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竞争法教程(第3版)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竞争法教程(第3版)

全新正版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47.06 7.6折 62 全新

库存4件

北京海淀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吕明瑜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0288772

出版时间2021-04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62元

货号1202326508

上书时间2024-05-10

轻阅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编 竞争法总论

章 竞争法的一般原理3

节竞争法的基本概念3

一、竞争法的定义3

理论研究如何理解竞争法调整视角的特殊性4

二、竞争法的调整对象5

理论研究如何理解竞争作用的二重性特征6

理论研究竞争法的调整对象是竞争关系还是竞争干预关系10

三、竞争法的特征11

第二节竞争法的政策目标12

一、竞争法政策目标的含义与意义12

二、竞争法政策目标的确定依据13

三、竞争法政策目标的主要内容14

理论研究如何理解围绕竞争模式选择所形成的不同竞争理论15

立法分析如何解读中国竞争法的政策目标22

第三节竞争法的基本原则22

一、自由竞争原则23

二、平等竞争原则23

三、公平竞争原则23

四、诚信竞争原则24

五、适度干预竞争原则25

立法分析如何解读中国竞争法的基本原则26

第四节竞争法的体系27

一、竞争法体系的概念27

二、竞争法体系的基本内容28

理论研究如何界定经济学上的垄断与法学上的垄断28

理论研究如何理解垄断与限制竞争行为的关系31

立法分析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如何界定“不正当竞争行为”32

三、竞争法体系的结构33

第五节竞争法的立法模式34

一、世界各国主要竞争立法模式34

二、竞争立法模式的异同比较37

立法背景中国竞争立法模式的选择38

第六节竞争法的地位40

一、竞争法属经济法范畴,是经济法的组成部分之一40

二、竞争法是经济法的核心组成部分, 在经济法中占有重要地位42

三、竞争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的地位42

理论研究如何看待竞争法价值功能的多元性43

第二章 竞争法的产生与发展探源46

节竞争法产生的基础和原因46

一、竞争法产生的基础47

二、竞争法产生的原因48

立法背景现代竞争法为什么最早在美国产生49

第二节竞争法形成与发展概况50

一、竞争法形成与发展的过程50

二、竞争法形成与发展的特点53

第三节竞争法发展与变化的趋势54

一、竞争法的保护对象向多元化发展54

二、竞争法的调整领域不断扩大55

三、竞争法的技术性特征日益突出55

四、对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制裁力度不断加大55

五、对国内垄断的控制趋向温和与宽容56

六、竞争法的国际化发展呈必然趋势56

第三章 竞争法与相关法的关系59

节竞争法与经济法其他相关子部门法的关系59

一、竞争法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59

二、竞争法与产品质量法60

三、竞争法与广告法60

四、竞争法与价格法61

五、竞争法与宏观调控法62

第二节竞争法与知识产权法的关系62

一、竞争法与知识产权法关系的三个维度62

二、反不正当竞争法与知识产权法的关系64

三、反垄断法与知识产权法的关系64

理论研究如何理解知识经济条件下知识产权与反垄断法之间关系的新特点65

第三节竞争法与民法及其相关子部门法的关系67

一、竞争法与民法67

二、竞争法与合同法68

三、竞争法与侵权行为法69

第二编反垄断法律制度

第四章 反垄断法概述73

节反垄断法的概念73

理论研究反垄断法概念的多视角解读74

第二节反垄断法的调整对象75

理论研究如何确定反垄断法的调整对象75

第三节反垄断法的特征77

一、反垄断法具有竞争法的一般特征77

二、反垄断法以规制垄断与限制竞争行为为基本内容77

三、反垄断法具有较强的经济政策性78

四、反垄断法律规范具有较强的原则性和抽象性78

第四节反垄断法的功能79

一、反垄断法保障企业自由79

二、反垄断法维护竞争机制的正常运作79

三、反垄断法确保一般消费者的利益80

四、反垄断法促进经济效率的提高和社会福利的增加80

理论研究反垄断法功能的不同观点解析80

第五节反垄断法的地位81

一、反垄断法具有经济宪法的地位81

二、反垄断法之经济宪法地位的确立依据81

三、反垄断法之经济宪法地位的确立过程82

第六节反垄断法的制度体系82

第五章 垄断协议控制制度85

节垄断协议基本问题考察85

一、垄断协议的含义85

理论研究如何界定“垄断协议”的概念86

二、垄断协议的特征87

典型案例柯达公司(Kodak)欧洲全资子公司价格协议案87

实务探讨为什么上海的黄金价格协议能实现而南京的则不能88

三、垄断协议的表现形式89

典型案例1946年美国烟草公司诉美国案91

