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园+豆子芝麻茶 杨本芬
  • 秋园+豆子芝麻茶 杨本芬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秋园+豆子芝麻茶 杨本芬

全新正版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40.34 5.2折 77.8 全新

库存4件

北京海淀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杨本芬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等

ISBN9787559640666

出版时间2020-06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77.8元

货号1203119861

上书时间2024-03-03

轻阅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秋园》
    杨本芬,1940年出生于湖南湘阴,17岁考入湘阴工业学校,后进入江西共大分校,未及毕业即下放江西农村。此后数十年为生计奔忙,相夫教子,后从某汽车运输公司退休。花甲之年开始写作,在《红豆》《滇池》等刊物上发表过短篇小说。
《豆子芝麻茶》
杨本芬,素人作家,现居江西南昌,今年83岁。17岁考入湘阴工业学校,后进入江西共大分校,未及毕业即下放农村。此后数十年为生计奔忙,相夫教子,后从某运输公司退休。花甲之年开始写作,80岁出版处女作和代表作《秋园》,之后陆续出版《浮木》《我本芬芳》等作品,均引起强烈反响,陆续获得十余项文学奖项。

目录
《秋园》
《豆子芝麻茶》
【注】本套装以商品标题及实物为准,因仓位不同可能会拆单发货,如有需要购买前可联系客服确认后再下单,谢谢!

内容摘要
《秋园》
1914年,秋园出生在洛阳一户行医人家。长大后的秋园嫁给了驻扎当地的一位国民党文职官员。秋园先是跟随丈夫从洛阳搬到了南京。抗战爆发后,一家人又迁往重庆,中途脱离部队回到湖南乡下。在湘阴,秋园生下五个孩子,活下三个,女儿之骅排行老二。贫穷、饥饿、歧视日日侵蚀着这个家庭,之骅自小便目睹母亲为生存所做的苦苦挣扎。丈夫去世后,秋园带着两个幼子流落湖北,艰难求生。16岁时,之骅逃离了乡村,到一个偏远小城求学、扎根。秋园和之骅母女被命运抛掷底层,两代女性为活下去付出了优选努力。当晚年的之骅拿起笔回首一生,真正的救赎方才开始。
《豆子芝麻茶》
《豆子芝麻茶》是杨本芬“看见女性”系列的第四本书,是一本珍贵的平民史歌。本书分为两部分:“过去的婚姻”和“伤心的极限”。在讲述过母亲(《秋园》)、乡亲(《浮木》)、婚姻(《我本芬芳》)之后,作者又将目光聚焦到秦老太、湘君、冬莲这三位女性的婚姻上,细致入微地讲述了女性在亲密关系当中的困惑与痛楚、选择与担当、勇气与坚持,即便命运不公,也不放弃自我救赎。此外,作者回忆了与妈妈和哥哥一起经历的往事,以及两位至亲离世之际的锥心之痛,那些如芝麻豆子般的小事虽如露珠般微小、脆弱、转瞬即逝,却在那时那刻丈量着一个人伤心的极限。

主编推荐
《秋园》
1.听八旬奶奶讲述她和妈妈的故事。1914年,世上有了“秋园”这个人。1918年,汉语有了“她”这个字。秋园,她来过,挣扎过,绝望过,幸福过。今天,她80岁的女儿,把普普通通的她,讲给世界听。 

2.以主人公秋园的经历串联起百年中国的沧桑,深情而悲悯地描绘了底层乡间人物对苦难的承受与抵抗。“我写了一位普通中国女性一生的故事,写了我们一家人如何像水中的浮木般挣扎求生,写了中南腹地那些乡间人物的生生死死。我知道自己写出的故事如同一滴水,最终将汇入人类历史的长河。”

3.文字鲜活、大气、引人入胜,装帧简约、质朴、优美而富有力量。
《豆子芝麻茶》
1.八旬老人谱写的珍贵平民史歌:“看见女性”系列(《秋园》《浮木》《我本芬芳》《豆子芝麻茶》)是八旬老人杨本芬在厨房写下的珍贵的平民史歌,她写尽中国女性的挣扎与力量、坚韧与美好,呈现了几代人在百年中的挣扎求生,写出了许多普通人的生生死死。一个最微小的个人,也可以呈现与记录鲜活的历史;一个平凡的生命,亦会焕发出感召他人的力量。2.素人作家成就的文学现象:有些人的一生,可能他从来没有使用过技巧,但他也过得挺好;还有一些人的一生,用了很多很多的技巧,结果过得很糟糕。像杨本芬就是,像用一种没有技巧过了自己一生一样的,没有技巧的方式,写了关于自己的书。——余华3.读者好评如潮:《秋园》《浮木》《我本芬芳》分别在豆瓣上获得9.0、8.4、8.3的评分,其中《秋园》在出版的第一年还一举夺得了当年包括豆瓣读书top250、深港书评2020年度十大好书、新浪好书2020年度推荐图书、做书2020年度文学图书、硬核读书会-新周刊·2020十大虚构书籍、文学报2020年度好书榜等十二项国内文学大奖,成为2020年一个令人关注的文学现象。4.媒体反响强烈:《人物》杂志、“央视读书”“腾讯谷雨”“但是还有书籍”纪录片,众多知名媒体争相报道这位“80岁成为作家”的素人奶奶,罗翔、罗新、俞敏洪、得到……从大众到权威,无一不被杨本芬真诚动人的文字打动。

媒体评论
《秋园》
这是纯粹的民间书写,文笔也透着民间的莽莽之气,有些片段打死都别想在史料或书斋里炮制出来的作品中看到。我喜欢看这样来自一线的文字:无矫饰、无保留、粗粝、直情。它们贴身而行,大量难以想象的新鲜的细节,像鼻息一样蹭着我耳后的茸毛,让我感应到往事的呼吸。——天涯网友 胡破卷

愿来自时间的,重归于时间;愿来自人生的,去安慰人生;愿来自心灵的,再流回心灵。
——天涯网友 不是那条蛇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