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与协同创新
  •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与协同创新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与协同创新

全新正版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51.22 6.5折 79 全新

仅1件

北京东城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陈强,鲍悦华,常旭华 编著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2480402

出版时间2017-10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79元

货号1201604674

上书时间2024-08-24

轻阅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陈强,管理学博士。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导。同济大学文科办公室主任。主要研究工作集中在科技发展与管理、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等领域。主持完成及在研的主要课题包括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重大项目、科技部靠前合作项目、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上海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研究重点课题、上海市软科学研究计划重点项目等。曾获中国高教学会很好高教科研成果奖、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上海市决策咨询研究成果奖、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成果奖、浙江省科学技术奖等奖项。出版《创新驱动发展靠前比较研究》、《主要发达国家的靠前科技合作研究》、《上海教育靠前化:服务贸易的视角》、《德语国家科技管理的比较研究》、《重大科技项目的过程管理与协同机制研究》等专著和译著十多部。发表学术论文170多篇,其中十多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或《新华文摘》论点摘录。

目录
章绪言
1.1研究背景
1.2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概念与研究现状
1.2.1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概念与内涵
1.2.2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理论研究现状:文献计量学分析结果
1.3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第2章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现状分析
2.1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开展
2.1.1国家法律法规与规章逐步完善
2.1.2地方法规规章与政策力度显著增强
2.1.3机构体系日趋健全
2.1.4高校技术转移专职机构快速发展
2.2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数量分析
2.2.1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发展较快
2.2.2民营企业利用高校科技成果的水平明显提高
2.2.3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活动区域分布不均衡
2.2.4高校成果转化水平不高
2.3.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存在问题分析
2.3.1科技成果供应方存在的问题
2.3.2科研成果需求方存在的问题
2.3.3科技成果转化管理方存在的问题
2.3.4科技成果转化参与方的问题
2.4本章小结
第3章主要国家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实践与启示
3.1美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实践
3.1.1科技成果转化体系
3.1.2政策法律环境
3.1.3高校技术转移机构的设置与运行
3.2英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实践
3.2.1科技成果转化体系
3.2.2政策法律环境
3.2.3高校技术转移机构的设置与运行
3.3日本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实践
3.3.1科技成果转化体系
3.3.2政策法律环境
3.3.3高校技术转移机构的设置与运行
3.4主要国家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特点与问题
3.4.1主要国家普遍建立了完善的科技成果转化
支撑体系
3.4.2科技成果转化形式各有侧重
3.4.3运营与管理模式存在较大差异
3.4.4各国高校技术转移机构面临的共同问题
3.5主要国家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启示
第4章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过程与能力
4.1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过程
4.2发掘与策划
4.2.1科学研究
4.2.2成果披露
4.2.3价值评估
4.3培育与保护
4.3.1技术培育
4.3.2知识产权保护
4.4实施与转化
4.4.1技术营销
4.4.2技术许可转让
4.4.3技术开发与商业化
4.4.4获得实施收益
4.5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建设
4.5.1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需要的专业能力
4.5.2关于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建设的思考
第5章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模式
5.1高校直接转化
5.1.1四技服务
5.1.2高校衍生企业
5.2高校间接转化
5.2.1人才交流与培养
5.2.2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实现科技成果转化
5.3协同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5.3.1平台集成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5.3.2高校—企业合作
5.3.3高校—高校合作
5.3.4高校—科研机构合作
5.3.5高校—政府合作
5.3.6高校—政府—企业多方联合
5.4本章小结
第6章协同创新: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模式
6.1协同创新的概念与研究现状
6.1.1协同创新研究现状
6.1.2高校协同创新平台研究现状
6.2我国产学研协同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实践
6.2.1我国产学研协同创新发展历程
6.2.2我国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的发展趋势
6.3高校协同创新平台的构建与运行
6.3.1高校协同创新平台的功能主体
6.3.2高校协同创新平台运行机制
6.3.3高校协同创新平台建设要点
6.4本章小结
第7章全书总结
7.1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到底处于何种水平
7.2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过程与所需能力
7.3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模式
参考文献
附录A《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修订前后条文对照
附录B上海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
附录CMIT发明披露模板

内容摘要
本书围绕“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到底处于何种水平”“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过程与能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模式”这三个问题,从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现状、主要国家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实践、靠前外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比较、科技成果转化的过程和对应能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模式、高校协同创新平台构建等角度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理论与实务进行了详细阐述。本书深入浅出,配以丰富的实践案例,便于读者加深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理解和认识。
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创新管理及相近专业研究生或专业学位学生的教学用书,也可作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管理部门的参考用书。

精彩内容
高校既是科技创新的重要策源地,也是科技成果集中产出的重镇。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效率和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家和地方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长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潜力。学术界围绕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问题展开了大量的讨论和探索性研究,形成了丰富的理论研究成果。
一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曾对此多次做出重要指示,并明确要求“科技部要会同有关部门做好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指出,要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打通科技与经济结合的通道,尽快形成新的生产力。落实创新发展理念、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对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提出了更高、更迫切的要求。《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方案》《教育部、科技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旨在激发创新创业活力,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促进政产学研用结合的政策和制度相继颁布实施。2015年8月,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的修订。各地政府和高校纷纷积极响应,在相关政策设计和制度保障方面,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形成了诸多各有特色、行之有效的模式。
本书的目的在于通过对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现状分析,以及对主要科技发达国家相关经验和做法的比较借鉴,深化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过程、能力、模式的认识和理解,从而提出通过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推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基本思路。
书中既有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研究者的研究心得,也有相关部门从业者的实践体验。陈强博士系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多年来致力于科技发展与管理领域的研究,相关成果曾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奖和上海市决策咨询研究成果奖等奖项。鲍悦华博士现为上海同济技术转移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对高校技术转移工作有较为深刻的实践认知,并形成一定的研究积累。常旭华博士目前是同济大学上海国际知识产权学院助理教授,在高校技术转移领域开展了持续稳定,富有成效的研究,相关成果曾获得美国管理学会年会最佳论文奖,撰写的专报得到上海市主要领导的肯定性批示。在本书写作过程中,高凌云硕士、余文璨硕士协助收集相关资料,并参与部分研究工作。本书的研究工作还得到上海市科学所骆大进所长,上海市科委体制改革与法规处方浩处长、韩元建副处长,上海市科委发展研究处孙中峰处长,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尤建新教授,上海同济资产经营有限公司高国武总经理,上海同济科技园有限公司钱学标总经理等的指导和支持,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作,所涉及的背景环境变化也十分迅速。因此,本书的研究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认识不到位的地方,望读者予以谅解,并有鉴别地阅读。
编者于同济大学

2017年8月8日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