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汉代铜镜研究
全新正版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
34.82
6.2折
¥
56
全新
库存4件
作者杨玉彬 著;杨新 丛书主编
出版社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5033841
出版时间2017-06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56元
货号1201577768
上书时间2024-09-09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杨玉彬,安徽阜南县人,1966年生,本科学历,副研究员,安徽省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先后在阜南师范学校普师班、安徽大学历史系文博专业大专班及本科班、安徽大学历史系专门史(政史方向)专业研究生班就读,曾任阜阳市文管所副所长、文物处副主任、群艺馆代馆长、博物馆副馆长。先后参加过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考古发掘、河南禹州阳翟故城遗址发掘、安徽含山凌家滩遗址发掘等系列考古发掘活动。参与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安徽分册》、清华大学《汉镜文化研究》等图书的研究、编写工作。现为国家文物学会会员、中国考古学会会员、中国汉画学会会员、中国先秦史研究会会员、安徽省文物学会常务理事。在《文物》《考古》《文博》《文物研究》《考古与文物》《南方文物》《文物世界》《中国美术研究》等期刊发表论文、调查报告百余篇。
目录
编 概论
章 阜阳汉镜发现与研究综述
节 汉镜概说
第二节 阜阳汉镜的发现与收藏状况
第三节 阜阳汉镜的研究价值与研究状况
第二章 阜阳汉镜的特征与演变轨迹
节 阜阳汉镜的分类与地域特征
第二节 阜阳汉镜的演变轨迹与社会动因
第二编 图像汇释
章 西汉早期镜图像释名
节 蟠螭纹与蟠虺纹
第二节 草叶纹、麦穗纹与花瓣纹
第三节 星云纹
第四节 柿蒂纹、方花纹与莲花纹
第二章 汉镜仙界图像系统释名
节 概述
第二节 仙人类图像
第三节 仙禽类图像
第四节 神兽类图像
第五节 神物类图像
第六节 组合图像
第三编 镜铭考证
章 阜阳汉镜铭文分类整理
节 西汉早期镜铭
第二节 西汉中期镜铭
第三节 西汉晚期镜铭
第四节 新莽时期镜铭
第五节 东汉早期镜铭
第六节 东汉中晚期镜铭
第二章 阜阳汉镜铭文考释
节 “贵富”与“富贵”——两汉镜铭中的富贵追求
第二节 千秋万岁,延年益寿——两汉镜铭中的长寿文化
第三节 保二亲、利兄弟、宜孙子——两汉镜铭中的家族伦理观
第四节 长相思,勿相忘——汉镜铭文中的相思文化
第五节 黍言之纪从镜始——从镜铭看汉代七言诗的形成与演变
第六节 “铜华”铸镜宜文章 ——从镜铭管窥汉镜造作工艺成就
第七节 “尚方作竟(镜)真大好”——汉代“尚方”铭镜的发展演变
第八节 上大山,见神人——汉镜铭文中的神仙信仰与升仙不死说?
第九节 汉有善铜出丹阳——汉代的丹阳铜与丹阳镜
第十节 井田平贫广其志——新莽“井田”铭镜铭文反映的重要史实
第十一节 新兴辟雍建明堂——新莽“新兴辟雍”镜铭反映的重要史实
第十二节 “寿敝(比)松乔”不知老——汉镜铭文中的“松乔”神话
第四编 综合研究
章 汉镜神仙思想的演变特征
节 西汉早、中期
第二节 西汉晚期至东汉早期
第三节 东汉中、晚期
第四节 汉镜神仙思想演变的时代动因
第二章 汉镜神仙物象的认证
节 “四神”配位与认读
第二节 “四神”与“五灵”
第三节 神仙思想对镜图配组配位的影响
第四节 镜铭校勘图像的作用
第五节 汉镜构图的风格特征
第六节 镜图解读存在的问题
第三章 汉镜神仙图像例释
节 “松乔”图像
第二节 伏羲、女娲图像
第三节 伯牙群神图像
第四节 人物车马出行图像
第四章 阜阳出土东汉“升仙图”画像镜研究
节 形制、纹饰与铭文
第二节 镜图物象考释
第三节 东汉神人车马画像镜图式的神话学内涵
第四节 与神人车马画像镜相关的几个问题
第五章 淮河流域东汉人物画像镜的初步观察
节 基本材料的分类统计
第二节 产地、分布与流播中心
第三节 基本特征
第四节 “人物车马出行”图像的神话内涵
第五节 余论
第六章 汉镜中的西王母神话
节 禽兽镜中的西王母
第二节 画像镜中的西王母
第三节 神兽镜中的西王母
第四节 余论
第七章 阜阳出土西王母禽兽镜及相关问题
节 分类、形制与纹饰
第二节 西王母图像的认证
第三节 西王母图像系统的组合特征
第四节 几类图像的神性内涵
第五节 兴衰演变的年代与流播地域
第六节 余论
第八章 汉“四神”博局镜物象观察
节 汉“四神”博局镜分类
第二节 物象形态特征与神性内涵
第三节 余论
附录
附录一 阜阳地区汉镜分类统计一览表
附录二 阜阳汉镜铭文辑录
附录三 本书引用铜镜著录名称繁简对照表
后记
内容摘要
杨玉彬著的《阜阳汉代铜镜研究》是阜阳文化史系列丛书中的一本。全书搜集大量文字与图片资料,从综合研究、图像观察、铭文整理与考释、专题讨论等多个部分,详细介绍阜阳汉镜的形制与图像、铭文特征,梳理其兴衰演变轨迹,阐释铜镜铭文、图像所反映的重要史实等,力求通过铜镜材料的深度发掘来“复原”汉代特定的社会生活面貌与思想文化特征。本书对了解皖北地区汉代政治制度变迁、经济政策调整、手工业发展状况、文化艺术成就、社会生活习俗、时代艺术风尚等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