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正版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 52.01 6.7折 ¥ 78 全新
库存3件
作者覃仙球 著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59806901
出版时间2018-03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78元
货号1202328695
上书时间2024-09-08
【室内•漫谈 INTERIOR RAMBLE】
庄祖宜:在厨房中开发一片“新天地”
李健:我看书的时候,不爱听音乐
贾樟柯:和“大众”一起看电影才是正经事
张永和:我家就是堆满旧物的“杂货铺”
快速时代,以酒店为家
【京都•匠人 KYOTO ARTISANS】
好东西值得修:一泽帆布
定睛于未来百年:开化堂
工艺的宽容:中川木工艺比良工坊
生于宇治茶文化:朝日烧
“One Blood”才是匠人之道:金网辻
【常人•生活 SIMPLE LIFE】
离开城市,重返乡村生活
两人一猫的懒人生活
烘焙有瘾,根本闲不下来
【刊中刊】
当我们谈论咖啡时,我们谈论的是……
“好好喝茶”并不难
寻恰当的器具,拾回“慢生活”
日式家居的狂热迷恋者文 / 梁文道
自从人类*次踏上月球表面,到现在已经快五十年了。不知道未来的人会怎么看我们过去所经历的这五十年。如果单从一种很传统的科幻想象来说,他们会不会觉得我们这五十年是技术停滞的五十年呢?居然在空间旅行上面没有任何跨越。记得我小时候,很多人还预言人类到了二十一世纪初期应该就要在火星建立殖民地了。但现实却是1972年之后,人类就连月球都没有再上过一次。在我那个年代,还有一种被认为是未来洲际之间必然的交通工具,叫做“协和号”客机。它能以两倍的音速,在一万五千米高空飞行,从伦敦飞到纽约,只要三个半小时。可是*后,它不只不能普及,而且还被干脆放弃。如果算上今天繁琐扰人的安检程序,现在坐一趟飞机在任何两个地点之间穿梭,所花的时间比起三十年前其实还要长。假如缩短空间距离是技术进步的目标之一的话,我们其实是退步了。
当然,几十年前的人一定想象不到,原来我们在缩短空间距离的努力上的*进展,竟然就只在掌上。出门不再必要,这是一个卧游的年代。给我一部手机,我就能够举起全世界。
据说旅行的妙用之一是逃避现实。当然,无论我们去什么地方旅行,我们始终都还处在这个恼人的现实当中。你去了巴黎,会遇见巴黎的现实,它其实没有你听说的那么浪漫;你坐在飞机上,那是飞机的现实,局促到让你手脚麻痹;你在一个廉价酒店的小房间里头休养,则有这个房间里的现实,例如昆虫在夜半爬行时所发出的声音。这些现实都不一定让人愉快。人生实苦,那个在一般意义下总是带着负面意涵的“现实”二字,是怎么躲也躲不掉的。既然如此,何不干脆认命?好好待在家里就是,正是“躲进小楼成一统”。
一生绝大部分时间都在今天的意大利和俄罗斯度过的法国人萨米耶•德梅斯特(Xavier de Maistre),可能是西方文学*有名的卧游旅行作家。1790年,因为一场决斗,他被判软禁在家四十二天。那是欧洲文学*流行壮游文学的时期,似乎每个有点自尊的作家,都应该要来一趟长途旅行,并且记下自己所见的种种奇观,去的地方越遥远越好,写出来的东西越离奇越妙。所以有些作家索性虚构,或者明言自己去的是无何有之乡,又或者假装去过一些根本未曾踏足的异邦。受困在家的德梅斯特,反其道而行,带着讽刺的心态,把那四十二天的经历写成了《在自己房间里的旅行》。不是开玩笑,这真是一本游记。就像德国学者斯蒂格勒(Bernd Stiegler)所说的,“室内旅行牵涉的是一种陌生化,使吾人从日常的居住经验之中退出,再用崭新的角度去探索和描述它”;“旅行不一定要抵达一个乌托邦,或者设定任何一个*终的目的地,反而可以是理应熟悉的此时此地;这种书写不必描述一个如梦似幻的世界,它写的是*庸俗的生活空间;不必去*遥远的带有异国风情的地方探险,就在当下,就在这个房间里面”;“只要一个观察者开始在室内旅行,这些被每一天的生活的灰霉所遮掩的空间,就会转化成为*真实的经验领域”。《在自己房间里的旅行》 是本令人耳目一新的游记,让人发现我们果然能在方寸之地漫游,在一张椅子的椅腿上面看到*有趣的故事,在一块地毯的边角遇见壮美的天地。
