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汽车质量管理(原书第2版)
  • 汽车质量管理(原书第2版)
  • 汽车质量管理(原书第2版)
  • 汽车质量管理(原书第2版)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汽车质量管理(原书第2版)

全新正版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102.97 6.1折 169 全新

库存25件

北京海淀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德)克劳迪娅·布鲁克纳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11739265

出版时间2024-0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169元

货号1203163669

上书时间2024-05-19

轻阅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第1章引入质量管理体系

1.1综述

1.2目的和意义

1.3质量管理体系的引入和实施

1.4引入和实施中需避免的问题

1.5总结

1.6参考文献

第2章组织内外部环境

2.1应对组织的环境

2.1.1综述

2.1.2目的和意义

2.1.3确定和评价组织环境和利益相关方的步骤

2.1.4总结

2.1.5参考文献

2.2应对客户特定的体系要求

2.2.1综述

2.2.2目的和意义

2.2.3实施VDA标准:客户特定要求(黄皮书版)

2.2.4总结

2.2.5参考文献

2.3过程管理

2.3.1综述

2.3.2目的和意义

2.3.3过程管理基础

2.3.4过程管理步骤

2.3.5总结

2.3.6参考文献

2.4过程关键指标

2.4.1综述

2.4.2目的和意义

2.4.3关键指标体系基础

2.4.4实施过程关键指标的步骤

2.4.5总结

2.4.6参考文献

第3章组织领导者责任

3.1重要的管理任务

3.1.1综述

3.1.2目的和意义

3.1.3组织领导者责任概述

3.1.4总结

3.1.5参考文献

3.2实现企业责任的基本原则

3.2.1综述

3.2.2目的和意义

3.2.3合规管理体系概述

3.2.4合规:满足IATF16949的大力度优惠要求

3.2.5总结

3.2.6参考文献

3.3确定和公布质量方针

3.3.1综述

3.3.2目的和意义

3.3.3质量方针的确定

3.3.4确定、公布及监控质量方针

3.3.5总结

3.3.6参考文献

3.4策划和实施质量目标

3.4.1综述

3.4.2目的和意义

3.4.3质量目标的制定、测量和执行

3.4.4总结

3.4.5参考文献

3.5KVP:一项领导任务

3.5.1综述

3.5.2目的和意义

3.5.3KVP的全过程

3.5.4总结

3.5.5参考文献

3.6对标

3.6.1综述

3.6.2目的和意义

3.6.3对标内容分类

3.6.4对标对象分类

3.6.5对标参数分类

3.6.6对标的步骤

3.6.7总结

3.6.8参考文献

3.7管理评审

3.7.1综述

3.7.2目的和意义

3.7.3管理评审的准备和实施

3.7.4补充:质量相关的成本

3.7.5总结

3.7.6参考文献

3.8明确职责和权限

3.8.1综述

3.8.2目的和意义

3.8.3职责介绍

3.8.4权限介绍

3.8.5根据质量管理体系确定职责

3.8.6确定产品和过程符合性的职责

3.8.7总结

3.8.8参考文献

3.9保证企业的产品安全

3.9.1综述

3.9.2目的和意义

3.9.3企业内的实施

3.9.4产品安全代表的角色

3.9.5总结

3.9.6参考文献

第4章应对机遇和风险

4.1综述

4.2目的和意义

4.3基于风险的思维

4.4标准对风险和机遇管理的要求

4.5风险管理过程

4.5.1确立框架条件

4.5.2风险识别

4.5.3风险分析和评价

4.5.4排除或减少风险

4.6风险管理和产品责任

4.7应急计划的制订和评价

4.8总结

4.9参考文献

第5章对支持职能的要求

5.1资源的提供

5.1.1综述

5.1.2目的和意义

5.1.3确定以及保持所需的知识

5.1.4获得与发展能力

5.1.5企业内部员工激励

5.1.6与客户的沟通交流

5.1.7总结

5.1.8参考文献

5.2提供必要的工作环境

5.2.1综述

5.2.2目的和意义

5.2.3基础设施及过程环境

5.2.4保证可信的监控和测量结果

5.2.5生产工具、检具和量具的维护

5.2.6总结

5.2.7参考文献

5.3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规定

5.3.1综述

5.3.2目的和意义

5.3.3文件化信息的处理

5.3.4总结

5.3.5参考文献

第6章在企业中的实施

6.1生产规划与控制

6.1.1综述

6.1.2目的和意义

6.1.3产品质量先期策划

6.1.4产品和服务要求

6.1.5产品和服务开发

6.1.6总结

6.1.7参考文献

6.2生产管理和控制

6.2.1综述

6.2.2目的和意义

6.2.3生产控制计划

6.2.4特殊特性

6.2.5总结

6.2.6参考文献

6.3生产中的质量管理措施

6.3.1综述

6.3.2目的和意义

6.3.3操作指导的使用

6.3.4机床和设备的调试

6.3.5 标识和可追溯性

6.3.6客户财产的处理

6.3.7 正确的存储、包装和运输措施

6.3.8交货后的任务(客户服务)

6.3.9质量检查的实施

6.3.10总结

6.3.11参考文献

6.4变更的处理

6.4.1 综述

6.4.2目的和意义

6.4.3变更的执行和跟踪

6.4.4总结

6.4.5参考文献

6.5外包质量控制

6.5.1综述

6.5.2目的和意义

6.5.3供应商管理

6.5.4外包过程的处理

6.5.5总结

6.5.6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汽车质量管理(原书第2版)》章节安排在ISO9001和IATF16949章节的基础上略有增减,包括实施标准要求的解决方案、示例和工具。所有章节都包含有价值的提示以及工作辅助工具示例,这些可以帮助读者快速而有效地开展工作。供企业使用的示例增强了本书实用手册的功能。本书共分10章,分别是引入质量管理体系、组织内外部环境、组织领导者责任、应对机遇和风险、对支持职能的要求、在企业中的实施、企业绩效评审、产品和服务的改进、质量管理重要方法介绍、电动汽车。为方便读者学习,本书附录收录了质量管理领域常见的缩略语。本书适合质量管理工程师、质量管理审核认证人员、质量管理咨询人员、质量管理研究人员等参考学习。

主编推荐
1.全面涵盖质量管理推荐知识,适用于ISO 9001、IATF 16949、VDA。本书在ISO 9001 和IATF 16949 章节的基础上略有增减,还涉及VDA相关内容,包括实施标准要求的解决方案、示例和工具。本书对汽车质量管理人员的任务进行了全面介绍:必要的基础,标准要求的实施,管理责任,资源管理,产品的实现、评估、分析和改进,以及相关的方法和辅助工具。
2.方法、示例、提示、辅助工具,就是一本货真价实的实用手册。本书所有章节都包含有价值的提示以及工作辅助工具示例,这些可以帮助读者快速而有效地开展工作。供企业使用的案例来源于实际。此外,本书还收录了对照检查清单、质量管理常用术语,进一步增强了实用性。
3.要点、方法和陷阱一应俱全,轻松自学相关知识和技能。本书讲解了汽车质量管理人员需要掌握的诸多岗位知识和技能。读者将一步步了解满足产品或服务的质量要求所应关注的要点、这些要点对应的方法,以及质量管理中隐藏的陷阱。读者接近可以按照步骤一步一步轻松自学质量管理相关知识和技能。
4.新增电动汽车质量管理相关要求。新增第10章讨论了电动汽车零部件、组件和系统的当前要求,这些要求涉及质量管理,以及对产品开发过程的影响和必要的测试程序。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