四、垄断协议的分类92

第二节垄断协议的规制原则92

一、本身违法原则与合理分析原则的含义92

实务探讨本身违法原则与合理分析原则对反垄断法实践的影响93

二、本身违法原则与合理分析原则的适用93

实务探讨美国反托拉斯实践中如何适用本身违法原则94

典型案例美国诉吉罗尔得电子公司案95

三、对本身违法原则与合理分析原则的评析96

第三节横向限制的规制96

一、横向限制的危害96

二、横向限制的构成要件97

三、横向限制的表现形式98

典型案例美国电力设备固定价格密谋案98

典型案例美国诉艾迪斯通钢管与钢铁公司案99

四、横向限制的规制方法100

第四节纵向限制的规制101

一、纵向限制的竞争政策分析101

二、纵向限制的表现形式102

典型案例贵州茅台公司和四川宜宾五粮液公司价格垄断案102

三、纵向限制的构成要件104

四、纵向限制的规制方法104

第五节中国垄断协议的法律规制105

一、中国垄断协议立法概况105

二、中国垄断协议的分类规制106

典型案例在华8家日本汽车企业价格垄断案106

典型案例北京锐邦公司诉强生公司案107

典型案例湖南省新车保险案109

三、中国垄断协议的法律责任109

立法分析如何理解我国《反垄断法》有关垄断协议的立法特点110

第六章 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控制制度113

节市场支配地位基本问题考察113

一、市场支配地位的含义113

二、市场支配地位的界定标准114

立法分析如何看待市场份额在认定市场支配地位中的作用115

实务探讨同是“一体化经营”,为何AT&T被禁止而柯达公司却被放行116

三、市场支配地位的认定方法117

典型案例美国诉杜邦公司案118

第二节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法律透视120

一、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的含义界定120

理论研究我国如何界定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含义121

二、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的特征与分类122

三、妨碍性滥用及其影响分析123

典型案例欧共体1978年联合商标案123

典型案例利乐国际集团公司诉欧共体委员会案124

四、剥削性滥用及其影响分析125

典型案例2002年台湾地区微软案126

第三节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法律控制的制度模式选择126

一、对市场支配地位的结构主义控制127

二、对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主义控制129

理论研究不同控制制度的评析与模式选择129

第四节中国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法律规制131

一、中国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立法概况131

二、中国对市场支配地位的控制模式132

三、中国市场支配地位的认定依据与推定方法133

四、中国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的表现形式134

立法背景国家是否应当干预“低于成本的销售”135

典型案例惠州大亚湾溢源净水有限公司附条件交易案138

实务探讨忠诚折扣行为是否违反反垄断法?139

五、中国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法律责任140

第七章 经济力量过度集中控制制度142

节经济力量集中的形式142

一、经济力量的一般集中143

二、经济力量的市场集中144

理论研究反垄断法对一般集中与市场集中的控制方法有何不同145

第二节阻止一般集中的企业控股规制146

一、禁止控股公司146

立法背景1997年日本《禁止垄断法》何以对控股公司开禁147

二、限制金融公司的股份保有149

三、限制大规模非金融公司的股份保有149

第三节阻止市场集中的经营者集中规制150

一、经营者集中对市场竞争的影响150

二、经营者集中规制的政策选择151

实务探讨美国经营者集中控制政策的结构主义与行为主义变迁151

三、经营者集中规制的法律要件153

典型案例布朗鞋公司诉美国案155

四、经营者集中的申报与核准制度156

五、经营者集中规制的分析方法157

典型案例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诉Staples公司案158

六、对反竞争经营者集中的制裁措施159

第四节中国经营者集中的法律规制160

一、中国经营者集中的立法概况160

立法背景如何处理控制经营者集中与发展规模经济的关系161

二、中国经营者集中的申报制度162

立法背景我国《反垄断法》应如何确定经营者集中的申报标准162

三、中国经营者集中的审查制度163

四、中国经营者集中的禁止制度165

典型案例可口可乐并购汇源案165

五、中国经营者集中控制与外资并购安全审查166

六、中国经营者集中的法律责任167

第八章 滥用行政权力限制竞争控制制度169

节滥用行政权力限制竞争基本问题考察169

一、滥用行政权力限制竞争的概念169

二、滥用行政权力限制竞争的特征170

