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机化学 第2版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无机化学 第2版

全新正版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38.21 7.7折 49.8 全新

仅1件

北京海淀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编者:展树中//李朴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325808

出版时间2018-09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49.8元

货号1201747895

上书时间2024-05-08

轻阅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展树中,华南理工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无机化学教研室主任,教授,1999.01-2001.04:在日本Nara Women大学从事金属有机化学的研究工作。2001.05-2002.12:在德国Karlsruhe大学从事金属磷化学的研究工作。2003.01-2004.01:在英国East Anglia大学从事有机金属与催化以及药物的研究工作。2004.4至今: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无机化学教研室主任。一直从事本科生的教学工作,每年都承担包括《无机化学》、《无机化学实验》、《大学化学实验》等课程的教学工作。近三年来,承担国家自然基金项目一项,发表SCI论文40篇。

目录
  

绪论1


0.1化学的发展和展望1


0.1.1化学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1


0.1.2无机化学的发展和展望2


0.2化学的计量4


0.2.1物质的量4


0.2.2浓度5


0.2.3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分压和分压定律6


思考题8


习题8


1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系10


1.1原子结构的认识历程10


1.1.1经典的原子核模型10


1.1.2氢原子光谱的玻尔模型10


1.2量子力学模型对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描述12


1.2.1核外电子运动的波粒二象性12


1.2.2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近代描述13


1.3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16


1.3.1多电子原子的能级16


1.3.2核外电子排布规律18


1.4原子的电子层结构和元素周期系22


1.4.1原子的电子层结构与周期的划分22


1.4.2原子的电子层结构与族的划分23


1.4.3原子的电子层结构与元素的分区24


1.5元素通论24


1.5.1元素性质与元素的原子结构24


1.5.2元素的存在及形式29


思考题30


习题32


2分子结构35


2.1化学键的发展史35


2.2价键理论36


2.2.1共价键的形成36


2.2.2价键理论的要点36


2.2.3共价键的特征36


2.2.4共价键的类型36


2.2.5键参数37


2.3杂化轨道理论与分子的几何构型39


2.3.1杂化轨道理论的要点39


2.3.2s和p原子轨道的杂化40


2.4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43


2.4.1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的要点43


2.4.2预言分子的几何构型43


2.5分子轨道理论46


2.5.1分子轨道理论的要点47


2.5.2分子轨道的形成47


2.5.3分子轨道的能级48


2.5.4分子轨道理论的应用实例49


2.6分子间力50


2.6.1分子的极性50


2.6.2分子的极化和变形性51


2.6.3分子间力52


2.7氢键及其现代意义54


思考题56


习题57


3晶体结构与性质59


3.1晶体的形成59


3.1.1密堆积形成晶体59


3.1.2键连形成晶体62


3.2晶体、晶格与晶胞63


3.3晶胞、粒子与晶体类型64


3.3.1晶胞中的粒子数与晶体化学式64


3.3.2粒子的种类与晶体的类型65


3.4金属晶体66


3.4.1金属晶体的结构66


3.4.2金属键66


3.5离子晶体、离子键68


3.5.1离子晶体的结构特征68


3.5.2离子半径69


3.5.3离子键和离子晶体的性质70


3.6离子的极化71


3.6.1离子的极化作用和变形性71


3.6.2离子极化对物质结构和性质的影响73


3.7晶体结构与性能73


3.7.1晶体的宏观特性73


3.7.2单晶体和多晶体74


