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计素描(第二版)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设计素描(第二版)

全新正版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29.6 7.6折 39 全新

库存5件

北京海淀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刘俊生

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8070539

出版时间2021-05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39元

货号1202348720

上书时间2024-05-12

轻阅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前 言 本书是针对高职高专艺术设计类专业学生的教学要求,根据高职高专设计素描教学的现状并结合教学的探索经验编写的。编写本书的主要目的是探索设计素描的教学方法,交流训练心得,为学生提供总的学习思路。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编者力图“以点带面”来满足艺术设计类专业的需求,将创意思维的概念、观点贯穿在各个环节中。在学习要求上,强调在理解中实践,在实践中加深理解,以达到*终能够满足艺术设计类专业教学要求的目的。 在本书编写过程中,得到了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数字艺术系马华书记和吴建华主任的大力支持,参考了部分学者的有关论著,在此深表谢意。同时,也非常感谢环境艺术系的丁俊老师,工业设计系的章宇老师、范潇老师,视觉传达系的朱鋐安老师及其学生。在此也感谢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环境艺术系的方宏智老师,河南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马献利老师和濮阳市英语高中的鲍文涛老师。愿本书的出版能对广大师生的教学与研究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不妥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以便在今后的修订中完善。 编 者 2021年2月



 
 
 
 

商品简介

本书包括以下内容:绘画素描与设计素描、应用要素的认识与理解、客观形态的表现形式主观意识的联想与创意设计素描的应用、作品欣赏。 本书在结构上以浅入深、循序渐进、步步深化,力求把概念简洁明了化、通俗易懂,以取得"先入行再得道"的方式,图文并茂的说明和分析使原本抽象的图画元素和形式变得和我们没有了距离反而多了更多的亲近感,强化了概念的实践意义,也激起了学生的自主积极性。同时,有一些训练方法是结合教学的需要进行探索,也是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们正确地理解和掌握方法,目的是简单、直接、有效、可操作性强,让学生感到新颖和能够找到兴趣点。



作者简介

刘俊生,男,副教授,苏州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教师,从教多年,主讲课程有《3ds MAX游戏场景制作》《视听语言》《设计素描》等基础课和专业课。编写并出版了教材《设计素描》等。在教学中注重与公司的合作,联合培养人才,在教学中注重实践,提升学生的能力和水平。


【媒体评论】

本书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步步深化,把概念简洁明了化,使之通俗易懂。本书图文并茂,以“先入行再得道”的方式讲解和分析,使原本抽象的图形元素和形式变得与我们没有了距离,且多了亲近感,强化了概念的实践意义,也激起了学生的自主积极性。此外,有一些训练方法是结合教学的需要来探索的,也是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正确地理解意思、掌握方法,且简单、直接、有效、可操作性强,从而让学生觉得新颖,能够找到兴趣点。



目录

项目一 绘画素描与设计素描 /1

任务一 绘画素描与设计素描的区别和联系 /2

任务二 设计素描的目的 /4

任务三 观察与思考 /4

任务四 写生训练和设计训练 /6

任务五 课程实践练习 /8

项目二 应用要素的认识与理解 /11

任务一 形体结构 /12

任务二 立体造型 /15

任务三 透视的应用 /21

任务四 抽象形式要素的运用 /25

任务五 构图与空间 /34

任务六 课程实践练习 /36

项目三 客观形态的表现形式 /41

任务一 线条表现 /42

任务二 自然物象表现 /46

任务三 材质与质感表现 /48

任务四 装饰性表现 /52

任务五 课程实践练习 /54

项目四 主观意识的联想与创意 /57

任务一 抽象元素的演变 /61

任务二 观念造型———形象的结合与转换 /67

任务三 解构与重构 /69

任务四 意象组合 /71

任务五 图形创意 /73

任务六 课程实践练习 /77

项目五 设计素描的应用 /80

任务一 设计素描强化思维意识 /81

任务二 设计素描对设计专业的作用 /82

项目六 作品欣赏 /93

参考文献/101 


【前言】

主编推荐

本书包括以下内容:绘画素描与设计素描、应用要素的认识与理解、客观形态的表现形式主观意识的联想与创意设计素描的应用、作品欣赏。本书在结构上以浅入深、循序渐进、步步深化,力求把概念简洁明了化、通俗易懂,以取得"先入行再得道"的方式,图文并茂的说明和分析使原本抽象的图画元素和形式变得和我们没有了距离反而多了更多的亲近感,强化了概念的实践意义,也激起了学生的自主积极性。同时,有一些训练方法是结合教学的需要进行探索,也是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们正确地理解和掌握方法,目的是简单、直接、有效、可操作性强,让学生感到新颖和能够找到兴趣点。


【内容简介】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