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学免疫学 第2版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医学免疫学 第2版

全新正版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151.93 7.7折 198 全新

库存36件

北京海淀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曹雪涛 编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ISBN9787117311144

出版时间2021-0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198元

货号1202318954

上书时间2024-05-29

轻阅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曹雪涛,1964年出生,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第二军医大学医学免疫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兼任优选慢性疾病联盟(Global Alliance for Chronic Disease,GACD)主席、亚洲大洋洲免疫学联盟主席、中国免疫学会秘书长。创办《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并任主编,任Cellularand Molecular Immunology共同主编、Journal of Molecular Medicine、Gene Therapy、Cancer Immunology Research副主编;任Cell、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Annual Reviews of Immunology、eLife等杂志编委。
    曹雪涛院士长期从事天然免疫识别与免疫调节的基础研究,肿瘤等重大疾病的免疫治疗转化应用研究。从树突状细胞中自主发现了数十种新分子并开展了功能研究,发现了树突状细胞等数种新型免疫细胞亚群并研究其免疫调节功能,提出了天然免疫识别与抗病毒天然免疫应答调控的新机制,揭示了肿瘤免疫逃逸新方式并研究了数种肿瘤免疫治疗新方法。研究成果入选2011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以通讯作者在Cell、Scienee、Nature Immunology、Cancer Cell、Immunity、PNAS等杂志发表SCI论文220多篇;培养的11名博士生获得全国百篇很好博士学位论文,获得首届中国研究生教育成果奖特等奖;获国家发明16项、国家Ⅱ类新药证书2个;获2003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05年长江学者成就奖、2006年中国青年科学家奖、2012年第九届中国工程院光华工程科技奖、2014年树兰医学奖等。

目录
第一章免疫学研究的历史、现状和展望/1

第一节免疫学发展史启示录/1

第二节免疫学研究的现状/14

第三节免疫学研究和应用中的关键科学问题/18

第四节免疫学研究的趋势和展望/24

第二章抗原和疫苗/26

第一节抗原和疫苗研究的历史/26

第二节抗原和疫苗研究的现状/31

第三节抗原和疫苗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35

第四节抗原和疫苗研究的趋势及展望/39

第三章抗体和抗体工程/42

第一节抗体研究的历史/42

第二节抗体研究的现状/47

第三节抗体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55

第四节抗体研究的趋势和展望/56

第四章补体系统/59

第一节补体研究的历史/59

第二节补体研究的现状/61

第三节补体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79

第四节补体研究的趋势和展望/83

第五章细胞因子/85

第一节细胞因子研究的历史/85

第二节细胞因子研究的现状/93

第三节细胞因子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99

第四节细胞因子研究的趋势和展望/101

第六章趋化因子/104

第一节趋化因子研究的历史/104

第二节趋化因子研究的现状/107

第三节趋化因子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114

第四节趋化因子研究的趋势和展望/119

第七章白细胞分化抗原/123

第一节白细胞分化抗原研究的历史/123

第二节白细胞分化抗原研究的现状/126

第三节白细胞分化抗原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132

第四节白细胞分化抗原研究的趋势和展望/137

第八章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139

第一节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研究的历史/139

第二节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研究的现状/144

第三节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155

第四节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研究的趋势和展望/158

第九章免疫细胞的信号转导/161

第一节免疫细胞信号转导研究的历史/161

第二节免疫细胞信号转导研究的现状/165

第三节免疫细胞信号转导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175

第四节免疫细胞信号转导研究的趋势和展望/177

第十章抗原提呈细胞与抗原提呈/179

第一节抗原提呈细胞与抗原提呈研究的历史/179

第二节抗原提呈细胞和抗原提呈研究的现状/181

第三节抗原提呈细胞和抗原提呈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193

第四节抗原提呈细胞和抗原提呈研究的趋势和展望/196

第十一章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介导的免疫应答/200

第一节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介导的免疫应答研究的历史/200

第二节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介导的免疫应答研究的现状/205

第三节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介导的免疫应答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215