虽然都是卧游,但它和我们现在坐在沙发上上网冲浪、漂流全世界的那种卧游是很不一样的。我们如今偏好的卧游,真能叫我们忘记现实,甚至身边人的存在;而且不必自主,因为我们的眼球全都等着被人争夺。但德梅斯特的卧游,却是把全部的注意力集中在身前*实时、*直接的现实上面,关注其中所有的细节;同时还要我们发挥自主的想象力,就像灯塔的光束,一一扫过所有晦暗的角落,令它们折射出不同的色彩。
在德梅斯特出版《在自己房间里的旅行》的时候,笛福的《鲁滨孙漂流记》已经走红了大半个世纪,当时很多人模仿《鲁滨孙漂流记》所立下的模范,写一些背景设定在遥远荒岛上的野外求生故事。它们的共同点是,尽管场所偏僻蛮荒,主角又只有一两个人,但其真正关怀却是整个不在现场的人类社会。也就是说,它们要在一个人和一个岛屿上面,以文明的缺席去曲折地书写出它的存在。德梅斯特没有这么大的野心,他真的就只是写他的住宅,一栋小小的、长方形的都灵公寓,如此而已。所以也就有人不满,因为这是真正的躲避现实,忘记了外面更大世界的存在。凡是还带着点知识分子良心的人,多半不会喜欢这种小资格调。
虽然德梅斯特没有写到窗外的世界,纯粹内向,但是我们都知道一个房子必然有窗。凭窗眺望,外面的世界还是存在的。俗话讲,距离产生美。透过窗户,重度空气污染下的街景有时候竟然也有一种朦胧。就好比我们偶尔会喜欢坐在窗前,看看外面的雨景,如果此时我真的走在街上,也许就很狼狈了;但幸好我在室内,路人的狼狈就成了我家墙上一幅意境凄迷的图画。我知道,这是一种更糟糕的“小确辛”,很没有良心。不过熟悉摄影的人都知道,窗户同时也可以是一个框架,它能够为纷乱的世界定下一个观察的角度,把看似迷茫的人间整理成一套便于理解的叙述。更何况距离也是思考乃至于批判的前提,不站远一点,没有任何间隔,你就会被完全吞没,不自觉地成为喂养现世母体的其中一块小小饲料。
是的,一间有窗的房子就像一个“暗室”(camera obscura)——早在《墨经•经说下》中被描述过的光学现象,透过一个小孔,外面的风景被颠倒过来,投射在室内的一面墙上。先有距离,然后有光,画家就可以细致地描绘这个在时间之流中被暂停下来的世界切片,不只透视出万物彼此的距离与各自的位置,更确定了观照这个世界的主体所在,难怪很多人都认为它是文艺复兴绘画的起源之一。这自然是一种审美,可文艺复兴从来都不只是一场美学运动,它更是理性的,以人的尺度去重新丈量世界,乃至于再想象新秩序之可能的尝试。
故此,“看理想”推出“室内生活节”,以及这份不定期刊物。因为在这动不动就“十万加”的年代,一定的距离,一种室内的观点,或许是必要的。我们在室内生活的时间正变得越来越长。网络世界让室内生活变得简单、舒适,但对于室内安居的内容与品质,等待我们发现和探讨的还有很多。在你的室内,每一个物件、每一刻时间,都可以来自你的每一次选择,比起室外,看似逼仄的室内也可以是更为广阔的存在。
本书收录中国当代文化、设计、艺术等领域的创作者、倡导者的文章与访谈,受访人物有音乐人李健、电影人贾樟柯、室内设计师张永和、五位日本手工匠人,以及都市中的普通生活者,通过这些内容,与大家一起探讨“室内生活方式及文化理念”,阐释“室内生活”的文化内涵和美学意义。除理念之外,本书围绕“茶与咖啡”,结合饮品文化演变、产地地图、搜寻之旅、生产过程及工艺、泡饮手册、产品推介,为读者提供实用的信息与方法,全面展现茶与咖啡从泥土到手中、到壶具再到舌尖的美妙旅程。覃仙球,《NAIVE小樣》主编。杂志前身为《叁》,独立发行了五期,2017年7月正式更名为《NAIVE小樣》,并于2018年1月获得第三届单向街·书店文学奖“2017年度新声”提名,提名理由:“今天的时代*缺少这样的年轻人,在暗淡的前景下,依然勇敢地面对内心和世界。”
前言:室内之必要
提供一种室内的观点,丰富一日室内的生活。
“喝茶也好,喝咖啡也好,多讲究一点,总是可以的。只不过这一点应该是属于日常的,不必夸耀,也不必太过神圣。毕竟我们都只是凡人,有时候图的就是平凡中的讲究。所谓文化,往往就是一点点的讲究,日渐积累,逐步深挖,于是才有另一种生活的可能。”——梁文道
聚焦咖啡与茶,从理念到实用,全面展现茶与咖啡从泥土到手中、到壶具再到舌尖的美妙旅程。
本书收录作家梁文道、音乐人李健、电影人贾樟柯、室内设计师张永和、饮食作家庄祖宜等创作者的文章与访谈,以及日本作家吉井忍对五位京都手工匠人的专访文章等内容,与读者一起探讨“室内生活方式及文化理念”,阐释“室内生活”的文化内涵和美学意义。—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