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价值和积累理论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价值和积累理论

全新正版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92.89 6.7折 138 全新

库存4件

北京东城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孟捷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ISBN9787520118897

出版时间2018-03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138元

货号1201675645

上书时间2024-09-04

轻阅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孟捷,1967年3月出生于安徽省芜湖市,籍贯山东省章丘县。现为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包括政治经济学、经济思想史和经济学方法论。先后毕业于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系、中圈人民大学经济系、北京大学经济学院,1995年在北京大学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
    先后任职于中国人民大学马列主义发展史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2003年晋职为教授。2007-2011年兼任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总编辑,负责《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的编辑出版工作。曾先后在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和牛津大学、日本京都大学、荷兰联合国大学技术创新研究所(UNUMERlT)任访问学者。现任全国马列主义经济学说史学会副会长、中国政治经济学年会总干事、《政治经济学报》主编,以及靠前知名出版物Research in Political Economy的编委。

目录
章  劳动价值论与资本主义经济中的非均衡和不确定性:对第二种社会必要劳动概念的再阐释
  1  问题的提出:斯蒂德曼对劳动价值论的诘难
  2  围绕两种市场价值概念的争论
    2.1  两种市场价值概念与再生产均衡
    2.2  鲁宾对市场价值第二种理论的批判
    2.3  市场价值是隶属于均衡的概念吗
    2.4  日本宇野学派对市场价值理论的研究
  3  市场价值的决定与资本积累基本矛盾
    3.1  一个基于再生产图式的分析框架
    3.2  非均衡与市场价值的决定:理论及数理分析
    3.3  价值决定中的主观因素
  4  作为一种演化理论的劳动价值论
第2章  复杂劳动还原与产品的价值决定:理论和数理分析
  1  复杂劳动还原的理论
    1.1  抽象劳动、简单平均劳动和复杂劳动
    1.2  马克思的设想及其疑难
    1.3  希法亭的观点
    1.4  对希法亭和鲁宾观点的综合
  2  教育培训劳动与剩余价值率
  3  部门间复杂劳动的还原
    3.1  相关数理分析
    3.2  MELT与部门间复杂劳动还原的经验研究
  4  部门内复杂劳动的还原
  5  尾论
第3章  技术创新与超额利润的来源:基于劳动价值论的各种解释
  1  超额利润的来源:马克思的种理论
  2  由种理论派生的问题
  3  关于所谓“成正比”
  4  两种不同理论的无意识邂逅
  5  马克思对第二种理论的正式表达
  6  由第二种理论派生的问题:超额利润的来源与两种市场价值理论
  7  尾论
第4章  劳动生产率与单位时间创造的价值量成正比的理论:一个简史
  1  成正比理论的源起:个别企业层面的成正比
  2  成正比与成反比
  3  成正比规律向其他层面的推广
  4  作为成正比理论之“硬核”的五个命题
第5章  复杂劳动还原与马克思主义内生增长理论
  1  问题的提出
  2  复杂劳动还原的理论问题
  3  复杂劳动还原和净产出价值量的增长:三个思想试验
  4  复杂劳动、人力资本和利润率下降
  5  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的内生增长理论
  6  尾论
  附录  证明
第6章  劳动与资本在价值创造中的正和关系研究
  1  问题的提出
  2  暗默知识论与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理论
  3  干中学与复杂劳动还原
  4  成正比理论与正和关系的形成条件
  5  正和关系与劳动力价值的再定义
  6  尾论
第7章  部门内企业的代谢竞争:一个演化马克思主义的解释
  1  组织知识的专有性与部门内竞争
  2  从部门内竞争的平面结构到部门内竞争的动态层级结构
  3  部门内竞争的动态层级结构与价值规律的实现形式
  4  代谢竞争与企业的竞争优势
  5  尾论
  附录1  价值实现公式的变形(一)
  附录2  价值实现公式的变形(二)
第8章  劳动力价值再定义与剩余价值论的重构
  1  劳动力商品化和工人阶级的再生产
    1.1  劳动力商品化与无产阶级化
    1.2  家庭劳动与剩余价值率
  2  劳动力价值及工资的再定义
    2.1  最低工资论与绝对贫困化理论
    2.2  马克思对劳动力价值的定义及其循环论证
    2.3  “新解释”与劳动力价值的再定义
    2.4  莱博维奇的两个“必须”与资本主义社会内部的阶级斗争
  3  不变的剩余价值率和工人阶级政治经济学
    3.1  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和不变的剩余价值率
    3.2  两种剩余价值率概念
    3.3  投资、不确定性与工人阶级政治经济学
  4  尾论
第9章  从“新解释”到价值转形的一般理论
  1  以“新解释”为中心的当代转形理论:一个批判的概述
    1.1  “新解释”的基本思想:一个再评价
    1.2  弗里的转形方案
    1.3  伊藤诚论转形
    1.4  “新解释”和“单一体系”学派
  2  非均衡与第二种市场价值概念
  3  价值转形的一般理论
  4  尾论
  附录  总产品与重复计算
0章  非均衡和平均利润率的变动:一个一般分析框架
  1  一般利润率下降与资本积累的基本矛盾
  2  对置盐定理的重新表述
  3  再生产失衡、产品实现率与平均利润率的变动
    3.1  置盐定理与非均衡
    3.2  产品实现率和平均利润率的变动
  4  技术进步、实际工资和产品实现率对平均利润率变动的影响
    4.1  平均利润率
    4.2  平均利润率的变动
    4.3  等利润率方程
    4.4  等利润率曲线
    4.5  等利润率曲面
  5  尾论
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孟捷著的《价值和积累理论》是全面更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础理论的一次重要尝试。在内容上涉及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论和资本积累论等《资本论》体系中的核心理论。书中讨论的主要问题(或问题群)涵盖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由劳动价值论入手,结合资本积累论,考察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市场经济中的非均衡和不确定性之间的关系。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一直有两种分析传统,一种是将劳动价值论理解为马歇尔式的解释均衡价格的静态理论,另一种则将其理解为解释非均衡和不确定性的理论工具。本书坚持并发展了后一种传统,即认为劳动价值论是一个动态非均衡理论的组成部分,并从这一立场出发,重新解释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若干主要理论。
    其二,对资本主义企业的技术进步和价值创造的关系做了系统而深入的探讨。在这些探讨中,作者运用并发展了所谓成正比理论。成正比,即劳动生产率提高与单位时间创造的净产出价值量成正比,是由中国学者提出和发展的一种理论。这个理论为丰富和发展剩余价值论和资本积累论提供了更大的空间。运用这一理论,本书进一步解释了超额利润的来源,说明了劳动和资本在价值创造中的正和关系赖以存在的条件,探讨了发展一种马克思主义内生增长理论的可能性,发展了部门内企业代谢竞争的理论。
    其三,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一些悬而未决的传统疑难问题,如复杂劳动还原、价值转形、利润率下降等做了新的解释。在为此提出的各种模型中,作者一以贯之地坚持了将马克思经济学视为非均衡经济学并将两种社会必要劳动概念相结合的立场。
    作为近年来经济学基础理论研究中难得一见的力作,本书适合理论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者阅读。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