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余价值理论的创新与发展
全新正版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
85.17
6.7折
¥
128
全新
库存11件
作者杨玉华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ISBN9787522824406
出版时间2024-0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128元
货号1203196417
上书时间2024-09-19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杨玉华 泉州师范学院学术委员、商学院三级教授,硕士生导师,泉州市“桐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理事,教育部学位中心硕士、博士论文通讯评审专家,国家社科办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同行评议专家,福建省商务厅政策咨询专家,河南省高等学校优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奖、中国人民大学“经管之家”“2015年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很受欢迎著作奖”获得者。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研究,主要研究领域为马克思国际贸易理论、金融理论、生产率优势演进理论、剩余价值理论、高质量发展等。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项目2项、其他省级课题6项;参与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8项(其中教育部项目3项)、地厅级项目10余项。出版学术专著《国际贸易对就业的影响》《马克思国际贸易理论及其在当代中国的实践》等6部;先后在《当代经济研究》《宏观经济研究》《经济评论》《国际贸易问题》《中国青年研究》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其中CSSCI收录28篇、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3篇。先后获得商务部“全国商务发展研究成果”优秀奖3项,河南省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厅级一等奖5项、二等奖6项。
目录
导言
第一节国内外剩余价值理论研究现状评述
第二节研究剩余价值理论的目的和意义
第一章剩余价值理论创立的社会历史条件与发展历程
第一节剩余价值理论创立的社会历史背景
一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制度
二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爆发,确立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三商品经济的普遍发展,确立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
四社会分裂为两大对立阶级,为剩余价值理论的创立准备了阶级条件
第二节剩余价值理论创立的思想理论基础
一世界观、认识论、方法论基础:唯物史观
二理论基础:科学劳动价值理论
三思想来源:古典政治经济学
第三节剩余价值理论创立的历程
一理论准备:剩余价值理论的初步探索
二价值理论变革:初步创立剩余价值理论体系
三创立较为完整、成熟的剩余价值理论体系
四剩余价值理论的进一步丰富发展
第二章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剩余价值的生产
第一节剩余价值范畴
一马克思关于剩余价值范畴的界定
二剩余价值内涵的现代解读
第二节资本主义生产的本质特征与生产剩余价值的基本方法
一资本主义生产的本质特征
二剩余价值生产的两种基本形式
……
内容摘要
剩余价值理论诞生150多年来,现代生产方式已经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革。在科技革命的推动下,剩余价值的生产方式、实现方式和分配方式都发生了重大变化。面对生产方式全球化、智能化和生态化的严峻挑战,特别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伟大创造实践,迫切需要根据实践发展和理论自身的逻辑进程对剩余价值理论进行创新与发展。
在此背景下,本书首先运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特有的唯物辩证方法、科学抽象方法以及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方法,再现客观性与历史性相统一的经济范畴,溯本清源、澄清误读,还原经典著作的本真,拉近理论与实践的距离。其次,总结了现代生产方式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宏观动力和微观机制,揭示生产率动态演进的历史趋势,发挥《资本论》的建设之用。再次,在社会主义剩余价值理论的发展与创新方面,初步构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剩余价值理论的基本框架,并基于此简要回顾了中国经济的发展。最后,介绍了现代科技革命对现代生产方式的冲击以及对剩余价值生产、实现和分配的影响。以期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体系建设和高质量发展提供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支持,增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解释力和适应力,推进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现代化与中国化。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