理论研究依法治国背景下如何推进行政权力运行法治化?171

三、滥用行政权力限制竞争的表现形式173

典型案例河北省交通运输厅等行政机关滥用行政权力限制竞争案173

典型案例辽宁省抚顺市某区结婚登记处限制竞争案174

典型案例吉林省某市政府部门指定垄断经营限制竞争案175

四、滥用行政权力限制竞争的成因与危害176

第二节国外控制滥用行政权力限制竞争比较研究177

一、市场经济发达国家对滥用行政权力限制竞争的法律规制177

二、转型国家对滥用行政权力限制竞争的法律控制178

三、区域性国际组织欧共体对滥用行政权力限制竞争的法律规制179

第三节中国控制滥用行政权力限制竞争的理论与实践180

一、中国关于控制滥用行政权力限制竞争的理论探讨与争论180

理论研究如何看待治理滥用行政权力限制竞争的不同观点180

二、中国控制滥用行政权力限制竞争的立法实践182

第四节中国公平竞争审查制度与滥用行政权力限制竞争184

一、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确立184

二、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主要内容185

三、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对防控滥用行政权力限制竞争的意义186

第九章 知识产权垄断控制制度189

节知识产权垄断基本问题考察189

一、知识产权垄断的概念190

理论研究如何界定知识产权垄断190

二、知识产权垄断的特征192

理论研究知识产权垄断中是否存在状态规制问题192

三、知识产权垄断与知识产权滥用的关系193

理论研究知识产权垄断是否等同于知识产权滥用194

第二节知识产权垄断控制的一般原则195

一、同等对待原则195

实务探讨同等对待原则是如何形成的196

二、分类规制原则196

三、合理分析原则197

实务探讨反垄断法的一般适用原则在处理知识产权垄断问题时的改变197

第三节知识产权垄断控制的制度安排198

一、技术标准垄断控制制度199

实务探讨世界上的领先企业如何利用技术标准垄断市场199

二、知识产权联合限制控制制度200

实务探讨世纪之交的中国DVD产业因何从繁荣走向衰落201

三、知识产权拒绝交易控制制度202

实务探讨思科公司如何通过知识产权拒绝交易长期垄断市场202

四、知识产权许可限制控制制度203

典型案例世纪之交的美国微软垄断案204

第四节中国知识产权垄断的法律规制205

一、《民法典》中的相关规范205

典型案例美国英特尔公司诉中国深圳东进公司案205

二、知识产权法中的相关规范206

三、《反垄断法》中的相关规范207

典型案例中国华为公司诉美国交互数字公司技术标准垄断案207

第十章 反垄断法的豁免制度211

节反垄断法豁免制度基本问题考察211

一、反垄断法豁免制度的含义211

二、反垄断法豁免制度的特点212

三、反垄断法豁免制度的立法体例212

理论研究如何理解反垄断法豁免制度的理论依据与价值功能212

第二节反垄断法豁免制度的适用范围214

一、特定行业或部门214

理论研究自然垄断理论的发展与反垄断法自然垄断豁免制度的变化215

二、特定组织或个人217

三、特定行为或情况217

第三节反垄断法豁免的制度模式217

一、反垄断法的部门豁免模式与行为豁免模式218

二、反垄断法的类型豁免模式与个案豁免模式218

立法分析中国《反垄断法》采取何种豁免制度模式218

第四节中国《反垄断法》关于豁免的规定219

一、中国《反垄断法》对特定行业垄断经营活动的豁免219

二、中国《反垄断法》对垄断协议的豁免221

三、中国《反垄断法》对知识产权的豁免221

四、中国《反垄断法》对农业生产者及农村经济组织的联合与协同行为的豁免222

理论研究我国《反垄断法》为什么豁免农产品经营活动中的联合或协同行为223

第十一章 反垄断法的域外效力制度225

节反垄断法域外效力基本问题考察225

一、反垄断法域外效力的含义225

典型案例波音与麦道合并案226

二、反垄断法域外效力的理论依据227

理论研究“效果原则”及其理论困境229

第二节反垄断法域外效力制度的确立与发展230

一、美国反垄断法域外效力制度的确立与发展230

实务探讨美国司法实践中如何确定“效果原则”中的效果程度231

二、欧共体反垄断法域外效力制度的确立与发展232

立法分析美国与欧共体反垄断法域外效力制度的比较233

第三节反垄断法的域外适用234

一、反垄断法域外适用的冲突与成因234

二、反垄断法域外适用的国际合作与局限235

三、反垄断决定与判决的域外执行235

四、反垄断法域外适用所面临的新问题236

实务探讨协调反垄断法域外适用冲突的模式与选择237

五、中国《反垄断法》的域外适用239

实务探讨如何应对国外依据反垄断法域外效力对我国企业提起的诉讼239

第十二章 反垄断执法制度242

节反垄断执法机关242

一、反垄断执法机关的类型242

理论研究如何理解反垄断执法机构中的“准司法”问题243

二、反垄断执法机关的特点244

理论研究如何理解反垄断执法机关与法院之间的关系246

第二节反垄断执法权限247

一、调查权247

二、裁决权247

三、起诉权247

四、罚款权248

五、建议权248

六、制定规则权248

第三节反垄断执法程序248

一、受理248

二、调查249

三、审议或审理249

四、裁决249

五、执行249

实务探讨反垄断执法程序中富于特色的“行政指导”措施250

第四节中国《反垄断法》关于执法的规定251

