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脉穴区带疗法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经脉穴区带疗法

全新正版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24.89 5.1折 49 全新

仅1件

北京海淀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沙洛 著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ISBN9787513237864

出版时间2017-03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49元

货号1201477522

上书时间2024-05-05

轻阅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沙洛,山西医科大学教授。致力于经脉现象理论和实践的研究,创立经脉穴区带疗法,并著有《经脉反应带疗法》一书,被日本翻译出版,美国摄制科教电影片,应邀赴六国做防盲讲学。首创“胚眼囊泡性发育和净化机制”学说,入选新加坡第26届世界眼科大会。发现“紫兰色盲”和“先天性家族性小瞳孔综合征”,备受靠前外专家赞扬,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发明“增视器”及嗅药,获国家专利;对近视、弱视创新疗法,取得重大突破……他知识渊博,著眼科学、针灸学、养生学、护理学、医院管理学、哲学等诸方面论著10多部,发表论文120余篇。创办山西省眼科医院,国家卫生部曾将其树为全国专享的改革样板,独步一时,参观者络绎不绝;受邀多省市传经,推广经验。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医院首批很好院长、首批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卫生优选工作者、省劳模、省特等功荣誉,获省、部级奖励23次。曾任全国眼科学会常委。特聘靠前ORBIS不错技术顾问……1993年功成身退,省卫生厅破例专颁“特殊荣誉奖”。

目录
第一章针灸腧穴的发展历史1
第一节奇妙的穴位4
第二节不定穴阶段5
第三节固定穴阶段7
第四节活穴的趋势8
第二章经脉穴区带疗法概述13
第一节正常机体与“反应点”15
第二节病理状态时的敏感点19
第三节穴区带概念的形成21
第四节穴区带疗法的概念和特点26
第三章经脉穴区带疗法的方法31
第一节穴区带的划分与定位33
第二节敏感点的查找与选定39
一、定点方法40
二、敏感点的选定42
三、敏感点的移动43
四、查不出敏感点的原因44
五、简略查点法44
第三节针法47
一、术前准备48
二、针刺方法48
三、针刺后反应50
四、循行性针感50
五、疗程问题51
六、其他方法53
七、针刺意外53
第四节“动态按摩器”疗法54
第四章经脉穴区带疗法临床应用57
心绞痛59
第二节呼吸系统及胸部疾病61
支气管炎61
第三节消化系统及腹部疾病63
一、消化性溃疡63
二、胃扭转66
三、急性胃肠炎68
四、肠梗阻70
五、急性阑尾炎71
六、急性腹痛74
第四节泌尿生殖系统疾病77
一、肾盂肾炎77
二、急性肾小球肾炎79
三、尿潴留81
四、遗尿症83
五、睾丸炎、附睾炎83
第五节神经系统及精神疾病85
一、头痛85
二、眩晕88
三、面神经麻痹89
四、脑血栓91
五、神经衰弱94
六、癔病97
七、癫痫98
八、多发性神经炎100
九、坐骨神经痛(包括腰椎间盘突出)101
十、腓神经麻痹103
十一、股外侧皮神经炎104
第六节传染性疾病105
一、流行性感冒105
二、细菌性痢疾107
三、急性中毒性脑病109
四、破伤风110
五、霉菌性阴道炎113
六、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114
第七节寄生虫病115
一、胆道蛔虫症115
二、蛲虫病116
第八节外科疾病117
一、疖、痈117
二、急性淋巴管炎和急性淋巴结炎119
三、血栓闭塞性脉管炎121
四、急性乳腺炎122
五、肛痔疾患124
第九节骨科(运动系统)疾病125
一、颈部扭伤、落枕126
二、肩关节周围炎127
三、肘关节痛128
四、狭窄性腱鞘炎128
五、膝关节痛129
六、踝部扭伤130
七、足跟痛131
八、急性腰扭伤132
九、慢性腰背痛133
十、颈椎病135
第十节妇科疾病137
一、痛经137
二、功能性子宫出血138
三、盆腔炎139
第十一节皮肤科疾病140
一、荨麻疹141
二、过敏性皮炎142
三、带状疱疹143
四、斑秃145
第十二节耳鼻咽喉科疾病146
一、急性扁桃体炎146
二、急性喉炎148
三、鼻窦炎150
第十三节口腔科疾病151
一、急性牙髓炎152
二、急性根尖周围炎153
第十四节眼科疾病154
一、眼睑、结膜急性炎症156
二、角膜炎、角膜溃疡157
三、虹膜睫状体炎159
四、青光眼160
五、视网膜及视神经疾病162
六、大脑皮质盲167
七、失用性弱视168
八、麻痹性斜视、睑下垂170
第五章经脉现象临床实验研究173
第一节实验方法176
第二节经脉现象临床观察176
一、手太阴脉经脉现象177
二、手厥阴脉经脉现象180
三、手少阴脉经脉现象183
四、手阳明脉经脉现象185
五、手少阳脉经脉现象187
六、手太阳脉经脉现象189
七、足太阴脉经脉现象191
八、足厥阴脉经脉现象193
九、足少阴脉经脉现象194
十、足阳明脉经脉现象196
十一、足少阳脉经脉现象198
十二、足太阳脉经脉现象199
十三、任脉经脉现象201
十四、督脉经脉现象204
十五、阳维脉经脉现象205
十六、阴维脉经脉现象207
十七、阳跷脉经脉现象207
十八、阴跷脉经脉现象209
十九、冲脉经脉现象209
二十、带脉经脉现象209
二十一、经脉现象实验小结211
第六章经脉皮部临床实验研究215
第一节经脉皮部经典概念217
一、经脉循行感觉依据其走行在“经脉皮区”的位置而命名217
二、人体的第三种皮肤地图:大脑皮部·高级躯体感觉分布图218
第二节经脉皮部实验观察222
一、手太阴脉皮区带223
二、手厥阴脉皮区带224
三、手少阴脉皮区带225
四、手阳明脉皮区带226
五、手少阳脉皮区带228
六、手太阳脉皮区带230
七、足太阴脉皮区带231
八、足厥阴脉皮区带233
九、足少阴脉皮区带234
十、足阳明脉皮区带236
十一、足少阳脉皮区带237
十二、足太阳脉皮区带239
十三、任脉皮区带241
十四、督脉皮区带241
第三节关于穴位的讨论242
一、穴位的发现与发展243
二、人体都有哪些类型的腧穴244
三、穴位是穴区带内的反应点244
附录246

内容摘要
《经脉穴区带疗法》介绍了沙洛教授经过大量实践和研究所创立的“经脉穴区带疗法”。“经脉穴区带疗法”认为“经脉呈带、穴位呈区”;“穴位是生理性活动的反应点、病理性敏感点”。上世纪60年代,作者及其团队对10个典型的“经络敏感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通过针感循行实验,并进行了13万人次的普查,分析比较,终于找到了病体敏感点的规律。在对经络现象活动特点的观察,病体敏感点的调查,穴位效能的分析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穴区带的概念,并在人身体表,初步划分出35条穴区带,这些穴区带是体内相关器官组织的疾病反应区,故穴区带又名“反应带”。“带”内“穴区”是特定疾病的反应点,有敏感现象的出现。本法以敏感点为穴,以针感为据,治疗过程中根据针感循行和病状消减的变化,进行选点和配穴。经临床验证,该疗法大大提高了治疗效果。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