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鸿章传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李鸿章传

全新正版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23.47 6.4折 36.8 全新

库存15件

北京海淀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梁启超 著;墨香满楼 译

出版社人民日报出版社

ISBN9787511544964

出版时间2017-06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36.8元

货号1201520838

上书时间2024-03-11

轻阅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中国近代有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史学家、文学家。戊戌变法之一、中国近代维新派、新法家代表人物。一生勤奋、研究涉猎广泛、著述宏富,在哲学、文学、史学、经学、法学、伦理学、宗教学等领域均有建树,以史学研究成绩很为显著。其著作合编为《饮冰室合集》,其中颇具代表性的有《李鸿章传》《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国历史研究法》《清代学术概论》等。梁启超生在中国的封建制度被资本主义冲破了的时候,他负载着时代的使命,标榜自由思想而与封建的残垒作战,是资产阶级革命时代有力的代言者。

目录
前言
李鸿章传(白话文)
序例
第一章时势造就的英雄
第二章历史长河中的李鸿章
第一节中国历史与李鸿章的关系
第二节大清历史与李鸿章的关系
第三章李鸿章的大舞台
第一节李鸿章的家世
第二节欧力东渐之势
第三节中国内乱的发生
第四节李鸿章受知于曾国藩
第四章淮军之父:军事家的上半场
第一节常胜军的诞生:朝廷不得不借洋助剿
第二节无江浙则无天下
第三节淮军之父
第四节劲敌李秀成
第五节收复南京的铺垫
第六节推辞克复南京的首功
第五章捻军克星:军事家的下半场
第一节捻军猖獗与官军失误
第二节曾国藩、李鸿章的平捻策略
第三节平定东捻任柱和赖文光等
第四节平定西捻张宗禹
第六章洋务即自强之术
第一节洋务运动的成效
第二节李鸿章办理洋务失败的原因
第七章改变了国运的甲午战争
第一节在朝鲜问题上三次失去先机
第二节大东沟海战
第三节平壤战役
第四节甲午战争中李鸿章的责任
第八章外交家兼糊裱匠门
第一节天津教案
第二节中法战争
第三节中日《天津条约》
第四节马关议和与遇刺
第五节《马关条约》与李鸿章的功罪
第九章瓜分时代的弱外交家门
第一节三国干涉还辽东
第二节签订《中俄密约》和访问欧洲
第三节胶州事件及其连锁反应
第十章万金油高官门
第一节戊戌变法中的李鸿章
第二节治理黄河
第三节己亥建储中的李鸿章
第四节雷厉风行总督两广
第十一章寿则多辱的老臣门
第一节东南互保和收拾残局
第二节俄国趁火打劫
第三节李鸿章之死
第四节中国近四十年政治概论
第十二章我眼中的李鸿章门
第一节“历史名人蜡像馆”中的李鸿章
第二节李鸿章的趣闻轶事
第三节日本人与我对李鸿章的评价
李鸿章传(原文)
序例
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李鸿章之位置
第三章李鸿章未达以前及其时中国之形势
第四章兵家之李鸿章(上)
第五章兵家之李鸿章(下)
第六章洋务时代之李鸿章
第七章中日战争时代之李鸿章
第八章外交家之李鸿章(上)
第九章外交家之李鸿章(下)
第十章投闲时代之李鸿章
第十一章李鸿章之末路
第十二章结论

内容摘要
《李鸿章传》又名《中国四十年来大事记》,梁启超称:“四十年来中国大事,几无一不与李鸿章有关系。”了解李鸿章,可窥中国近代史四十年风云变幻。李鸿章早年多舛,后拜在曾国藩门下、组建淮军、镇压太平天国,直至署理两江总督,创办洋务运动,声望达到顶点;再到甲午战争失败,无奈周旋于列强的外交舞台;晚年建设海军、悲壮故去。一生沉浮,与大清国命运紧密相连。梁启超对李鸿章在军事、洋务、外交以及政治等方面的成就进行了全新的梳理与解读。还将李鸿章与诸葛亮、王安石、曾国藩、左宗棠、俾斯麦、伊藤博文等古今中外历史人物进行比较,得出“不学无术,不敢破格,是其所短也;不避劳苦,不畏谤言,是其所长也”的结论。如何评价这位饱受争议的重臣,梁启超给了答案:“李鸿章必为数千年中国历目前一人物,无可疑也。李鸿章必为十九世纪世界历目前一人物,无可疑也。”

精彩内容
提起李鸿章,我们好像很熟悉,又好像很不熟悉。
    一想到中国近代史,人们往往不舒服:割地赔款,丧权辱国。尤其是《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赔钱都是上亿两白银——吃了大亏!洋务运动也随着甲午战败而宣告失败。而这都跟李鸿章分不开。至于责任,人们都说怪腐朽的满清王朝统治者,慈禧太后那一班人。当然,清朝都灭亡100多年了,除了历史学家和历史爱好者,没人去仔细研究那些重大事件的来龙去脉,具体每个决策者和当事人的功过是非。
    如果我们像史学大师钱穆所说的那样,对历史有一种“温情的敬意和同情的理解”,那么对李鸿章这个人以及中国近代史或许会有不同的观感。我们欣慰地看到,今天的人们对于中国近代以来的重要人物和事件的看法越来越多元和开放,如十几年前电视连续剧《走向共和》的热播,国人发现无论是慈禧太后还是李鸿章、恭亲王,他们当年在内忧外患的情况下都备尝心酸,为国家的富强而忍辱负重,做出了很多努力;历史人物也跟普通人一样有喜怒哀乐,有奋斗,有失落。正像李鸿章所说,中国处于三千年未有之巨变,今天的中国人同样处在“现在进行时”的巨变之中,为民族复兴伟业而备尝艰难之后对历史人物有了不同的认识。当代美国著名历史学家史景迁先生认为,中国近代以来是真正强大的和充满活力的,因为之前所谓的“天朝上国,万国来朝”本来就是一个幻觉,近现代中国与传统中国大不一样。新的视野赋予我们新的感悟。
梁启超,一个非常熟悉的名字。他在晚清和民国时期,靠“笔尖常带感情的文字”在政界和舆论界赢得了巨大的影响力。1901年,在李鸿章刚刚逝世后,梁启超作得《李鸿章传》,6万余字,以大文人写大政治家,自然是文情并茂,无愧为“20世纪四大传记之一”,100多年后的今天仍然无出其右,深受欢迎。笔者拜读之后发现,毕竟是中国新式人物传记的开山之作,不足之处在所难免,加上时过境迁,当年是常识的东西在今天已需要注释。所以,笔者不揣浅陋,在不删减原著的前提下,对内容做了适当的补充,以求事件完整,原著者意犹未尽的东西得到阐发(白话译文近9万字,补充4万余字)。不知读者以为然否?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