一、中国反垄断法执法机构的设置模式252

立法背景如何选择中国反垄断执法机构的设置模式253

二、中国反垄断执法机构的职责、权限和义务254

三、中国反垄断调查程序257

四、中国反垄断执法中的法律责任258

实务探讨对我国反垄断执法机构的决定如何寻求司法救济258

典型案例海南裕泰公司诉海南省物价局——反垄断行政处罚司法审查案260

第三编 反不正当竞争法律制度

第十三章 反不正当竞争法概述265

节反不正当竞争法的概念265

第二节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宗旨266

理论研究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宗旨是如何形成和发展的267

第三节反不正当竞争法的立法体例268

一、制定专门的反不正当竞争法268

二、援用一般法律269

三、专门法律与一般法律相结合269

第四节反不正当竞争法与反垄断法的关系269

一、反不正当竞争法与反垄断法具有密切联系269

二、反不正当竞争法与反垄断法存在重要区别270

第十四章 商业混淆行为规制制度272

节商业混淆行为基本问题考察272

一、商业混淆行为的概念272

二、商业混淆行为的特征273

三、商业混淆行为的反竞争性分析274

实务探讨如何对待反向仿冒274

第二节商业混淆行为的客体范围277

一、商业混淆行为的客体277

二、国际立法中规定的商业混淆客体范围278

理论研究如何保护“知名人物形象”的商品化权利279

三、外国立法中规定的商业混淆客体范围282

第三节中国商业混淆行为的法律规制282

一、中国商业混淆行为的立法概况282

二、中国商业混淆行为的表现形式与认定283

典型案例四川“王老五”牌花生酥包装、装潢不正当竞争案286

实务探讨如何解决域名与商标之间的冲突287

三、中国商业混淆行为的法律责任291

第十五章 商业贿赂行为规制制度293

节商业贿赂行为基本问题考察293

一、商业贿赂行为的概念293

二、商业贿赂行为的特征294

三、商业贿赂行为的反竞争性分析294

理论研究如何界定商业贿赂的概念范围295

第二节商业行贿和商业受贿297

一、商业行贿297

二、商业受贿298

典型案例美国司法部诉德普诊断品(天津)有限公司案298

第三节中国商业贿赂行为的法律规制299

一、中国商业贿赂行为的立法概况299

二、中国商业贿赂行为的认定300

实务探讨如何区别商业贿赂与附赠301

典型案例葛兰素史克商业贿赂案303

四、中国商业贿赂行为的法律责任304

第十六章 虚假或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行为规制制度307

节虚假或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行为基本问题考察307

一、虚假或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行为的概念307

二、虚假或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行为的特征308

三、虚假或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行为的反竞争性分析308

实务探讨未针对竞争对手的虚假或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是否构成不正当竞争309

第二节虚假或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的形式310

一、以广告方式所进行的虚假或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310

二、广告以外的其他虚假或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311

第三节虚假或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行为的认定原则312

一、后果原则313

二、普通注意力原则313

三、积极宣传与消极宣传兼顾原则313

四、整体观察原则314

五、产生误导可能性原则314

实务探讨如何处理商业宣传中的“虚假”与“引人误解”之间的关系314

第四节中国虚假或引人误解商业宣传行为的法律规制317

一、中国虚假宣或引人误解商业宣传行为的立法概况317

二、中国虚假或引人误解商业宣传行为的认定318

典型案例无锡某泵业公司网络虚假宣传案319

三、中国虚假或引人误解商业宣传行为的法律责任320

第十七章 侵犯商业秘密行为规制制度322

节商业秘密基本问题考察322

一、商业秘密的概念322

二、商业秘密的特征323

理论研究商业秘密权属何种性质的权利325

第二节侵犯商业秘密行为的表现形式326

一、不当获取商业秘密的行为326

二、不当披露、使用商业秘密的行为326

三、合法获知但违法披露、使用商业秘密的行为326

四、教唆、帮助他人侵犯商业秘密327

五、第三人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327

实务探讨如何处理员工“跳槽”过程中的商业秘密侵权问题327

第三节中国商业秘密侵权行为的法律规制331

一、中国商业秘密保护的立法331
  • 竞争法教程(第3版)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