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集共包括九篇论文,围绕五个议题铺开而论:一是改革开放后中国人的饮食营养,二是儿童食品产业在中国的兴起,三是国家科学育儿话语,四是优选消费文化对中国家庭生活的渗透,五是饮食变迁伴随的社会认同和价值观变迁。有鉴于此书的形成源于哈佛大学人类学系华琛教授(James L. Watson)在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发起的一个“中国社会饮食消费格局”研究项目,九名作者中自然包括了华琛本人。在其他作者中,一人是华琛教授的老同事,六人是华琛先生的弟子,因而论文相互呼应的程度非同寻常,在文集类书籍中实属难得。
悖论、矛盾、反差甚至具有讽刺意涵的现象,也是论文作者高度关注的具体问题。乔治娅 ? 古尔丹(Georgia S. Guldan)分析了中国贫困地区儿童营养不良与发达地区儿童肥胖问题的反差。伯娜丁? 徐(Bernadine W.L. Chee) 利用在北京收集的调查材料解析了“快感与压力悖论”,试图说明儿童们对时尚食品的追求既带来愉悦,但也屈服于同伴压力,甚至会因没有享受过某种昂贵的儿童食品而受到同学的讥讽。高素珊(Suzanne K. Gottschang)有关爱婴医院的论文针对了一种具有讽刺意味的社会现象:爱婴医院一边鼓励母乳喂养的科学观、一边又允许跨国公司在院内推销奶粉,两者各有自身逻辑,前者的逻辑是医院的责任,后者的逻辑是医院的盈利,两者之间,法规失效,违规取胜。
如此的悖论和反差还见于其他论文。在赵阳的论文中,我们了解到娃哈哈集团开始以民族企业的姿态抵御可可可乐在中国软饮料市场的霸权,但逐步趋于资本诱惑并入一家跨国公司。在玛丽斯 ? 吉莱提(Maris B. Gillette)有关西安回民社区的论文帮助我们意识到,到在中国生产线加工制成的西方品牌食品不但被视为时尚食品,而且被为清真食品。如此一来,穆斯林文化中的食品禁忌由于品牌效益和加工方式而被突破。罗立波(Eriberto P. Lozada)的论文将我们拉回到上世纪九十年代轰动一时的“斗鸡之争”。当时国产荣华鸡快餐店力争在每个肯德基店面附近开业竞争,扛起爱国主义快餐的大旗,一时门庭若市,效益优选的上海黄浦店一年就有300多万利润,但荣华鸡最终销声匿迹,原因之一是肯德基的本土化策略,包括针对中小学生群体的销售策略和迎合中国人的口味调整。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