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代无机合成与制备化学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现代无机合成与制备化学

全新正版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34.53 7.7折 45 全新

库存4件

北京海淀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吴庆银 编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085245

出版时间2021-0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45元

货号1202190153

上书时间2024-05-23

轻阅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目录
第1章重要的无机合成与制备化学原理1

1.1单分散颗粒制备原理1

1.1.1沉淀的形成1

1.1.2晶核的形成2

1.1.3晶核的长大2

1.1.4成核和生长的分离3

1.1.5胶粒生长的动力学模型3

1.1.6防团聚的方法5

1.2晶体生长原理5

1.2.1晶体的相关概念5

1.2.2晶体生长基本问题6

1.2.3晶体生长的基本过程7

1.2.4晶体生长理论7

1.2.5晶体生长热力学和动力学8

1.2.6晶体生长形态9

1.2.7晶体几何形态与其内部结构间的联系10

1.3胶束理论及其仿生合成原理11

1.3.1胶束的形成11

1.3.2胶束的结构12

1.3.3仿生材料合成中的胶束体系12

1.4粒径及形貌控制原理15

1.4.1概论15

1.4.2产生沉淀的化学过程16

1.4.3粒子成核与生长的物理过程16

参考文献17

第2章重要的无机合成与制备化学方法19

2.1水热与溶剂热合成法19

2.1.1水热与溶剂热合成法特点19

2.1.2水热与溶剂热合成法反应介质19

2.1.3水热与溶剂热合成法装置和流程20

2.1.4水热与溶剂热合成法应用21

2.2溶胶-凝胶合成法(sol-gel)22

2.2.1溶胶-凝胶合成法原理23

2.2.2溶胶-凝胶合成法特点26

2.2.3溶胶-凝胶合成法制备工艺流程及其影响因素27

2.2.4溶胶-凝胶合成法应用29

2.3固相合成法31

2.3.1低温固相合成法32

2.3.2高温固相合成法33

2.4化学气相沉积法(CVD)35

2.4.1化学气相沉积法原理36

2.4.2化学气相沉积法特点36

2.4.3化学气相沉积法应用36

2.4.4几种新发展的CVD技术37

2.5电化学合成法38

2.5.1电化学合成法原理38

2.5.2电解装置38

2.5.3电化学合成法的影响因素38

2.5.4电化学合成法特点39

2.5.5电化学合成法应用39

2.6微波合成法40

2.6.1微波合成法原理41

2.6.2微波合成法特点41

2.6.3微波合成法应用42

2.7仿生合成法43

2.7.1仿生合成法原理43

2.7.2仿生合成法特点43

2.7.3仿生合成法应用44

参考文献46

第3章杂多酸型固体高质子导体的制备与研究进展50

3.1引言50

3.2杂多酸的合成51

3.2.1多酸合成中的几个重要影响因素51

3.2.2合成方法53

3.2.3分离方法57

3.2.4一些重要杂多酸的合成实例58

3.2.5杂多酸合成的新进展61

3.3杂多酸的质子导电性63

3.4含有杂多酸的无机基质复合材料的质子导电性65

3.5含有杂多酸的有机基质复合材料的质子导电性67

3.6含有杂多酸的多元基质复合材料的质子导电性69

3.7杂多酸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研究中的应用70

3.8总结与研究展望72

参考文献72

第4章分子筛及其多孔材料的制备化学76

4.1介孔分子筛及其有序多孔材料76

4.1.1概述76

4.1.2典型介孔分子筛78

4.2多孔材料合成及其应用的新进展80

4.2.1杂原子分子筛的水热合成与应用研究进展80

4.2.2微孔分子筛纳米晶的控制合成及其催化应用84

4.2.3大微孔分子筛的合成研究进展89

4.2.4有序介孔材料功能及其应用91

参考文献95

第5章稀土配合物杂化发光材料的制备与应用99

5.1杂化材料的分类99

5.1.1无机基质的杂化材料99

5.1.2高分子基质的杂化材料101

5.1.3无机/有机杂化基质的杂化材料101

5.2杂化材料中常用的配合物102

5.2.1配体102

5.2.2金属离子103

5.3杂化材料的制备103

5.3.1次键力结合的杂化材料103

5.3.2强化学键结合的杂化材料110

5.4杂化材料的应用115

5.4.1光学材料115

5.4.2能量转换薄膜116

5.4.3化学传感器116

5.4.4生物标记和检测116

5.5结论与展望116

参考文献117

第6章富勒烯及其衍生物的合成与应用120

6.1富勒烯的结构与性质120

6.2富勒烯的合成121

6.2.1电弧放电合成法121

6.2.2燃烧法122

6.2.3等离子体合成方法123

6.2.4有机物真空闪速分解方法123

6.2.5表面催化合成方法123

6.2.6金属富勒烯的合成124

6.3富勒烯的衍生125

6.3.1环加成反应125

6.3.2氢化反应131

6.3.3卤化反应132