第四节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介导的免疫应答研究的趋势和展望/216

第十二章B淋巴细胞及其介导的免疫应答/219

第一节B淋巴细胞及其介导的免疫应答研究的历史/219

第二节B淋巴细胞及其介导的免疫应答研究的现状/222

第三节B淋巴细胞及其介导的免疫应答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232

第四节B淋巴细胞及其介导的免疫应答研究的趋势和展望/233

第十三章NK细胞/235

第一节NK细胞研究的历史/235

第二节NK细胞研究的现状/236

第三节NK细胞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247

第四节NK细胞研究的趋势和展望/250

第十四章固有免疫应答/255

第一节固有免疫研究的历史/255

第二节固有免疫研究的现状/259

第三节固有免疫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271

第四节固有免疫研究的趋势和展望/273

第十五章黏膜免疫/277

第一节黏膜免疫研究的历史/277

第二节黏膜免疫研究的现状/278

第三节黏膜免疫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291

第四节黏膜免疫研究的趋势和展望/293

第十六章免疫调节295/

第一节免疫调节研究的历史/296

第二节免疫调节研究的现状/300

第三节免疫调节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317

第四节免疫调节研究的趋势和展望/318

第十七章免疫耐受/322

第一节免疫耐受研究的历史/322

第二节免疫耐受研究的现状/324

第三节免疫耐受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332

第四节免疫耐受研究的趋势和展望/335

第十八章免疫记忆/340

第一节免疫记忆研究的历史/340

第二节免疫记忆研究的现状/341

第三节免疫记忆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351

第四节免疫记忆研究的趋势和展望/354

第十九章超敏反应/358

第一节超敏反应研究的历史/358

第二节超敏反应研究的现状/362

第三节超敏反应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373

第四节超敏反应研究的趋势和展望/374

第二十章自身免疫性疾病/378

第一节自身免疫性疾病研究的历史/378

第二节自身免疫性疾病研究的现状/380

第三节自身免疫性疾病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392

第四节自身免疫性疾病研究的趋势和展望/393

第二十一章免疫缺陷病/398

第一节免疫缺陷病研究的历史/398

第二节免疫缺陷病研究的现状/400

第三节免疫缺陷病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413

第四节免疫缺陷病研究的趋势和展望/416

第二十二章肿瘤免疫/418

第一节肿瘤免疫研究的历史/418

第二节肿瘤免疫研究的现状/422

第三节肿瘤免疫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432

第四节肿瘤免疫研究的趋势和展望/434

第二十三章移植免疫/438

第一节移植免疫研究的历史/438

第二节移植免疫研究的现状/440

第三节移植免疫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449

第四节移植免疫研究的趋势和展望/452

第二十四章感染免疫/455

第一节感染免疫研究的历史/455

第二节感染免疫研究的现状/457

第三节感染免疫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480

第四节感染免疫研究的趋势和展望/482

第二十五章生殖免疫/484

第一节生殖免疫研究的历史/484

第二节生殖免疫研究的现状/486

第三节生殖免疫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497

第四节生殖免疫研究的趋势和展望/498

第二十六章免疫预防和免疫治疗/501

第一节免疫预防和免疫治疗研究的历史/501

第二节免疫预防和免疫治疗研究的现状/502

第三节免疫预防和免疫治疗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510

第四节免疫预防和免疫治疗研究的趋势及展望/514

第二十七章免疫药理学/518

第一节免疫药理学研究的历史/518

第二节免疫药理学研究的现状/520

第三节免疫药理学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531

第四节免疫药理学研究的趋势和展望/533

第二十八章免疫学技术研发及其应用/537

第一节免疫学技术研发及其应用研究的历史/537

第二节免疫学技术研发及其应用研究的现状/543

第三节免疫学技术研发及其应用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547

第四节免疫学技术研发及其应用研究的趋势和展望/549

中英文名词对照索引/555

内容摘要
全套教材共包括五个系列:科研公共学科主要围绕研究生科研中所需要的基本理论知识,以及从最初的科研设计到最终的论文发表的各个环节可能遇到的问题展开;实验技术与统计软件系列介绍了SAS统计软件、SPSS统计软件、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免疫学实验技术等常用的统计软件以及实验技术;基础前沿与进展系列主要包括了基础学科中进展相对活跃的学科;临床基础与辅助学科系列包括了临床型研究生所需要进一步加强的相关学科内容;临床专业学科系列通过对疾病诊疗历史变迁的点评、当前诊疗中困惑、局限与不足的剖析,以及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探讨,启发和培养临床诊疗中的创新。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