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主体哲学研究
全新正版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
53.72
5.7折
¥
95
全新
库存4件
作者耿芳兵
出版社光明日报出版社
ISBN9787519476540
出版时间2024-03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定价95元
货号1203260676
上书时间2024-10-27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耿芳兵,女,北京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历史唯物主义与城市哲学。先后在《哲学动态》《思想理论教育》《哲学分析》《浙江社会科学》等CSSCI期刊上发表论文多篇,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博士后面上基金等项目,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多项。
目录
绪论
第一节研究缘起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状况
二、国内研究状况
第三节研究难点与创新点
一、研究难点
二、创新点
第一章城市哲学研究中的两种诠释方案及其困境
第一节结构主义的诠释方案
第二节人本主义的诠释方案
一、价值评判
二、心理范畴与空间体验
第三节两种方案割裂阐释的危机
第四节解决方案:空间叙事范式的可能性
一、历史唯物主义空间化阐释面临的双重困境
二、空间范式的转换及其具体形态
三、范式及其未来:通向空间叙事的重构之路
第二章城市主体的产生与发展过程
第一节资本逻辑与人的主体地位
一、资本与城市的耦合关系
二、城市主体及其空间感重建
三、“城以为人”:城市研究中的人学旨归
第二节城市主体的政治经济学批判路径
一、方法论缘起:马克思对国民经济学抽象“人口”概念的批驳
二、“无产者”与“物产者”:城市主体的双重幻象
三、城市主体力量的显现
第三节城市主体的市民社会基础催生出共产主义理想
一、市民社会的基础
二、主体的实践过程
三、共产主义理想为代表的城市精神
第三章城市主体之宏观维度分析
第一节基础维度:全球化视域下的城市发展
一、空间生产与全球城市
二、全球性与地方性的诸种特点
三、“士绅化”与城市主体的动态更新
第二节政治维度:城市主体的空间治理智慧
一、空间潜藏的政治关系
二、“城市革命”“帝国”等空间政治症候
三、阐扬城市治理中的主体向度
第三节文化维度:城市主体的精神气度
一、“恶”的城市与文化焦虑
二、“闲逛者”视角
三、精神气度:一种对抗屈从的主体力量
第四章城市主体之微观维度分析
第一节建筑本质的存在规定
一、对作为抽象尺度建筑物批判的若干意见
二、建筑蕴含的人与空间关系的三重规定
三、走向家园:共同意义上的家园重建
第二节街道蕴含的个体性与公共性
一、历史上的“奥斯曼”改造计划
二、“伟大的街道”:公共性与个体性的交织
三、走向公共生活的典范:城市街道
第三节公共广场的总体规定
一、“到广场去!”:纪念碑与集体记忆呈现
二、城市公共空间的双重要素:建筑退让与街道支撑
三、城市公共精神:场所精神的现代塑造
第五章城市社会之现实维度分析
第一节城市社会的个体与共同体之辨
一、城市视角下关于个体与共同体的争论
二、城市社会中个体与共同体的样态
三、超越路径:构建“城市共同体”
第二节“城市共同体”的呈现样态
一、自然向度:摆脱“对立错觉”的城乡观
二、生产向度:超越“物物交往”的现实异化困境
三、社会向度:扬弃“虚假共同体”的未来城市愿景
第三节“城市共同体”的治理路径
一、分工与多样性:城市系统的形成
二、城市治理可能路径
三、回归治理主体的当代任务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摘要
城市主体与以往抽象的主体思想不同,城市主体植根于历史唯物主义改造空间的实践活动。城市作为人改造自然的实践产物,对其的改造过程体现了人运用客观规律并进行空间实践的主体力量。与此同时,人在改造城市的过程中,将部分本质转移于城市中的建筑、街道、广场等客观对象,作为实践产物的城市反过来承载了人类意愿、记忆与情感,进而影响了城市的发展进程。城市与主体的结合过程在宏观维度上体现为对经济、政治与文化层面的考察,在微观维度上体现为对城市建筑、街道与公共广场的总体分析。最终,二者统一于以主体治理为核心的现实维度。就当下城市现实而言,城市社会的种种困境展现为个体与共同体的矛盾与分歧。在此基础上,提出“城市共同体”理论以实现城市现实维度的解决策略,凸显了城市哲学指向现实的理论姿态。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