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帝国的技艺 统治不可统治之地
  • 帝国的技艺 统治不可统治之地
  • 帝国的技艺 统治不可统治之地
  • 帝国的技艺 统治不可统治之地
  • 帝国的技艺 统治不可统治之地
  • 帝国的技艺 统治不可统治之地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帝国的技艺 统治不可统治之地

全新正版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42.22 5.3折 79 全新

库存32件

北京海淀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郑非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59842831

出版时间2021-12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定价79元

货号1202537489

上书时间2024-02-22

轻阅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郑非,毕业于复旦大学,现任教于上海政法学院,从事比较政治研究,对族群政治、帝国政治与后发展国家政党政治感兴趣。

目录
序言  航行在民族主义的风暴中

引言  “帝国”的“通词膨胀”与古今之变

一 帝国是什么?

二 帝国的古今之变

三 为什么研究近代帝国?

章  帝国压力与帝国之道

一 帝国压力

二 帝国的分类

三 假说:帝国的应对之道

第二章  英帝国

一 反帝国主义

二 美国革命与帝国宪法

三 帝国改革运动:1837—1869

四 帝国联邦运动

五 社会隔离

第三章  法帝国

一 法帝国的源流与动力

二 帝国的治理方针

三 历史惯性与共和主义意识形态

四 帝国治理的后果

五 法帝国的终结:帝国改革计划的失败

第四章  奥地利—哈布斯堡帝国

一 帝国的由来与诸次改革

二 集权—隔离政治

三 制度隔离的效果

第五章  俄罗斯帝国

一 没有“帝国民族”的帝国

二 一个非正式的帝国

三 波兰综合征

四 俄罗斯化及其后果

五 俄罗斯化与革命

结语  帝国比较

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帝国,作为一种主要的人类政治构造,航行在民族主义时代的风暴中。帝国的掌舵者们,并没有温柔地走进那个良夜。有些船搁浅了,有些船则被时代大潮打成了碎片。他们所遭遇的困难,现在仍然困扰着一些多民族国家。对我们而言,观察这些水手的举动,即使是他们在礁石上撞得粉碎的时候,仍然是有益的,不仅能使我们看到人类政治想象与政治设计的界限,同时也能为现代一些限于多元社会纷争的国度提供某些历史教训,因为它们有的时候也是在“统治不可统治之地”。大众政治兴起,民族主义抬头,统治日益失效,边缘离心离德。面对压力,近代帝国选择了不同的应对之道,也选择了不同的未来。

主编推荐
※大众政治兴起,古代帝国失效,当代读者更应关注近代帝国大众政治到来,掠夺型政府消失,以前被“官民关系”遮掩的族群问题必须在大众政治的框架内得到解决。近代之前,几乎没有一个人类社会有和异己携手共建政治共同体的经验,古代帝国是机械堆积的结果,依赖的是人民的政治冷漠与顺从。从这个角度讲,古代帝国都几乎不是什么让人惊异、眼睛一亮的创举。我们很难说,古代帝国的治理术对现代政治实践能有什么借鉴作用,真正需要观察的,是那些活动在大众政治年代里的帝国。各近代欧洲帝国的多元性更强,观察它们如何应对大众政治年代所带来的压力,不仅能使我们看到人类政治想象与政治设计的界限,同时也能为现代一些限于多元社会纷争的国度提供某些历史教训,因为它们有的时候也是在“统治不可统治之地”。※详述近代帝国的统治压力与应对之道,提纲挈领勾勒帝国的技艺帝国压力来自内外两个层面 :在内,帝国的扩张、发展与维持会冲击核心区既有的社会、文化与经济形态,从而破坏本地的政治平衡。在外,近代环境下,核心区对边缘区的统治不能只是简单地以军事优势为基础的统治,而必须有一定的法理基础 ;过去那种上下统治关系,必须以“群群关系”替代,而此群群关系自然也对帝国的适应能力提出了挑战。为了应对帝国压力,帝国会在正式/非正式、吸纳/隔离两个维度上移动,以此来避免或减弱帝国压力。帝国可以选择一个正式或者非正式的制度框架,这决定了帝国是否有一个等级式的集中控制体制,帝国中心与属地之间的政治关系是否得到明确说明,权责划分是否明确,边缘属地的官员是由中央指定还是地方产生,以及,在非正式管道层面,中央—属地政府官员之间的交往是重在协商一致还是依靠律令。此外,帝国的本部人群对待属地人民也可以持两种态度。一种是“内外有别”,将属地的人民与本部的人民分别看待 ;另一种则不做此区分,赋予所有人群以统一的政治公民身份(或认为他们有资格获得此身份)。前者是一种政治隔离,后者则有吸纳/同化的含义。※直击英、法、奥、俄罗四大帝国治理困境,指陈帝国统治利弊得失各个近代帝国都有一些根子上的东西使它们偏爱某种设置,使得它们在一段时期对一些地方、人民的处置具有一致性,呈现某种特色。英国在北美及澳洲的诸殖民地被当时的英国人看成帝国的核心区域,在对它们的处置上,一而再、再而三地体现出英国的保守主义政治文化。法帝国的建立与设置主要是一个政治行为,所以受到法国共和主义意识形态的极大影响。哈布斯堡王朝在启蒙时代后在内莱塔尼亚地区建立了一个强大的官僚政体,但由于德意志人始终占据人口少数,没法向法国学习,只能另寻他途。俄罗斯帝国实际上是从一个相当古典的传统帝国演变而来,自然在边陲地区统治薄弱,但又受到一个民族主义时代的推动。这些都使这些帝国在一段时间内,在一些其认为很重要的区域推行了一些富有特色的政策、制度。本书所描写的四个帝国,虽则各自失败,但都并非被民族主义一击便摧枯拉朽式地瓦解。这四个帝国都进行了某种反抗,虽成效不一,但足以给后人留下历史教训。那么,对当下的民族国家来说,这些近代帝国的民族治理方略具体能有什么教益呢?如果帝国是在“统治不可统治之地” —那些被它统治的地方和人民,因为种种,无法被纳入现代民族国家的设定之中,那么,对于处在较相似境地的人们来说,就要学会突破既有的政制设定,在国家的设置中加入足够的弹性。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