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李明彦,文学博士,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文艺学教研室主任。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0世纪中国文学中的互文现象研究”(项目编号:14CZW076)、吉林省教育厅项目“真实观念的嬗变与新时期文学的叙事转型”并顺利结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5项。出版学术专著《真实性话语的建构与新时期文学》(28万字,长春出版社,2012年)获东北师范大学第十一届社会科学研究著作奖一等奖,主编的《一本杂志与文学史现场:1986-2016·文学史建构卷》《一本杂志与文学史现场:1986-2016·随笔体卷》(时代文艺出版社,2018年)获6届中国当代文学研究成果奖。发表学术论文30篇,其中有2篇分别被《新华文摘》转载,1篇被《人大复印资料》转载。
目录
绪论
章互文性理论的历史与逻辑
节互文性理论的语言学基础:索绪尔的开创意义
第二节走向互文性:巴赫金的对话理论及其影响
第三节互文性理论的提出:克里斯蒂娃
第四节其他理论家的互文性理论
小结
第二章主题互文:革命叙事背后的“潜藏符谱”
节文学传统与主题互文
第二节革命主题的互文及其隐迹:蒋光慈小说的前文本意义
第三节革命主题下的农村叙事:《咆哮了的土地》与《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互文关系考察
第四节革命主题下的女性叙事:《我在霞村的时候》与《金宝娘》互文背后的“异构”
小结
第三章文类互文:小说与戏曲的文本置换
节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中戏曲与小说的互文关系
第二节怀旧与创新:《游园惊梦》对《牡丹亭》的文本嫁接
第三节叶广芩的京味小说与京剧的互文
第四节《青衣》:从小说到京剧
小结
第四章改写互文:经典重构的策略及其难度
节作为“互文性”策略的改写
第二节20世纪中国小说的改写对象
第三节20世纪中国小说的改写形态
第四节改写的难度:汪曾祺《聊斋新义》改写实验的启示
小结
第五章语图互文:文学叙事中的修辞互补
节语图互文何以可能:中国诗学背景下的考察
第二节媒介跨越与修辞互补:20世纪中国小说中的“语图互文”现象
第三节个案考察:残雪小说封面图像的“语图互文”现象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摘要
本书以互文性理论为视角切入20世纪中国小说,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小说文本,总结了20世纪中国小说的互文类型。通过宏观与微观的考察,从历史视角梳理互文类型的发展流脉,从逻辑角度对小说文本的话语生成方式、叙事成规、审美特征进行分析,力求找出不同文学文本间的叙事相似性以及相似背后的异构现象,从而探究20世纪中国小说的意义生成、文本阅读与阐释、传承与创新等问题。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