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耕地质量系统及生产潜力监测预警的理论与实践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耕地质量系统及生产潜力监测预警的理论与实践

全新正版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58.02 6.6折 88 全新

库存2件

北京海淀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孔祥斌 著

出版社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5517686

出版时间2017-03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88元

货号1201512936

上书时间2024-05-05

轻阅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绪论
参考文献
第1章耕地质量系统分析
1.1耕地质量系统分析
1.2耕地功能与价值
1.3耕地质量
1.4耕地质量的遗传性和改造性
1.5耕地质量动态变化性
1.6耕地质量抵抗力与恢复力
1.7耕地质量和健康
1.8耕地质量诊断指标
1.9耕地质量的稳定性
1.10耕地生产能力特征
1.11耕地的质量与地租能力
1.12耕地质量的距离耦合特征
1.13耕地质量的管理特征
参考文献
第2章耕地生产能力层次系统分析
2.1耕地资源生产潜力层次性特征
2.2光温生产潜力及其调控
2.3气候生产潜力及其调控
2.4土地生产潜力及其调控途径
2.5区域利用产量及其调控
2.6农户现实产量及其调控
参考文献
第3章耕地质量与生产能力监测布设理论及方法
3.1地统计学理论
3.2地统计学方法
3.3ArcGIS Geostatistical Analyst应用
参考文献
第4章耕地集约利用对耕地有机质含量的影响机理
4.1问题的提出
4.2研究内容、数据来源与方法
4.3研究区概况
4.4长期施肥下耕地表层土壤有机质变化特征
4.5长期施肥下作物产量变化特征
4.6长期施肥下耕地有机质含量与作物产量的关系
4.7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第5章东北地区农用地产能核算
5.1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5.2研究内容、数据来源与方法
5.3农用地综合生产能力核算理论基础与技术思路
5.4东北地区农用地综合生产能力研究
5.5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第6章快速发展区耕地利用差异对粮食生产能力的影响
6.1问题的提出
6.2研究内容、数据来源与方法
6.3北京市基本农田保护区内耕地破碎度分析
6.4北京市大兴区耕地利用变化特征分析
6.5北京市大兴区粮食生产能力核算
6.6北京市大兴区耕地利用变化对粮食生产能力的影响
6.7北京市大兴区耕地利用变化驱动机制分析
6.8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第7章集约化农区耕地利用对生产能力的影响
7.1问题的提出
7.2研究内容、数据来源与方法
7.3研究区概况
7.4曲周县耕地利用变化特征
7.5耕地利用变化对粮食生产能力的影响
7.6耕地利用变化对生产能力影响的驱动机制
7.7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第8章耕地质量监测层次体系
8.1问题的提出
8.2研究内容、数据来源与方法
8.3耕地等级监测布控技术的研究
8.4研究区域的选择和农用地质量
8.5耕地等级监测布控技术的应用
8.6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第9章省级尺度耕地质量监测布设样点
9.1问题的提出
9.2研究内容、数据来源与方法
9.3研究区概况
9.4省级监测分区方法研究
9.5基于标准样地的省级监测样地体系构建
9.6耕地等别变化监测指标体系确定
9.7耕地等别变化年度监测实例
9.8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第10章多尺度下的耕地质量监测样点布设
10.1问题的提出
10.2研究内容、数据来源与方法
10.3县级耕地质量等级监测样点布控研究
10.4二级区耕地质量等级监测样点布控研究
10.5国家级耕地质量等级监测样点布控研究
10.6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第11章基于网格法的耕地质量监测样点布设
11.1问题的提出
11.2研究内容、数据来源与方法
11.3基于多尺度标准格网的耕地质量监测方法
11.4基于多尺度标准格网的耕地等别监测——以开鲁县为例
11.5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摘要
这部专著共分为三个主要部分,靠前部分是理论部分,重点阐述了耕地质量内涵和监测理论,第二部分分析了土地利用强度和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对区域耕地质量和生产能力的影响,第三部分则是基于耕地生产能力的耕地质量监测实践研究。
这部专著是综合了作者本人及其研究团队六年来的研究成果,为科学工作者、管理者以及相关教学单位提供关于耕地资源质量的理论和实践方面的指导。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