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莱昂纳多.达.芬奇:解构人体
  • 莱昂纳多.达.芬奇:解构人体
  • 莱昂纳多.达.芬奇:解构人体
  • 莱昂纳多.达.芬奇:解构人体
  • 莱昂纳多.达.芬奇:解构人体
  • 莱昂纳多.达.芬奇:解构人体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莱昂纳多.达.芬奇:解构人体

全新正版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55.33 4.3折 128 全新

库存2件

北京海淀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英]马丁·莱恩顿[英]罗恩·婓洛

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8052283

出版时间2019-06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定价128元

货号1201902726

上书时间2024-06-13

轻阅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作者马丁·莱恩顿是温莎城堡档案馆馆长, 学界公认的研究达·芬奇绘画的权威。他已出版的著作包括《莱昂纳多·达·芬奇: 神圣的和怪诞的》 (2002年,与罗恩·斐洛合著) 以及《莱昂纳多·达·芬奇:解构人体》。罗恩·斐洛是德克萨斯大学圣安东尼奥健康科学中心的高级讲师。

目录
莱昂纳多在1510年:《解剖学手稿A》出现在《解剖学手稿A》中的解剖学术语词汇表《解剖学手稿A》作品、材质、参考书目以及参考图片深度阅读

内容摘要
作为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艺术家,莱昂纳多·达·芬奇(1452-1519)最令人惊叹的不仅仅是存世数量有限的壁画或油画作品,还有那些隐藏在作品背后的、超越时代的、摄人心魄的奇思妙想。《莱昂纳多·达·芬奇:解构人体》呈现的是现存于英国温莎堡、堪称历史记录完美的人体解剖稿:《解剖学手稿A》。书中首次全面保留并翻译了手稿上达·芬奇的笔记,以及配有权威专家对这部手稿的完整研究与解读。翻开这部手稿,我们会发现达·芬奇晚年对人体结构的认识,不限于解剖学,更融入物理学、建筑学、工程学、动物学等其他自然科学的分析与研究,以及他那超越平面、追求多角度与空间呈现的立体化思维。使人读罢后不禁感叹,原来达·芬奇是这么思考的!《莱昂纳多·达·芬奇:解构人体》曾获英国图书产品与设计奖很好展览图录奖。

