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宗教与资本主义的兴起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宗教与资本主义的兴起

全新正版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34.17 5.0折 68 全新

库存42件

北京海淀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英)R.H.托尼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ISBN9787532794447

出版时间2023-12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定价68元

货号1203157624

上书时间2024-04-13

轻阅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R. H. 托尼(R. H.Tawney,1880—1962)
英国有名的经济学家、历史学家、社会批评家、教育家。曾先后任教于格拉斯哥大学、牛津大学,并担任伦敦大学经济史教授。其代表作有《16世纪的士地问题》(The Agrarian Problem in the Sixteenth Century, 1912)、《贪婪的社会》(The Acquisitive Society, 1920)、《宗教与资本主义的兴起》(Religion and The Rise of Capitalism, 1926)、《中国的土地与劳工》(Land and Labour In China, 1932)等。
除此之外,托尼也是一名积极的社会-政治活动家和改革家,他服务于不少公共教育团体并长期担任英国政府的经济顾问。五十多年持续的社会实践及其思想和人格,为他赢得了极大的声望和尊敬。

"

目录
序言

第一章 中世纪背景

一 社会机体

二 贪婪之罪

三 理想与现实

第二章 欧洲大陆宗教改革家

一 经济革命

二 路德

三 加尔文

第三章 英国国教会

一 土地问题

二 宗教理论与社会政策

三 个人主义的发展

第四章 清教运动

一 清教和社会

二 神圣的戒律对抗贸易的宗教

三 经济美德的胜利

四 治贫新药

第五章 结论

托尼的世界及其学术成就

注释

索引

译后记

内容摘要
本书堪称20世纪政治经济领域内伟大的经典之一。托尼凭借广博的经济知识和翔实的历史资料,以恢弘的气势和华丽的文字,回溯了宗教改革前夕直至17世纪末叶经济生活逐步摆脱神学理论控制的过程,并以此为背景,考察分析了神学理论本身发生的变化,尤其是英国清教的产生、发展和转变,如何影响和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托尼有关宗教思想、道德观念与社会经济活动之间的密切联系和互相作用的论述,可以看作对马克斯·韦伯关于新教伦理促进资本主义发展的有名命题的回应、批评和补充。而在当今世界经济利益和道德思考不再互相隔离,经济伦理越来越成为各界共同瞩目的紧迫问题的情况下,本书甚至比它初次面世时更为引人注目,也更具有启迪意义。

主编推荐
"【编辑推荐】:
1. 本书是资本主义经济史领域的经典著作,主要论证了欧洲中世纪的宗教观念有意或无意中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与韦伯相比,托尼更加关注宗教信仰与经济发展的广泛历史和社会影响,更加强调资本主义的道德和伦理维度。托尼在书中批评了日益增长的经济不平等,并呼吁建立健康、合作和共赢的经济体系,更加契合当下阶层流动性降低、贫富差距的现实。
2. R. H. 托尼是最早研究资本主义起源的史学家,他的研究成果对后来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如莫里斯·多布、罗伯特·布伦纳等有重要影响。在托尼看来,虽然资本主义的病症暴露在当下,但病根却深埋于过去。托尼认为关键时期是16—17世纪,既与地理大发现引起的商业革命相关,也与宗教改革时期新教思想的冲击和影响有联系。
3. 《宗教与资本主义的兴起》是两次世界大战期间英语世界销量优选的史学著作。他运用16—17世纪英国出版的大量小册子,深入探讨新教尤其是英国清教与资本主义的关系。托尼表示,他的研究受到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启发,但对两者关系的理解与韦伯并不相同。托尼认为,韦伯过分强调精神因素,忽视了其他因素,尤其是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他说:“16—17世纪荷兰和英国资本主义发展,不是因为他们是新教国家,而是由于经济大变动,尤其是地理大发现及其后果的影响。”在托尼看来,“所谓资本主义精神,就是为了追求利润可以抛弃一切道德禁忌的大无畏气概”,但这种精神在人类历史上长期受压制,宗教改革拆除了维护中世纪教义的制度和组织基础,为“地理大发现”后奔涌而来的资本主义打开了方便之门。

"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