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史
全新正版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
39.26
6.4折
¥
61
全新
库存2件
作者李文 主编;武力 丛书主编
出版社当代中国出版社
ISBN9787515407326
出版时间2016-10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61元
货号1201416566
上书时间2024-08-28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李文,山西大同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经济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社会史研究室主任、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生导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中国社会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项目《中华思想通史》靠前5卷首席研究员。主要学术专长是当代中国社会史和经济史。主要代表作有专著《中国土地制度的昨天、今天和明天》《中国当代社会》,论文《城市化滞后的经济后果分析》《新中国社会发展的成就、经验和展望》等。
目录
绪言
一、学科属性和学科背景
二、研究对象和基本框架
三、指导思想和研究方法
四、主线和分期
第一章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社会改造(1949—1956)
第一节社会结构与社会秩序的重整
一、土改与农村阶级成分的划分
二、厂矿民主改革与社会阶层的重构
三、民族平等的落实与民族地区的社会改革
四、基层社会组织和管理体系的创建
第二节社会改造与移风易俗
一、荡涤旧社会的污泥浊水
二、妇女解放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的颁布
三、批判封建、崇洋思想与宗教界的改革
四、集体主义与崇尚英模的社会新风
第三节社会事业开始起步
一、稳定物价与反失业治理
二、社会救济与劳动保障制度的确立
三、初级卫生保健与爱国卫生运动
四、教育制度的改造与扫除文盲
五、大规模经济建设与劳动力“统包统配”
第四节人民生活初步改善
一、生育高潮的出现与身体素质的提升
二、从供给制到工资制
三、农民收入与消费水平的初步提高
四、文化娱乐生活的新变化
第二章全面探索开启后的社会建设曲折发展(1956—1976)
第一节对社会主要矛盾及其处理方式的探索和实践
一、八大对社会主要矛盾的正确判断
二、“反右”斗争和对社会主要矛盾的继续探索
三、超越阶段的社会构想和“五七指示”社会蓝图
四、把“阶级斗争”当作社会主要矛盾和实现“安定团结”的努力
第二节与计划经济相配套的社会管理
一、单一公有制下的社会阶级、阶层
二、以单位为主体的城市社会治理体系
三、人民公社“政社合一”体制下的农村社会
四、人口增长、流动和户籍管理制度的强化
第三节服务于工业化战略的民生保障
一、由工业“”转向大办农业、解决民生困难的国民经济调整
二、民生建设重心由抓“吃穿用”向“备战备荒为人民”转移
三、“”时期的民生状况
四、民生改善滞后值得注意的几点原因
第四节群众运动推动下曲折发展的社会事业
一、发展以普及为主的群众文化、教育事业
二、“把医疗卫生工作重点放到农村去”的卫生事业
三、与生产和战备相结合的群众体育事业
四、社会救灾和环境保护制度的建立
第五节动荡时期的社会思潮
一、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时代精神
二、“阶级斗争扩大化”和无政府主义思潮
三、抵制极左错误的社会思潮
四、现实生活中的革命化、军事化色彩和地下读书活动
第三章拨乱反正与伟大历史性转折下的社会调整(1976—1982)
第一节社会关系的全面调整
一、平反冤假错案
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三、民族宗教政策的调整和落实
四、各方面社会关系的调整
第二节社会结构的变化
一、农村社会的结构松动
二、城市单位体制的变化
三、新社会群体开始出现
四、人口结构的变化
第三节转折时期的社会政策
一、休养生息
二、恢复高考
三、知青返城
四、就业安置
第四节转折时期的社会生活
一、逐渐告别短缺的日常生活
二、婚姻家庭生活的变化
三、精神生活的变化
四、外来文化的冲击
第五节多样化社会思潮的出现
一、“只争朝夕”的社会心理
二、新时期的偶像崇拜
三、文艺界的争论
四、对理想与现实的反思
第四章全面改革推动下的社会巨变(1982—1991)
第一节社会结构的变化和社会思潮的涌动
一、政社分开与村民自治
二、户籍制和单位制的松动
三、“民工潮”的出现
四、新社会阶层的形成
五、社会思潮的涌动
第二节告别短缺后的大众生活
一、温饱问题的初步解决
二、生活消费的显著改善
三、住房的商品化探索
四、物价波动与民众生活
第三节社会政策的演变和完善
一、计划生育工作的深入开展
二、环境保护成为基本国策
三、劳动人事制度的改革
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第四节社会事业的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
一、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
二、扶贫事业的开展和成就
三、卫生事业的改革和起伏
四、开展精神文明建设
第五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中的社会变革(1992—2002)
第一节社会阶层分化与社会结构深刻变化
一、人口结构和婚姻家庭类型的变化
二、新阶层的成长和大规模的社会流动
三、城镇化的加速发展
四、社会组织的发展与治理
第二节构建市场经济中的社会保障安全网
一、建立多层次社会保障制度
二、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
三、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四、环境保护事业的快速发展
第三节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
一、居民收入增加,收入来源多元化
二、消费结构由温饱型向小康型发展