主编推荐
估计在这个世界上,即便对艺术再一无所知的人也一定听说过达·芬奇的名字。对艺术保持关注的人,也许会知道今年是达·芬奇逝世500周年。那么,问题来了,既然达·芬奇这么有名,现在的我们对达·芬奇还需要了解么?了解什么呢?现在的我们对达·芬奇的认识是否停留在法国卢浮宫那张画前永远人山人海的《蒙娜丽莎》,还是小说家丹·布朗笔下解读出多重符号意义的《最后的晚餐》,还是佳士得拍卖行上创下历史记录高拍卖纪录的《创世纪》?作为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艺术家,“莱昂纳多·达·芬奇”的含义绝不是这些数量有限的几张画那么简单,否则他注定会淹没在浩如烟海的历史星河中。作为一名编辑,我认为这本书《莱昂纳多·达·芬奇:解构人体》,是在试图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了解达·芬奇的动机也许最应该在他的那些手稿里找寻。毕竟,他那些存世的架上绘画和湿壁画的数量远不及与他同时期的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在这些屈指可数的作品中未完成的又占绝大多数;更讽刺地是,瓦萨里的《艺苑名人传》中,达·芬奇并不是最受推崇的那位,他甚至被同时代的艺术评论家们认为是“失败者”。在编加《莱昂纳多·达·芬奇:解构人体》的过程中,作为本书的第二位中文读者,这个问题的答案开始初见端倪:莱昂纳多·达·芬奇是一个非常有趣,思维相当活跃且前卫的人!活在21世纪的我们实在难以想象,500年前这位留着长胡须的老爷爷在神学依旧占据社会主导地位、解剖人体条件有限等一系列客观环境的下,对人体科学产生无穷无尽的兴趣,并且还将物理学、建筑学、工程学、动物学、生物学等学科的理论与研究思维引入到人体解剖学的研究中。更奇妙地是,他在进行人体解剖学研究时,有明确的在平面的纸张上构筑起3D立体效果的意图——不是依靠线条强调光影,而是让某一个结构呈现出多个角度(上、中、下、前、后、左、右),再通过他精湛的绘画表现技巧,呈现效果堪比现代电脑中的建模软件。可以说,绘画在达·芬奇手中就是工具,而并非学科,在他的笔下,他重新解构了他眼中的人体。当然,按照达·芬奇的个性,这部手稿依然有很多没有完成的地方了,但这并不影响我们从人体科学的角度来了解这位伟大的艺术家。如今的大机器工业时代,过分强调社会生产分工与学科分工,像达·芬奇如此全能的巨人注定成了传奇,也注定不会再出现可以比肩的伟人。这也许就是我们最应该去了解达·芬奇的理由。由此,了解达·芬奇不妨从这本《莱昂纳多·达·芬奇:解构人体》开始:(1)现存英国温莎堡的《解剖学手稿A》。目前存世的达·芬奇众多手稿主要被收藏在英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各大重量博物馆中。其中,英国大英图书馆藏《阿伦德尔手稿》、维多利亚阿尔伯特博物馆藏《福斯特手稿》因其广泛的知名度而引进中国,并且受到读者们的广泛欢迎。目前专享没有全稿引进中国市场但一直声名显赫,堪称历史记录佳的人体解剖学手稿,就是这部藏于英国温莎堡的《解剖学手稿A》。众所周知,温莎堡归属于英国皇室的私人财产。因此,这部《解剖学手稿A》其实也是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私人藏品。《莱昂纳多·达·芬奇:解构人体》由Royal Collection Trust(英国皇家收藏信托基金会)定制授权在中国大陆发行。(2)西方权威专家近期新解读的《解剖学手稿A》。将这部珍贵的《解剖学手稿A》翻译成英文,是一项极大的挑战:因为达·芬奇写下的文字都是镜面文字,而且所使用的语言还涉及到希腊语和翻译成拉丁语的阿拉伯语以及意大利语。《莱昂纳多·达·芬奇:解构人体》的第一部分由西方知名达·芬奇研究专家、英国温莎堡档案馆馆长兼策展人马丁·莱恩顿撰写,详细介绍了该手稿的创作背景、递藏过程、翻译原则等内容——将笔记上的文字翻译成现代英文已经距离第一次相隔半个世纪了;第二部分则依次解读与分析这部手稿的每一页,并且尝试为这些500年前的文字重新断句。(3)力求呈现最原汁原味的《解剖学手稿A》。千万不要以为达·芬奇的画稿都是对的!根据作者马丁·莱恩顿和罗恩·婓洛的研究,活在21世纪的我们已经可以结合现代的医学解剖来分析他对人体解剖学的观点,并且能够发现画稿中表现出的局限性。当然,造成这种局限性多半是由于500年前的研究环境和学科知识所限。但是,局限性并不能抹杀达·芬奇对人体解剖学研究的贡献。时至今日,《解剖学手稿A》中部分手稿所达到的绘画艺术和人体解剖学的成就依然是很少有人能望其项背的。另外,《莱昂纳多·达·芬奇:解构人体》保留了笔记中所有的文字。要知道,达·芬奇写下的这些文字不见得就是和这一画稿有关的,还有许多属于他电光火石般的灵感,这也是他思维活跃的表现之一。因此,在这位伟人离开500年整的今天,难道我们不应该认真读一本关于达·芬奇的书么?也许,如同历史学家们赋予达·芬奇生活的文艺复兴时期在历史中重要地位那般,通过阅读达·芬奇的笔记去了解达·芬奇也是一次我们对人本身的关注与人类思维创造的人文之旅。

