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正版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 26.57 4.6折 ¥ 58 全新
仅1件
作者张建卫 侯金良 主编
出版社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ISBN9787542878434
出版时间2022-1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58元
货号1202801189
上书时间2024-09-23
科学史研究的奠基人萨顿(George Sarton)曾经说过:“科学史是唯一可以反映人类进步的历史。”人类社会正是凭借着科学技术的阶梯,一步一步地攀登上世界文明的高峰。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华民族曾以古代的四大发明在世界文明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创造过灿烂的文化,在科学技术领域也一度走在世界的前列。但在封建社会的后期,科学技术停滞不前,远远落后于当时处于资本主义上升阶段的西方。落后就会挨打,中国的一批有识之士清醒地认识到这个道理,他们积极推动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把振兴民族的希望寄托在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上。我国的近代科学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和发展起来的,在天文科技领域也是如此。我们回顾历史,可以客观地了解当时中华民族在世界文明发展史中的作为,了解有关历史人物在当时发挥的作用,更可通过对中国近现代天文学的发展规律的研究,为今后科学事业的发展总结经验和教训,这肯定是大有裨益的。
当然,近现代天文学的发展只是人类文明史的一个片段,上海天文博物馆所反映的不过是沧海中的一粟。尽管如此,它仍以丰富翔实的内容、琳琅满目的展品反映了深沉厚重的历史内涵,吸引着人们好奇的目光。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徐家汇天文台和佘山天文台的建立,它们先后在 1872 年和 1900 年由法国天主教耶稣会人士筹建,从而开创了上海近现代天文学发展的历史,成为中国近现代天文学的发源地之一。应该承认,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一些来自西方的科学家(绝大部分为宗教界人士)在其中发挥了主导作用,他们兢兢业业为天文科技事业的发展作出的贡献是值得肯定的。上海天文博物馆也客观地反映了这段历史。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上海现代天文学的迅速发展提供了许多条件和机会。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成立后,几代科研人员团结奋斗、探索前进,更新了原有的科研设备,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科研成果和前所未有的重大成就。同时,普及科学知识、宣传科学思想、传播科学方法和弘扬科学精神,从而提高全民的科学素质也是广大天文科技工作者责无旁贷的职责。此前,上海天文台就曾在天文科普方面做过十分出色的工作,尤其是佘山工作站在对社会开放的过程中积极普及天文科学知识,与社会共建科普基地,作出很大的努力。在上海市政府的直接领导下,上海市科委、市文管会和松江区政府给予了大力支持和指导,建成了上海天文博物馆,为坚持科学普及的良好传统搭建了一座全新的科普平台。上海天文博物馆必将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完成新世纪新阶段的历史任务中,助力上海天文台的科研人员作出更大的贡献。
在上海天文博物馆建成后,众多参观者反映:展出的内容虽然十分丰富,但空间终究有限,又找不到相关的资料,常有意犹未尽之感。为解决这个问题,编著一本介绍上海天文博物馆的书就十分必要了。今天,我们终于看到这本《上海天文博物馆巡礼》。它图文并茂,收集了不少历史资料和图片,并且叙述尽可能做到全面详尽,力求深入浅出地普及天文基础知识,相信能够对展览给予较为完整的概括和补充,也可作为参观上海天文博物馆的纪念品。
我愿意借此机会表达自己的期望:祝愿上海天文博物馆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越办越好,也期盼《上海天文博物馆巡礼》一书能得到广大观众和读者的喜爱。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天文学会名誉理事长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名誉台长
上海市科普基金会名誉理事长
上海市科普教育基地联合会名誉顾问
2022 年 10 月 8 日
上海天文博物馆于2004年3月被列为海市政府科普实事工程之一,并于同年11月在佘山之巅建成开馆,在向公众普及天文科学知识方面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上海天文博物馆巡礼》一书以丰富翔实的内容、琳琅满目的展品、深沉厚重的历史内涵,系统介绍了100多年来,上海近现代天文学的诞生和发展过程,并尽可能普及相关的天文知识,宣传科学的自然观、宇宙观,推广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传播科学精神。全书图文并茂,兼具知识性、故事性、趣味性、可读性。通过本书,读者不仅可以了解人类为探索宇宙奥秘所迈出的艰难而坚定的步伐,还能感受上海在形成现代化城市的过程中海纳百川的文化氛围。
张建卫 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天文系,就职于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长期从事天文研究与普及工作,高级工程师。1997-2004年,曾任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佘山工作站站长。曾兼任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科普领导小组副秘书长;中国天文学会科普专业委员会副主任。2004年主持承担《上海天文博物馆》的建设,参与主持编辑出版了十几种科普书籍、科普地图等。
侯金良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研究员、博士。1984年中山大学物理系毕业,于上海天文台获天体物理硕士和博士学位。任上海天文台副台长、上海市天文学会理事长、国际天文联合会(IAU)会员。曾任《天文学进展》学术期刊主编(2006-2011),《天文学报》编委(2006-2020),中国天文学会理事(2010-2018)。
序 一 / 1
序 二 / 5
导 言 / 7
第一章 得天独厚的人文环境 / 001
1. 佘山原来是火山 / 004
2. 九峰三泖之地 / 004
3. 明代武僧“石塔”/ 007
4. 秀道者塔 / 008
5. 佘山天主教堂 / 008
第二章 百年天文台的无穷魅力 / 013
1. 举目望星空 魅力大无穷 / 015
2. 佘山之巅 传统悠久 / 016
3. 科普征程 春华秋实 / 021
第三章 建馆缘起 / 029
1. 从科研向科普转型 / 031
2. 机遇—上海市政协委员的提案 / 032
3. 列入上海市文管会“十五”发展规划项目 / 034
4. 列入 2004 年上海市政府科普实事工程之一 / 034
第四章 上海天文博物馆概览 / 039
一、时间与人类 / 043
1. 展室印象 / 043
2. 中国古代的计时工具 / 046
3. 近现代的天文测时 / 052
4. 时间计量 服务社会 / 060
二、中西天文学交流 / 067
1. 中国近代天文学肇始 / 067
2. 上海早期的天文台 / 072
三、观测天体的利器—天文望远镜 / 087
1. 望远镜的发明 / 087
2. 望远镜传入中国 / 091
3. 崇祯皇帝和望远镜 / 092
4. 天文望远镜的沿革 / 093
5. 佘山天文底片库 / 104
6. 难得一见的望远镜度盘 / 105
四、子午仪观测 / 106
1. 原理 / 106
2. 万国经度测量 / 108
3.“秒”哪里去了 / 111
4. 国际经度联测纪念碑 / 112
5. 子午仪观测的辅助设备 / 114
五、早期天文观测成果 / 116
1. 中国第一套日食照片 / 116
2. 初识太阳真面貌 / 118
3.“九华星”寻踪 / 120
4. 月球倩影 / 123
5. 哈雷彗星回归观测 / 124
6. 观测爱神星精求日地距离 / 128
7. 木星素描图 / 128
8. 草帽状的土星留影 / 130
9. 1918 年天鹰座新星研究 / 131
10. 近百年的星团信息 / 132
11. 其他展品 / 134
六、百年藏书 / 137
1. 1798 年的《法国天文年历》/ 138
一本书带你饱览上海天文博物馆的发展历程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