三、社会习俗的新变化
第四节思想再解放与共同理想建设
一、南方谈话后的思想再解放
二、市场经济转轨下的社会心态变迁
三、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第六章新世纪新阶段的和谐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创新(2002—2012)
第一节以保障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一、社会建设任务凸显
二、基本民生保障
三、教育、健康和人力资源
四、人民生活
第二节社会结构新趋势和新挑战
一、人口和家庭的结构性变化
二、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和人口迁移
三、职业分类和阶层分化
四、收入分配与社会分化
第三节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一、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健全社会管理新格局
二、转变政府职能,建设以公共财政为基础的服务型政府
三、强化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完善公共安全体系
四、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创新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机制
五、注意发挥基层党组织的独特作用
第四节社会心态新表现和网络社会新挑战
一、复杂多样的社会心态
二、价值体系的重新构建
三、发挥宗教和民间信仰的积极作用
四、网络时代的新气象、新课题
结语
一、分阶段看社会发展的主要成就
二、横向对比显示的成绩和不足
三、经验与展望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摘要
新中国60余年的社会发展史,也就是围绕民生主线开展的社会建设史。本书以基本民生为主线,并借用社会学的范畴构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史的基本框架,主要包括社会结构、社会管理、民生保障和社会事业、社会生活、社会心态(社会心理、社会思潮)等;通过记叙、梳理上述诸方面在新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的发展轨迹,揭示出社会发展的基本脉络和主要成就,同时对发展中的曲折、工作中的失误也不回避、不轻描淡写,重在总结经验、揭示规律,从而令人信服地还原了新中国的社会发展历程。本书的出版能够对丰富国史、党史的学习有所贡献,也能够为推动中国今后的社会转型和社会建设提供一定的经验支撑。
精彩内容
"绪?言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史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开展社会建设、推动社会发展的历史。60多年来,新中国在社会建设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也经历了多次曲折和失误。对这段历史作一系统的梳理和总结,无疑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学科属性和学科背景
顾名思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史首先是社会史,是中国现代社会史或当代社会史的范畴。
中国的社会史研究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复兴以来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社会史研究的日益兴旺,不仅改变了以往史学研究中政治史(包括外交史)、经济史和文化史三分天下的单调格局,而且拓展了领域,丰富了选题,充实了内容。但是迄今为止的社会史研究,大多围绕明清时期或者近代中国进行,中国当代社会史研究仍然十分薄弱,是一个亟待拓荒的领域。可喜的是,近年来这一局面正在发生变化,与十六大以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开展民生建设、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社会大局相适应,社会史的研究正在逐步从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向中国现当代史领域延伸,在农村社会史、区域社会史和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社会史方面涌现出不少研究成果。许多研究机构和研究人员(尤其是一些社会史研究基础较好的高等院校)正在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投向社会史资料特别是基层档案资料的搜集和整理,研究者(特别是研究生)热衷于从这些资料中确定论文的选题,所以在新中国微观社会史的研究方面取得了不少进展。但是贯通下来的、较为全面的宏观社会史研究成果仍不多见,中国现当代社会史的理论体系和框架结构尚待构建,本书系为此作出的一次初步尝试。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史同时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简称国史,是以新中国的历史为对象的相对独立的学科,是中国近代史的自然延伸。改革开放以来,国史研究日渐繁荣,并逐渐形成自己的学科体系和研究范畴,陆续出版了大量的通史和专门史的学术著作,相关成果已经难以胜计。但是,在国史专门史领域,研究相对成熟一些的是政治史、经济史和外交史,文化史也硕果累累,而社会史的研究如上所述还相当有限。社会史研究的“缺席”不但影响了新形势下国史资政育人功能的发挥,也使得长期以来出版的国史著作与党史新中国成立后部分的内容基本雷同,其学科的独立性颇受质疑。学界已有共识,如果说国史与党史有所区别的话,中国当代社会史可能是极为重要的领域之一。适应这一需要,近年来中国当代社会史的研究在国史学界崭露头角,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史本身就像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史、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史等一样,是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的一个分支学科的面目出现的。
