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见证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见证

全新正版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42.33 4.8折 88 全新

仅1件

北京朝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义乌丛书编纂委员会编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08157774

出版时间2019-0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88元

货号1201883144

上书时间2024-02-09

轻阅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总序汩汩义乌江,从远古流来,流过上山文化,流经乌伤古县,流入当今小商品之都,流成一条奔涌着2200余年灿烂文明浪花的历史长河。义乌江流域,山川秀美、物华天宝,文教昌盛、地灵人杰。自秦王政始置乌伤县,2200多年的历史时期,勤劳智慧的义乌人在此耕耘劳作,繁衍生息,改造山河,创造了璀璨的历史文化。  义乌地方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因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历史原因,又具有自身鲜明的特征。    义乌文化的独特性,体现在“勤耕好学,刚正勇为,诚信包容”的义乌精神里,体现在“崇文,尚武,善贾”的义乌民俗里,体现在“博纳兼容,义利并重”的义乌民风里。义乌精神及民风、民俗遂成为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文化之泓泓一脉,成了中国历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页。千百年来,义乌始终在传承着文明,演绎着辉煌,从而使义乌这座小城魅力无限。    义乌自古崇尚耕读,特别是唐代之后,学风渐盛,素有“小邹鲁”之称。自宋以来,县学、社学、书院及私塾等讲学机构多有设立,而“莅兹土者,莫不以学校为先务”。故士生其间,勤奋好学,蔚成风气,学有成就,烨烨多名人。并且,辐射出巨大的文化能量,不仅本地名儒代有,在浩浩学海与宦海中大展宏图,而且还活动过、寄寓过数不胜数的全国各地的文化名人,从文人学者到书家画师,从能工巧匠到杏林名家,其生动活泼的文化创造与传播,绵延不绝的文化承续与传递,从来没有湮灭或消沉过。在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领域里独树一杆颇具特色的义乌文化之帜,在优雅千载的儒风中诞生了许多屹立于中华民族之林的英杰。也正是文化底蕴的深厚与文化内涵的博大,造就了令人神往的义乌,使其作为中华文化渊薮的鲜明形象而历久弥新。    历史,拒绝遗忘,总要把自己行进的每一步,烙在山川大地上。    时间逝而不返,它带走了壮景,淘尽了英雄,留下了无数文化胜迹和如峰的圣典。只有在经过无数教训和挫折之后的今天,人们才逐渐认识到作为一个复杂系统的组成部分,城市的各要素所具有的种种不可替代的价值和功能,它们饱含着从过去传递下来的信息,而《义乌丛书》正是记录这些信息的真实载体。    历史是无法割断的,许多古老的文化至今仍然在现实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当我们向现代化的目标迈进时,怎样继承古老文化的精华,剔除其封建糟粕,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建立社会主义新的文化格局,是一个摆在我们面前与物质生产同等重要的任务。    一位哲学家曾经说过,哲学就是怀着乡愁的冲动去寻找失落的家园。今天,我们正处于一个重要的历史性转折时期,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也开始意识到,对民族民间文化源头的追寻迫在眉睫,鉴于此,我们编纂出版《义乌丛书》,具有深远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抢救文化典籍,古为今用   文化典籍中的善本古籍,是前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和历史见证,极富文献价值和文物价值。义乌历代文士迭出,著述充栋。这些历经沧桑而幸存下来的“国之重宝”,或则出于保护的需要,基本封存于深阁大库,利用率甚低;或则由于年代久远,几经战乱,面临圮毁。如今,《义乌丛书》编纂工作的启动,为古籍的保护与使用找到结合点,通过影印整理,皇皇巨著掸除世纪风尘,使其化身千百,为学界所应用,为大众所共享;同时,原本也可以得到保护。真可谓是两全之策,是为民族文化续命,是为地方文化续脉。     继承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在义乌历史上,有许多人文典故值得挖掘,有许多可歌可泣的先进事迹值得记载。拨浪鼓文化需要传承,孝义文化值得发扬,义乌兵文化应予光大。但由于历史上的义乌是个农业县,文化底蕴虽然深厚,载入史册的却寥若晨星。而深厚的历史文化传统能孕育和产生强大的文化力,能为塑造良好的城市形象提供重要基础,这种文化力所形成的精神力量深深熔铸在城市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中,是推动城市经济和社会进步的内在动力。因而,《义乌丛书》编纂者坚持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衔接,精品文化与大众文化相兼顾,创作出义乌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文化系列丛书,既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也是物质文明建设的需要。     追溯文化发源 承前启后    义乌经济的发展,并非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参天之木,必有其根;环山之水。定有其源。”义乌发展的文化之源,义乌商业的源流之根,义乌文化圈的形成特质包括宋代事功学说对义乌“义利并重,无信不立”文化精神的影响,明代“义乌兵”对义乌“勇于开拓,敢冒风险”文化精神的影响,清代“敲糖帮”对义乌“善于经营,富于机变”文化精神的影响等。因而,如何用文化来解读义乌,也成了《义乌丛书》的重要组成部分。     广义的文化几乎无所不包,狭义的文化基本限于观念形态领域。从以上包含的内容可看出,《义乌丛书》对“文化”的界定,似乎介于广、狭之间,凡学术思想、哲学原理、科技教育、文学艺术等多个类别与层次,均在修编范围之内。     几千年岁月蕴蓄了丰赡富饶的文化积淀。面对多姿多彩、浩瀚博大的义乌文化形态,我们感受到了其内在文化精神的律动。     保存历史的记忆,保护历史的延续性,保留人类文明发展的脉络,是人类现代文明发展的需要。如今,守望岁月的长河,我们不能不呼吁,不要让义乌失去记忆。         《义乌丛书》卷帙浩繁,她集史料性、知识性、文学性、可读性、收藏性于一体,以翔实的史料、丰富的题材、新颖的编排,全景式地再现了江南“小邹鲁”的清新佳景和礼仪之邦精深的内涵。走进她,就是走进时间的深处,走进澎湃着历史的向往和时代的潮音的宝地,去领略一个时代的结束,去见证另一个时代的开始。宏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曾经是,也将永远是义乌区域文化赓续绵延的基石,也是义乌继续前进乃至走在全省、全国前列的力量。在建设国际商都的进程中,抢救开发历史文化遗产,掌握借鉴先哲遗留的丰硕成果,是全市文化学术界的共同期盼。因而,编纂这套丛书既是时代的召唤,也是时势的需要。  习近平总书记近年来一直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我们认为,地方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本质特征和根本属性,是中华文化的重要代表,我们对地方文化源头的追寻,正是为了坚定我们中华文化的自信。这也正是我们编纂出版《义乌丛书》的主旨与意义所在。  

