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脾瘅新论——代谢综合征的中医认识及治疗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脾瘅新论——代谢综合征的中医认识及治疗

全新正版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33.07 4.9折 68 全新

库存42件

北京海淀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仝小林 编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ISBN9787513253901

出版时间2018-1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68元

货号1201812802

上书时间2024-05-08

轻阅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仝小林,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内分泌重点学科学科带头人,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中医药防治糖尿病临床研究联盟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内分泌专业委员会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方药量效研究分会主任委员,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中央保健局保健专家,甘肃中医药大学名誉校长。


构建了以糖尿病为代表的代谢性疾病中医诊疗体系,依据现代医学糖尿病诊断标准,突破中医对糖尿病即为“消渴病”的传统理论认识,率先将现代糖尿病的中医病名概括为“糖络病”,并对其重新进行中医分类、分期、分证,将糖络病分为脾瘅和消瘅两大类型,将疾病的自然发展过程划分为郁、热、虚、损四期,将传统“消渴”涵盖于糖络病虚损阶段,并归纳总结了各期主要证候。首创“开郁清热法”治疗早中期糖尿病,解决了“中药不能独立降糖”的历史性难题。


目录
  
第一章 脾瘅总论


一、概述


二、脾瘅的形成


三、脾瘅的病机病证特点


四、脾瘅的病理特征和主要病理产物


五、脾瘅的临床表现


六、脾瘅的分期和辨证


七、脾瘅发展的“三部曲


八、脾瘅的治疗原则


九、案例赏析


第二章 脾瘅的历史源流


一、“瘅”之源流


二、古代脏腑瘅(疸)病


三、现代内脏瘅病


四、脾瘅源流考


五、消瘅考


第三章 肥胖——脾瘅的基石


一、肥胖的产生根源——膏脂


二、肥胖的病因病机


三、肥胖的病位——脾胃


四、肥胖的证候——虚实


五、肥胖的类型——膏人、脂人、肉人


六、肥胖的演变规律


七、肥胖的辨证要点——“四辨


八、肥胖的治法方药


九、案例赏析


附:《黄帝内经》对肥胖的系统认识


一、《黄帝内经》论肥胖的分型


二、肥胖的形成


三、肥胖的属性


四、肥胖三型的划分


五、肥胖的治疗


六、肥胖三型的外在体形特征


七、《黄帝内经》肥胖三型的实用价值


第四章 胰岛素抵抗


一、脾瘅与胰岛素抵抗


二、案例赏析


第五章 肥胖2型糖尿病


一、肥胖2型糖尿病的中医病名


二、肥胖2型糖尿病的病因病机


三、肥胖2型糖尿病的发生与胃、肠、脾、肝、胆密切相关


四、肥胖2型糖尿病的病理因素与临床表现


五、肥胖2型糖尿病的证候演变规律


六、肥胖2型糖尿病的证治方药


七、肥胖2型糖尿病的其他治则治法


八、小结


九、案例赏析


第六章 代谢综合征合并血脂异常


一、代谢综合征血脂异常的中医病名、病因病机


二、代谢综合征血脂异常的发生与脾胃肝密切相关


三、脂浊的致病特点与临床表现


四、脂浊的病理演变过程


五、治疗——整体治疗与消膏降浊相结合


六、小结


七、案例赏析


第七章 代谢性高血压


一、脾瘅与代谢性高血压


二、高血压与消化系统联系的基础分析


三、治疗——态靶因果与辨证论治相结合


四、案例赏析


附:从脉辨治高血压


一、寒


二、热


三、水


四、肥/痰


五、瘀


六、革


七、小结


第八章 代谢综合征合并高尿酸血症


一、代谢综合征合并高尿酸血症的病因病机


二、一辨治经验


三、治疗要点


四、案例赏析


第九章 代谢综合征合并脂肪肝


一、脂肪肝的中医病名


二、代谢综合征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病因病机