二、研究对象和基本框架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史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发展的历程、特征和规律。
“社会”素来有“大社会”、“小社会”之分。如果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个“大社会”,那么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史中的“社会”与这个总体布局中的“社会建设”内容大致相当,所以是个“小社会”。十八大报告将社会建设的内容归纳为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健康和社会管理几项,这当中,除了社会管理以外,其他几项传统上都属于广义的社会事业的内容,也大致与人们常说的“民生”这个概念的内涵相当。十八大报告同时也将社会体制改革纳入了社会建设的内容,主要包括社会管理体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现代社会组织体制和社会管理机制等。基于这些内容,本书借用社会学的范畴构建了社会史的基本框架,主要包括社会结构、社会管理、社会事业、社会生活、社会心态(社会心理、社会思潮)等。
社会结构主要包括人口结构、家庭结构、区域结构、城乡结构、阶级阶层结构、社会组织结构、收入分配结构等,其中阶级阶层结构和社会组织结构是社会结构中的核心内容。
社会管理主要包括社会体制和社会矛盾处理等。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用“社会治理”取代了“社会管理”的概念,不单单是提法上的变化,还将意味着管理理念、管理格局、管理方式的变化。本书主要考察十八大以前的社会发展进程,故仍然沿用“社会管理”的概念。
社会事业是指国家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或其他组织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在中国各级政府发布的相关文件中,社会事业包括教育、医疗卫生、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科技、文化、体育、社区建设、旅游、人口与计划生育等方面的内容。本书没有刻意去区分社会事业与民生事业这两个概念,只是在有的章节里将劳动就业、社会保障、保障性住房建设、扶贫开发等与民众生活直接相关的内容视为基本民生的范畴,将教育、健康和人力资源开发等与社会发展相关的内容视为社会事业的范畴。
社会生活主要包括收入和消费、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等方面的内容。本书考察这些内容有时也会照顾到消费环境和消费需求的变化。生活质量同样也应当是社会生活的题中之义,但对此目前还缺乏一个客观可行的衡量标准。
社会心态是人们对自身及现实社会所持有的较普遍的社会态度、情绪情感体验及意向等心理状态。社会心理是更进一步的概念,指在一段特定的时期内弥漫在社会及其群体中的整个社会心理状态,是整个社会的情绪基调、共识和价值取向的总和。社会思潮是在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建立在一定的社会心理基础之上,具备某种相应的理论形态并在一定范围内具有相当影响力的带有某种倾向性的思想趋势。鉴于社会思潮是社会心态和社会心理的直接反映,因此本书在多数章节是将社会思潮作为考察的重点。
从国家层面考量,社会建设服从于社会发展战略或规划的统筹安排,因此本书将不同时期的社会发展战略(构想、规划)作为背景加以阐述。需要指出的是,社会发展战略中的“社会”是个“大社会”,本书在阐述时只是重点强调其中涉及“小社会”的内容。
三、指导思想和研究方法
作为一个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的分支学科,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史以丰富和充实现有的国史研究为宗旨,为此,必须以国史研究的现有成果为基础,以国史揭示的复杂面向为背景,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理论和基本结论为遵循,以历史学、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等多学科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为借鉴。
指导我们开展这一研究的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正是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既反映又促进了历史学研究方法的转变,从描述孤立的——主要是政治的——事件转向对社会和经济的复杂而长期的过程的研究”[?[英]杰夫里·巴勒克拉夫:《当代史学主要趋势》,杨豫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27页。
]。“马克思以前的‘社会学’和历史学,至多是积累了零星收集来的未加分析的事实,描述了历史过程的个别方面。马克思主义则指出了对各种社会经济形态的产生、发展和衰落过程进行全面而周密的研究的途径。”[?《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25页。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结晶和升华,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理论品格最显著最集中的体现。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全国人民开展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程中,坚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紧密结合,形成了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两大理论成果,是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既体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又包含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和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经验,当然也是认识和理解新中国社会建设和社会进步的密钥所在。