3.8晶体结构的转化与晶体的缺陷74


3.8.1晶体结构的转化74


3.8.2晶体的缺陷75


3.9准晶体75


思考题76


习题77


4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79


4.1化学热力学初步79


4.1.1热力学的基本概念和术语79


4.1.2热力学第一定律81


4.1.3热化学81


4.1.4化学反应的方向85


4.2化学反应速率87


4.2.1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和表示方法88


4.2.2反应速率理论89


4.2.3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90


4.3化学平衡94


4.3.1可逆反应与化学平衡94


4.3.2平衡常数94


4.3.3多重平衡规则96


4.3.4有关化学平衡的计算96


4.3.5标准平衡常数与摩尔反应吉布斯函数变的关系97


4.3.6化学平衡移动99


4.4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在工业生产中综合应用的示例102


思考题103


习题105


5酸碱和离子平衡109


5.1酸碱理论109


5.1.1酸碱的电离理论109


5.1.2酸碱的质子理论109


5.1.3酸碱的电子理论112


5.2电解质简介113


5.2.1电解质的分类113


5.2.2强电解质的电离113


5.3弱电解质的电离114


5.3.1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114


5.3.2一元弱酸、一元弱碱的电离115


5.3.3同离子效应和盐效应118


5.3.4多元弱酸的电离118


5.4缓冲溶液120


5.4.1缓冲作用原理120


5.4.2缓冲溶液的pH120


5.4.3缓冲容量和缓冲范围122


5.4.4缓冲溶液的配制和应用122


5.5盐类的水解123


5.5.1弱酸强碱盐的水解123


5.5.2弱碱强酸盐的水解124


5.5.3弱酸弱碱盐的水解125


5.5.4多元弱酸盐的水解126


5.5.5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126


5.5.6盐类水解的抑制与应用127


5.6沉淀-溶解平衡127


5.6.1溶度积原理127


5.6.2难溶电解质沉淀的生成与溶解129


5.6.3分步沉淀133


5.6.4沉淀的转化134


思考题134


习题135


6氧化还原反应电化学基础137


6.1氧化还原反应137


6.1.1氧化态137


6.1.2氧化和还原137


6.1.3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138


6.2原电池140


6.2.1原电池的概念140


6.2.2原电池的表示方法141


6.2.3原电池的电动势141


6.3电极电势141


6.3.1金属电极电势的产生141


6.3.2电极电势的确定142


6.3.3能斯特方程143


6.4电极电势的应用146


6.4.1判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相对强弱146


6.4.2预测氧化还原反应的方向146


6.4.3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限度147


6.5元素电势图149


6.5.1元素电势图的表示方法149


6.5.2利用元素电势图判断歧化反应150


6.5.3应用元素电势图计算电极电势150


6.6电化学的应用151


6.6.1电解151


6.6.2化学电源152


6.6.3金属的腐蚀与防护156


思考题158


习题158


7配位化合物162


7.1配合物的基本概念162


7.1.1配合物的定义162


7.1.2配合物的组成162


7.1.3配合物的化学式和命名163


7.2配合物中的化学键模型164


7.2.1价键理论164


7.2.2晶体场理论169


7.3配位平衡175


7.3.1配合物的不稳定常数和稳定常数175


7.3.2应用不稳定常数的计算176


7.4配合物的应用179


7.4.1在化学分析中的应用179


7.4.2在冶金工业中的应用179


7.4.3在元素分离中的应用180


7.4.4配位催化180


7.4.5在生物和医药方面的应用180


7.5配位化学的发展现状181


思考题182


习题182


8s区元素185


8.1氢185


8.1.1氢气的制备185


8.1.2氢气的性质185


8.1.3氢化物186


8.1.4氢能源187


8.2金属概论188


8.2.1金属的分类188


8.2.2金属的自然存在188


8.2.3金属的冶炼188


8.2.4合金189


8.3碱金属和碱土金属190


8.3.1概述190


8.3.2碱金属和碱土金属元素的单质191


8.4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的化合物192


8.4.1氧化物192