精彩内容
1510年,莱昂纳多·达·芬奇(Leonardo da Vinci)五十八岁,已经是享誉意大利乃至全欧洲的艺术家。但当时他的科学研究,还鲜为人知。在莱昂纳多后来的人生里,科学研究成了他越来越重要的活动领域,特别是人体解剖学。研究之初, 莱昂纳多的研究受限于人体标本的不足,但到了1510年,他的研究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他工作的帕维亚大学拥有大量的人体标本。于是这位拥有灵巧的解剖技术,对于身体结构有着极其精准的理解,同时拥有高超的绘画能力的男子,完成了人类历史记录了不起的人体解剖学研究。本来,莱昂纳多打算把这些材料配上图整理成论文进行发表。在当时,如果他这么做了,那么他将改写欧洲人体解剖学发展轨迹。 但是,直到1519年莱昂纳多逝世,他都没有发表这些手稿,因而外界对他的研究几乎一无所知。 直到人类进入现代社会,这些珍贵的资料才得以出版并被了解。阅读本书,您将了解到莱昂纳多在人体解剖研究领域令人惊叹的成就。莱昂纳多早年的解剖学研究1452年4月15日,在意大利中部佛罗伦萨以西约二十四千米,一个离芬奇镇不远的地方,莱昂纳多·达·芬奇降生了。他是一个私生子。父亲是瑟·皮耶罗·达·芬奇(Ser Piero da Vinci),意为 “芬奇镇的皮耶罗绅士”,一名法律公证员,而母亲是一名叫卡泰丽娜(Caterina)的农妇。莱昂纳多在祖父家长大。关于莱昂纳多的前二十年我们所知甚少,只知道他学会了阅读和写作,但数学却一塌糊涂。虽然成年后,他曾尝试学习拉丁语,但终其一生,始终未能熟练掌握这门当时科学写作的专用语言。莱昂纳多私生子的身份让他无法继承他父亲的公证员职位,于是他决心学艺成为一名画家。1472年,二十岁的莱昂纳多已经被纳入佛罗伦萨的画家协会——圣卢克协会。同时,他也开始在当时伟大的雕塑家和画家安德烈·德尔·韦罗基奥(Andrea del Verrocchio)的画室工作。这一时期,莱昂纳多独立完成了几幅图作,其中包括《受胎告知》(乌菲齐美术馆,佛罗伦萨)。另外,他与韦罗基奥合作创作,其中最有名的,便是在《基督受洗》(乌菲齐美术馆,佛罗伦萨)中由莱昂纳多完成的小天使。就这样,莱昂纳多职业生涯从一名传统(但才华横溢)的画家正式起航。接着,他陆陆续续地参与了韦罗基奥的一些雕塑和建筑方面的项目。不过,这一时期没有任何迹象显示,他会在自己的后半段人生中投身科学研究。到了1483年,莱昂纳多搬去了意大利的北部城市米兰。在那里,他开始渐渐地对建筑和机械产生兴趣,并开始研究绘画的理论基础。他着手整理自己的笔记,准备发表一部与绘画理论相关的论著。顺便提一句,莱昂纳多是个左撇子,他写的东西都是从右到左,镜面成像。他说过,自己这样写并不是为了提防别人偷窥自己的研究成果。 他应该没有说谎,因为其实只要稍加练习,阅读镜面书写并没有太高的难度。镜面书写是一种在儿童成长阶段常见的 “怪癖 ”,可能小莱昂纳多最初只是觉得这是个打发无聊时光的好方式,但没想到慢慢地这种书写方式就变成了他的习惯,并伴随了他的一生。在莱昂纳多的计划中,这部关于绘画理论的论著将围绕 “贴近真实 ”的作品展开。它涵盖的范围将是极其广泛的,为了完成这部著作,莱昂纳多对于物理世界的各个领域展开了一系列研究,包括光学、地理学、植物学和水力学,其中最重要的,也是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们最关注的对象——人体解剖的研究。不久,莱昂纳多又有了单独写一部关于人体解剖学的论著的想法。 尽管这部论著和他那部关于绘画理论的论著一样,最终都未能完成,但是他关于人体解剖学的研究仍然成为他众多科学研究中最杰出也拥有影响力的研究。……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