四、主线和分期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据此我们可以认为,社会的基本矛盾决定着社会发展的主线。中国共产党对新中国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的社会基本矛盾的判断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1956年八大明确提出:“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的实质,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的情况下,也就是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党和全国人民的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要集中力量来解决这个矛盾,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关于政治报告的决议》,《人民日报》1956年9月28日。
]1981年作出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正确地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32年特别是10年“”的历史,再次明确指出:“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必须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大大发展社会生产力,并在这个基础上逐步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168页。
]这一提法一直沿用下来。6年之后的十三大提出了更为成熟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指出:“我国从五十年代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实现,至少需要上百年时间,都属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阶段,既不同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尚未奠定的过渡时期,又不同于已经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阶段。我们在现阶段所面临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阶级斗争在一定范围内还会长期存在,但已经不是主要矛盾。”[?《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11页。
]既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那么不断解决这一矛盾就构成这个阶段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线。经济是基础,是手段,落实到社会层面就是要着眼于民生问题的解决,这也是与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完全一致的。
基于上述认识,我们把新中国60余年的历史分作六个阶段阐述。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56年八大召开之前是第一个阶段。这个阶段革故鼎新,为新中国未来的社会建设奠定环境基础和制度基础。从1956年八大到1976年“”结束是第二个阶段。这个阶段历经曲折,但是大规模开展的工业化建设为下一步的民生改善打下了比较坚实的经济基础,而且人们从亲身经历的探索和曲折的反思中获得了开辟新路、改革开放的精神动力。之所以将这20年放在一起来写,主要是基于这一时期民众生活变化不大,相关体制包括计划经济、二元结构、单位体制等也一直延续下来,还有以重工业为主导的工业化战略和越来越“左”倾的指导思想等。从1976年“”结束以后到1982年十二大召开之前是第三个阶段。这个阶段时间不长,是一个结束动乱后休养生息、拨乱反正的阶段,执政党的工作重点重新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并从徘徊、酝酿中逐步形成改革开放的新思路,中国再次迎来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的春天。从1982年到1992年是第四个阶段。这个阶段开启了全面改革的新征程,基本解决了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从1992年到2002年十六大召开之前是第五个阶段,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接下来的10年是第六个阶段,提出要建设更高水平更为全面的小康社会,民生建设民生保障受到空前重视。也正是在这个阶段,中国成为中等收入国家,社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各阶层利益多元化,社会矛盾易发多发且极为复杂,为避免陷入“中等收入陷阱”,中国需要实现更加和谐更加协调的发展,因而社会建设的地位大大提高。
新中国60余年的社会发展史,也就是围绕民生主线开展的社会建设史。特别是改革以来三个阶段的民生进步和发展取向,也暗合着马斯洛揭示的人类需求层次阶段性台阶式提升的基本走势。
本书引用的数据除特别注明者外,均出自国家统计局和其他权威部门的统计资料或网站,为节省篇幅不再一一列注。"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