8.4.2氢氧化物194


8.4.3盐类195


8.4.4配合物196


8.4.5生命中的碱金属与碱土金属197


思考题197


习题198


9p区元素(1)200


9.1硼族元素200


9.1.1硼族元素通性200


9.1.2硼及其化合物200


9.1.3铝及其化合物203


9.2碳族元素205


9.2.1碳族元素通性205


9.2.2碳及其化合物206


9.2.3硅及其化合物209


9.2.4锡、铅及其化合物211


9.3氮族元素214


9.3.1氮族元素通性214


9.3.2氮及其化合物215


9.3.3磷及其化合物221


9.3.4砷及其化合物223


思考题224


习题225


10p区元素(2)228


10.1氧族元素228


10.1.1氧族元素通性228


10.1.2氧及其化合物228


10.1.3硫及其化合物231


10.1.4酸雨的危害与治理239


10.2卤族元素240


10.2.1卤族元素通性240


10.2.2卤素的单质241


10.2.3卤化氢、卤化物和卤离子的键合方式243


10.2.4卤素含氧酸245


10.3拟卤素247


10.3.1拟卤素的通性247


10.3.2氰及其化合物247


10.3.3CN-的配位方式248


10.4稀有气体248


10.4.1稀有气体的存在和分离248


10.4.2稀有气体的性质和用途248


10.4.3稀有气体化合物249


思考题250


习题250


11d区元素(1)253


11.1过渡元素的基本性质253


11.1.1过渡元素的电子层结构与性质253


11.1.2氧化态253


11.1.3氧化物及其水合物的酸碱性255


11.1.4配位性255


11.1.5水合离子的颜色255


11.1.6磁性255


11.1.7催化性256


11.1.8过渡金属的存在形式与制备方式256


11.2钛钒257


11.2.1钛及其化合物257


11.2.2钒及其化合物259


11.3铬260


11.3.1铬金属260


11.3.2铬(Ⅲ)化合物260


11.3.3铬(Ⅵ)化合物261


11.3.4铬的配合物262


11.3.5铬废水的处理262


11.4锰263


11.4.1锰金属263


11.4.2锰(Ⅱ)化合物263


11.4.3锰(Ⅳ)化合物264


11.4.4锰(Ⅵ)和锰(Ⅶ)化合物264


11.4.5锰的配合物265


11.5铁钴镍265


11.5.1铁系元素的单质265


11.5.2铁的重要化合物266


11.5.3钴和镍的重要化合物268


11.6铂系元素271


11.6.1铂系元素的单质272


11.6.2铂、钯的重要化合物272


思考题273


习题274


12d区元素(2)277


12.1铜族元素277


12.1.1铜族元素的单质277


12.1.2铜的重要化合物278


12.1.3银的重要化合物281


12.1.4金的重要化合物282


12.2锌族元素282


12.2.1锌族元素的单质282


12.2.2锌的主要化合物283


12.2.3汞的重要化合物284


12.2.4含镉、汞废水的处理286


思考题287


习题288


13f区元素290


13.1镧系元素290


13.2稀土元素292


13.2.1稀土元素的存在及分组292


13.2.2稀土元素的提取和分离293


13.2.3稀土金属294


13.2.4稀土元素的重要化合物294


13.2.5稀土元素的应用296


13.3锕系元素297


13.3.1锕系元素的通性297


13.3.2单质298


13.3.3钍和铀的化合物299


13.4放射性同位素299


13.5原子核反应300


13.5.1放射性蜕变301


13.5.2粒子轰击原子核301


13.5.3核裂变反应301


13.5.4热核反应301


思考题302


习题302


附录303


附录Ⅰ有关计量单位303


附录Ⅱ一些物质的热力学数据(25℃,100kPa)305


附录Ⅲ弱酸、弱碱在水中的电离常数(25℃)311


附录Ⅳ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18~25℃)312


附录Ⅴ标准电极电势(25℃)312


附录Ⅵ一些配离子的不稳定常数(25℃)316


附录Ⅶ一些无机化合物的商品名或俗名316


附录Ⅷ本书使用的符号意义318


部分习题参考答案321


索引326


参考文献334


元素周期表


内容摘要
本书根据大学本科无机化学教学的基本要求编写,全书共13章,包括化学结构的基本原理(原子结构、分子结构、晶体结构)、化学反应与化学平衡(电离平衡、沉淀溶解平衡、氧化还原平衡和配位平衡)及元素化学的基本知识。在充分体现无机化学课程的系统性、基础性的同时,也注重对无机化学的应用和发展加以适当介绍。本书以60学时的理论教学为基点,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要求做相应的调整,既能适应短学时无机化学教学的要求,又能满足较长学时教学的需要。本书可供高等学校化学化工类、材料类、食品类、轻工类、冶金类、生物工程等专业作为教材使用,亦可作为相关专业的教学参考书。

精彩内容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