6.3.4亲电加成133

6.3.5亲核加成反应134

6.3.6自由基反应135

6.3.7金属富勒烯的衍生反应简介135

6.4富勒烯及其衍生物的应用136

6.4.1有机超导体136

6.4.2有机软铁磁体136

6.4.3有机太阳能电池材料136

6.4.4富勒烯在药物化学中的应用137

参考文献138

第7章金属-有机骨架配位聚合物(MOF)的合成、结构及其应用141

7.1前言141

7.2金属-有机骨架配合物的研究进展141

7.2.1羧酸类骨架配合物141

7.2.2含氮杂环类骨架配合物147

7.2.3混合配体类骨架配合物150

7.2.4有机膦配体构筑的骨架配合物151

7.2.5含有CN的有机配体的骨架配合物151

7.2.6含两种配体的骨架配合物152

7.2.7含双中心的骨架配合物152

7.3金属-有机骨架配位聚合物(MOF)的合成方法153

7.3.1合成原则153

7.3.2骨架配位聚合物的合成方法153

7.4金属-有机骨架配合物合成的影响因素154

7.4.1中心金属离子对配合物的影响154

7.4.2配体对配合物的影响154

7.4.3溶剂对配合物的影响155

7.4.4阴离子对配合物的影响155

7.4.5酸碱度对配位聚合物的影响155

7.4.6有机或无机模板分子对配位聚合物的影响155

7.4.7反应物配比对配合物的影响155

7.4.8反离子对配合物的影响155

7.4.9合成方法对骨架配合物的影响156

7.5金属-有机骨架配合物的性能及应用156

7.5.1分子识别156

7.5.2离子识别与离子交换156

7.5.3非线性光学性质157

7.5.4磁性、荧光性和生物活性157

7.5.5储存气体功能157

7.5.6骨架MOFs的催化性能和不对称分离功能157

7.5.7骨架MOFs纳米空间的聚合反应158

7.6展望158

7.6.1功能骨架和客体分子协作159

7.6.2低维薄层化合物159

7.6.3介孔尺寸的化合物159

7.6.4各向异性159

7.6.5氧化还原性骨架159

7.6.6纳米尺寸MOFs的制备与应用159

参考文献159

第8章无机-有机杂化材料的制备与应用研究进展162

8.1引言162

8.2无机-有机杂化材料的分类162

8.3无机-有机杂化材料的制备方法163

8.3.1溶胶-凝胶法163

8.3.2水热合成法163

8.3.3离子热合成法165

8.3.4共混法165

8.3.5自组装法165

8.3.6其他方法167

8.4无机-有机杂化材料的研究进展167

8.4.1水热法制备无机-有机杂化材料167

8.4.2离子热法制备无机-有机杂化材料180

8.4.3共混法制备无机-有机杂化材料181

8.4.4自组装法制备无机-有机杂化材料182

8.4.5插层法制备无机-有机杂化材料186

8.4.6微波法制备无机-有机杂化材料186

8.4.7LB技术制备无机-有机杂化材料186

8.4.8电解聚合法制备无机-有机杂化材料187

8.5无机-有机杂化材料的应用187

8.5.1结构材料187

8.5.2电学材料188

8.5.3光学材料188

8.5.4磁性材料189

8.5.5催化材料190

8.5.6生物材料192

8.5.7絮凝材料192

8.6展望192

参考文献192

第9章纳米材料的制备与应用197

9.1零维纳米材料的制备与应用197

9.1.1零维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197

9.1.2单分散纳米晶的合成200

9.1.3纳米颗粒的物理、化学性能及其应用201

9.2一维纳米材料的制备与应用202

9.2.1一维纳米材料的制备203

9.2.2一维纳米材料的性能与应用206

9.3核壳结构纳米材料的制备与应用208

9.3.1核壳结构材料形成机理208

9.3.2无机/无机核壳结构纳米粒子制备209

9.3.3无机/有机核壳结构纳米粒子211

9.3.4有机/无机核壳结构纳米粒子213

9.3.5有机/有机核壳结构纳米粒子213

参考文献214

第10章烯烃复分解催化剂的合成与催化研究进展217

10.1烯烃复分解反应的类型217

10.2烯烃复分解反应的催化机理218

10.3烯烃复分解反应的发现和早期发展219

10.4钌烯烃复分解反应催化剂的进展219

10.4.1含有两个N-杂环卡宾(NHC)的钌卡宾化合物220

10.4.2含有N-杂环卡宾配体(NHC)的钌卡宾化合物220

10.4.3N-杂环卡宾(NHC)-1,3-位置取代基的影响222

10.4.4N-杂环卡宾的4,5-位置取代基对催化剂的影响231

10.4.5不对称N-杂环卡宾钌配合物232

10.4.6N-杂环卡宾配体环大小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236

10.4.7与钌中心结合的其他杂环配体对催化剂的影响237

10.5结语239

参考文献239

内容摘要
本书共十章,前两章阐述了重要的无机合成与制备化学原理和方法,后八章介绍了重要的多酸化合物、分子筛及多孔材料、稀土配合物杂化发光材料、富勒烯及衍生物、金属有机骨架配位聚合物、无机有机杂化材料、纳米材料和烯烃复分解催化剂的合成与制备、应用及研究进展。具有现代性、新颖性和前瞻性,体现了本学科的前沿和发展方向。书中列出了近年新进展的1300余篇参考文献。本书可作为化学、化工、材料等专业研究生与高年级本科生的教材,也可供广大科技人员参考。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