中有两个取得非凡的成果:一个作者是安妮特·拉维尔,另一个是斯蒂文?昂加尔)。我想聚焦于在我看来是当代文学与评论中巴特最与众不同的特质,这就是他对文学,以及对文学命运的关注,而在当今世界几乎已没有文学的立足之地。这也是为何我没有采取纪年表的方式,或者论述他所有的著作。我坚持要论述他的一些著作,但忽略其他一些著作,即便它们是他最负盛名的著作,而且为文学研究开启了新的途径(例如《论拉辛》和《S/Z》)。我对巴特的结构主义和符号学无甚兴趣,这是一种标新立异的故作姿态。我要说的是,我更感兴趣的是结构主义的失败,是巴特如何使20世纪60、70年代的科学梦想失效。我认为在今天强调文学思想的宗谱是值得做的,这显然将巴特与19世纪的几位法国作家及普鲁斯特联系在一起,而且几乎出人意料地与雨果·冯·霍夫曼斯塔尔这样的作家联系起来,在世纪之交,霍夫曼斯塔尔表达了一个深刻的历史危机和他个人对正在逝去的世界的惆怅。自波德莱尔和福楼拜以来,一种模糊性决定了现代作家,或者具有现代性的作家,我将巴特视为这种至关重要的模糊性的一部分。这种模糊性存在于对某种新鲜的、不同事物所具有的不可抵御的吸引力中,它与过去决裂,而同时无可避免地蔑视当代世界,还有那所有让我们产生错觉,以为自己属于什么事物的空谈。我想要追溯那种模糊性的模式,它既是形式上的也是政治上的模式。巴特在一个革命性的与反革命的态度之间摇摆不定,在新的修辞与倾向于过去之间犹豫不决。我研究贯穿巴特事业始终的悖论,不是为了对他进行评判。用巴特的话说,悖论本身难道不是一种表达情感的修辞手段吗?在我们喜爱的作家中,或者是我们痴迷的句子中标记出悖论,这意味着要让他们免于遭受公众的观点意见的口诛笔伐。这是些庇护性的言辞,使其不被流传,免于堕落,或者被贴上具有还原性的,固定的标签,虽然有时需要它们来达成某种基本的理解。我们总是在简化的需要——为了使事情清晰明了——与事情总是极其微妙、复杂、精妙的认识之间撕扯。遵从悖论就意味着要意识到,总体而言,语言一方面太贫乏而同时又太丰富。正如布朗肖所言,矛盾是“文学活动的现实”。我在第一章中讨论的个悖论有关一个老生常谈,它似乎依附于结构主义的接受:即历史相对主义和形式主义是对立的假设。相反,我认为自从开始文学评论以来,巴特就很好关注历史问题,而且几乎痴迷于此。出于此原因,我认为《写作的零度》尽管是他早期的著作,却依旧是理解他独到的形式主义的根本。巴特随后研究了历史与作家之间的关系,历史被理解作是他自己所属的时代与文学的历史,而他的第一本著作已经包含他随后研究中所有重要的主题。我还要强调他的另外一本不太受到关注的作品的重要性,这本著作几乎是与《写作的零度》同时代完成的,即《米什莱》,它直到1987年才被翻译成英文。奇怪的是,在早年期间,巴特开始对结构主义语言学产生兴趣,却发表了研究19世纪历史学家的专著。在后面,我将尽力确定他对米什莱持续关注的含义,他的这种兴趣一直持续到他最后的一部著作《明室》,我将在第三章中讨论本书。文学与历史之间的张力展示了一个表现、描述问题,该问题时常萦绕在巴特以及我们整个一代人心间。对摄影的兴趣使对这同一问题的分析更进一步。我用了一个很直率的陈述来定义巴特的第二个悖论,这也是第二章的标题:“对抗语言”。这些词语极大地挑战了人们在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时代里最普遍的刻板印象,也就是,一切都是语言。我在本章中要将巴特看待语言的不同的,甚至常常是矛盾的态度交织在一起。在这一方面,人们应该坚持关注他1978年在法兰西学院的就职演说,以及我所谓的评论悲剧,它展示出强烈的悖论:就在巴特赋予“符号学”这一个新的学科以相应地位的时刻,他公然拒绝其科学上的装腔作势,宣告了语言的“法西斯主义”,并表达了他对文学一种乡愁般的爱恋,而且还是以近似于普鲁斯特美学的词语表述的。 在第三章,关于巴特对现实主义的迟疑又将我们带回到他和普鲁斯特的密切关系中,这在《明室》中尤为明显。可是,我认为巴特赞赏的,他为之投入激情的,以及为他所认同的作家与其说是普鲁斯特,毋宁说是米什莱,那个卓尔不群、毅然决然对抗他所处世纪的作家,那个谈到爱的作家。伴随着米什莱、历史与文学之间的张力开启了我的考察,又作为结论回到原地。虽说巴特大谈特谈他创作小说的欲望并引起了人们的翘首以盼,可是我认为《明室》是他专享“能”写的一本小说,或许,他想写的是篇散文,在其中对摄影的批判性分析与对时间和死亡的凝思在一个很好个性化的研究中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我对批判性写作的理想是:它应该同时具备以下特质:通俗易懂、能够驾驭知识、构建一个论点,它是热烈的,能够被打动的,因而它的情感才能渗透出来(人们可以说,它应该既具有一个声明的力度,也具有一句话语的力度)。虽然可以允许它具有德拉克洛瓦的色彩,但应该像古典建筑一样明朗、和谐。它应该反映并且吸收思想、解释、以及情感后面的生命力。这难道不是随笔的定义吗,罗兰正是在其生命末期创造出这个形式,我相信,它将作为过去二十多年里最有趣、好看丽的一种文学表现形式之一,并超越脆弱不堪的学术风尚而继续存在。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