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与面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点与面

全新正版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52.1 6.9折 75 全新

库存2件

北京东城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罗关德 著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ISBN9787516193587

出版时间2016-10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75元

货号1201529978

上书时间2024-09-04

轻阅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罗关德,祖籍浙江绍兴,1959年生于福建三明,集美大学文学院教授。主要研究中国现代文艺思潮和现当代小说。在《文学评论》《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文艺理论与批评》等刊物发表文章40余篇,专著《乡土记忆的审美视阈》。曾参加多部现当代文学教材的编写,其中,《新中国文学》《当代中国文学专题史》任副主编。主持省课题一项。

目录
上篇
第一章 鲁迅小说的文学史价值
第一节 鲁迅研究的历史状况
第二节 鲁迅小说的个人风格
第三节 鲁迅小说的多元主题
第四节 鲁迅小说的范式意义
第二章 郭沫若与20世纪中国浪漫派诗歌
第一节 浪漫派诗歌的产生背景
第二节 郭沫若诗歌的最初浪漫
第三节 艾青诗歌写实中的浪漫
第四节 舒婷与朦胧诗人的浪漫晚唱
第三章 周作人与20世纪中国现代散文
第一节 周作人的文学史地位
第二节 林语堂在散文史上的地位
第三节 杨朔与20世纪60年代散文三家
第四节 余秋雨、刘亮程与20世纪90年代散文
中篇
第一章 茅盾与中国现当代小说的史诗性建构
第一节 现实主义与中国现当代小说观念
第二节 茅盾《子夜》与家国合一的宏大叙事
第三节 从《小城春秋》、《红旗谱》、《创业史》到《白鹿原》的国家宏大叙事
第二章 中国现当代家族小说
第一节 现代家族小说的源起:巴金的《家》
第二节 20世纪前期现代家族小说的写实性与象征性
第三节 20世纪后期现代家族小说的传奇性与写意性
第三章 现代文化视野中的中国乡土小说
第一节 现代化与乡土小说的人文关怀
第二节 20世纪写实性文化乡土小说的发展脉络
第三节 20世纪抒情性文化乡土小说的发展脉络
第四章 现代文化视野中的中国都市小说
第一节 “夕阳”的乡土与“朝阳”的都市
第二节 海派小说与施蛰存笔下的“乡巴佬”
第三节 张爱玲、王安忆的都市书写:
第五章 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的主题变迁
第一节 女性文学概说
第二节 冰心的升华与张爱玲的沉沦——-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的两种误区
第三节 丁玲的女性小说创作——-20世纪女性文学的崛起
第四节 张洁与新时期女性小说主题的演化
第五节 陈染与后新时期女性小说的主题变异
第六节 王安忆:从女性小说到超越女性
第六章 20世纪中国战争小说的主题变迁
第一节 战争文学的人类学依据
第二节 20世纪前期中国战争小说概说
第三节 20世纪后期中国战争小说概说
第四节 20世纪中国战争小说主题变迁——从英雄主义到人道主义到莫言《红高粱》的战争本体还原
第七章 20世纪中国文学的草根性
第一节 关于“草根”
第二节 鲁迅的草根性——引领了启蒙时代的文学走势
第三节 赵树理的草根性——曾经领导了一个政治化、大众化时代
第四节 沈从文的草根性——开启了一个去政治化的时期
第五节 莫言的草根性——引领着当下颠覆传统的一个混合体
第八章 20世纪中国的“贵族文学”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周作人的“隐士”与林语堂的“绅士”写作
第三节 “贵族文学”的经典:钱锺书《围城》的文学史价值
第四节 京派文人的另一面:汪曾祺的“贵族”情怀
下篇
第一章 生成、繁荣与变迁——现代化进程中的大陆与台湾乡土文学
第一节 总述
第二节 大陆与台湾乡土文学理论内涵的同质性
第三节 现代化进程与两岸乡土文学的繁荣
第四节 现代化进程中两岸乡土文学发生地的空间位移
第二章 从“风情”到“风云”——20世纪乡土小说向“农村题材小说”的演化
第一节 农村题材小说的发生
第二节 作为个案的赵树理的《三里湾》
第三节 农村题材小说模式化的表现
第三章 论舒婷诗的复调情感
第一节 古典与现代情感的交织
第二节 现实与理想的冲突与妥协
第三节 爱人与自爱情感的复递
第四节 曲折断裂的句式营构
第四章 诗词的人格个性
第一节 政治家的胆识——“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第二节 军事家的气度——“欲与天公试比高”
第三节 文学家的奇情——“战地黄花分外香”
后记

内容摘要
本书由《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论》研究生课程整理而来。面对课时少,容量大的特点,尝试以法国新史学大师费尔南?布罗代尔的”大历史观”和英美新批评派的类型模式和白天、黑夜交替模式的文学史叙述方法,来建构一种文学史论。本书秉持的基本观点和方法是:以百年的文学史为观照面,以代表作家为观察点,以不同类型为观察视角,”挂一漏万”地尽可能凸显对文学史作出突出贡献的作家作品。即使是提到的作家,也不作全面的论述,而把侧重点放在某些具体类型或具体作品。即在宏观上追求宏观,在微观上追求微观,从而在”面”和”点”的张力下实现史论的“消肿”。在对具体作家的评价上,也不拘泥于当下的成见,有些方面将采取个人化的理解和表述,以传达一种个人化的史论观。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