三、代谢综合征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生与肝、脾密切相关


四、代谢综合征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主要病理因素与临床表现


五、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证候演变规律


六、代谢综合征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证治方药


七、总结


八、案例赏析


第十章 代谢综合征的转归——大血管与微血管并发症


一、历代医家对络病的认识


二、对于“络”“脉”以及络病、脉病的认识


三、对糖尿病络、脉病特点的认识


四、脾瘅脉络并发症的病机演变与临床特点


五、脾瘅络脉并发症的病机演变与临床特点


六、脂肪肝―肝硬化―肝癌的病机演变


七、治络药物的临床选择


八、小结


九、案例赏析


第十一章 脾瘅常用靶方、药对及小方


一、脾瘅常用靶方


二、代谢综合征药对及小方


三、降糖与改善胰岛素抵抗药对及小方


四、减肥药对及小方


五、调脂与消膏降浊药对及小方


六、降压药对及小方


七、降尿酸药对及小方


八、改善肝胆系统疾病药对及小方


九、代谢综合征合并冠心病药对及小方


十、糖尿病微血管病变药对及小方


第十二章 “态靶因果”中医辨治模式的理论阐述


一、论“态靶因果”中医临床辨治方略


二、探寻改善症状的靶方靶药


三、论改善生化指标之靶方、靶药在临床中的应用


四、论现代中药药理研究成果的临床回归


第十三章 “态靶因果”中医辨治模式的临床应用


一、论“态靶因果”辨治方略在2型糖尿病中的应用


二、论“态靶因果”辨治方略在遴选降压中药中的作用


第十四章 黄连在代谢综合征中的应用


第十五章 中医对代谢综合征的相关研究


一、开郁清热法对应用降糖西药治疗的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用药剂量的影响


二、开郁清热降浊方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多中心、随机对照降糖作用的临床研究


三、清热降浊方治疗超重2型糖尿病疗效分析


四、《黄帝内经》肥胖三型判别标准的探索与研究


内容摘要
  
一直以来,中医都被认为在代谢综合征的论治中具有优势,但是翻阅现已出版的书籍和论文,对于代谢综合征各个组分的治疗,如高血糖、高血脂、高尿酸等,往往分而治之,有只治其标、不治其本的弊病,如高血糖就降血糖、高血脂就降血脂、高尿酸就降尿酸……治疗与认识上往往忽略了它们是代谢综合征下的高血糖、高血脂、高尿酸等。这种治疗方法还是很难体现中医的优势所在,使人们对于代谢综合征的认识有如空中楼阁,而无实际意义。


纵观中医发展史,历代医家对脾瘅的病因病机、证候演变及整体辨治规律缺乏系统全面的认识。脾瘅除进展为消渴(2型糖尿病)外,还可引起高血压、血脂异常、脂肪肝、痛风等疾病,若进一步发展会导致一系列引发严重后果的微血管和大血管病变。可见,脾瘅的整个病程与西医代谢综合征极为相似。目前,西医认识到胰岛素抵抗、氧化应激、低炎症状态是孳生代谢异常的“共同土壤”;然而对代谢综合征的治疗,也只能针对其单独发生的症候群(治标),缺少整体治疗方案和早期干预措施,代谢综合征的临床意义之一就是引起了疾病防治思想的革命化,以代谢综合征各成分为防治靶点的多危险因素综合防治新策略思想的形成与确立经历了几十年的反复认识过程,而中药方剂所具有的“多靶点、整体综合调节”的优势以及中医学既往对于整体功能性失调病证的有效治疗经验表明中医药在该领域中将大有作为。中医药的治疗是从整体观念着手,针对发病个体临床特征,从病因病机、辨证分型论治,具有一定的优势。研究证实中医为主多学科综合防治体系在降压、降糖、调节血脂,减轻体质量等方面均优于单纯的西医治疗,认为中药能多靶点综合系统地改善胰岛素抵抗、调节血脂、保护受损的内皮细胞、治疗炎症状态和抑制高凝状态等。因此,从脾瘅角度认识代谢综合征,不仅恰当,而且十分必要。仝小林教授针对现代医学尚无法使代谢综合征“整体瓦解”的难题,以中医整体观为指导,系统提出代谢综合征“脾瘅”理论,实现对肥胖及血糖、血脂、血压、尿酸异常多代谢紊乱的整体治疗。脾瘅理论明确了肥胖是代谢综合征复杂症候群的共同源头,为从源头上治疗代谢综合征提供了理论依据,即从肥胖入手、早期干预(治本)代谢综合征,未病先防,突出“治未病”思想;既病防变,有助于预防糖尿病等疾病及并发症的发生;治病求本,充分认识到脾瘅的病理特点以及病机转化规律,彰显中医特色。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