                   义乌丛书编纂委员会
 
 
 
 

作者简介

 施章岳,原任职义乌文化局。现任义乌市志、义乌丛书、义乌年鉴执行主编。

目录

总序 / 001

引子 / 001

 

篇 并非为了歌功颂德 / 001

在源头作出的决策片断 / 002

来自党报的声呐喊 / 010

市场初期的又一道斧凿之痕 / 016

轰动效应自此推向全国 / 019

 

第二篇 市场源头的那些场景 / 025

义乌小商品市场源头考 / 026

义乌小商品市场的源头——廿三里 / 032

耳闻目睹廿三里小百货市场 / 036

为摆脱贫穷发出的呐喊 / 040

全球市场的历史解读 / 054

中国小商品城的昨天与今天 / 081

 

第三篇 推进市场扩张的招数 / 099

培育市场要千方百计降低交易成本 / 100

——以义乌为例、谈谈“货从低价处进”的实现方法

政府牢牢掌握市场主要资源的调控权 / 112

划行归市寻踪 / 118

用足用好税收优惠政策 / 124

创新市场监管方式40年 / 128

 

第四篇 围绕市场拓展的产业 / 139

义乌区域金融中心渐行渐近 / 140

大交通促进义乌市场大发展 / 154

义乌物流市场发展纪实 / 174

市场带动产业 产业支撑市场 / 184

以贸兴展 以展促贸 / 192

“义博会”的综合效应 / 202

义乌购:义乌市场电子商务之路 / 210

 

第五篇 纵横驰骋 市场无限 / 215

神奇的伟力来自群众 / 216

“小”字做出大文章 / 219

邓小平南方谈话前后的义乌市场 / 227

外国商人在义乌市场 / 231

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 / 260

从“山穷水尽”到“柳暗花明” / 271

——国合商业融入市场追记

义乌农贸城发展纪实 / 276

 

第六篇 义乌市场的新名片 / 285

创业创新的加速器/ 286

精准扶贫的发动机/ 292

开放贸易的试验田/ 298

国之交往的新引擎/ 303

全民小康的孵化器/ 309

 

后记 / 314


【前言】

主编推荐

 本书围绕义乌市场,从不同角度对义乌小商品市场的源头、发展历程进行追溯、回望和展现。不仅有义乌市长在全省开放市场实用知识讲座的讲稿,还有著名作家对义乌市场以小见大这一壮举的解读。不仅有大量当年媒体报道,还有珍贵资料、数据等。从各方面展现了义乌小商品市场的源头、发展历程。
【内容推荐】
 改革开放40年来,义乌市场的发育和发展,成为义乌经济发展的启动泵和调节器。随着市场的兴起,全市形成国际、国内贸易多渠并流,生产流通互为作用、互为促进的经济发展新格局,使本市经济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速度,在浙中崛起一座举世瞩目的小商品之都。本书围绕义乌市场,从不同角度对义乌小商品市场的源头、发展历程进行追溯、回望和展现。

【作者简介】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