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国时期长江三角洲棉业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民国时期长江三角洲棉业研究

全新正版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32.83 6.7折 49 全新

仅1件

北京海淀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李义波 著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ISBN9787516160091

出版时间2015-04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49元

货号1201131933

上书时间2024-02-02

轻阅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李义波,副教授,博士,南京市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研究所研究人员,曾任南京农业大学社会学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组织社会学、社会治理理论、社区研究。出版个人著作和合著4部,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主持和参与重量、省部级和市厅级课题近60项。相关研究成果曾获民政部民政论坛征文二等奖,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很好论文奖,南京农业大学教学科研成果奖等。

目录
章绪论
节选题价值
第二节学术回顾
一美棉引进和推广研究
二植棉技术研究
三棉纺织业研究
四棉业与社会系统的关系研究
第三节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核心概念
第二章自然条件、历史传统与长江三角洲的植棉业
节适宜棉作的自然生态条件
一棉作的光照、热量和水分条件
二宜于棉作的气候条件
三适宜棉作的地理条件
第二节悠久的植棉历史
一中国植棉历史概述
二长江三角洲悠久的植棉历史
第三节民国植棉业的进展
一民国植棉概况
二植棉业的变化
第三章长江三角洲的机器棉纺织业
节土布业的衰落与机器棉纺织业的出现
一土布业的衰落
二机器棉纺织工业的出现
第二节民族资本机器棉纺织业的发展
一民族资本机器棉纺工业的工厂数
二民族资本机器棉纺织业设备状况
三民族资本机器棉纺织业的产品和产值
第三节在华外商机器棉纺织业
一在华外商棉纺织业的变迁概况
二日本的扩张和渗透
三华商和外商机器棉纺织业工厂数与设备的比较
第四章小农经济背景下的长江三角洲家庭棉业
节土地要素与家庭植棉业
一耕地占有状况与家庭棉作面积
二棉花种植业的土地产出
第二节劳动力要素与家庭棉纺织业
一小农家庭普遍从事手工棉纺织业
二家庭手工棉纺织业的劳动力分工
第五章长江三角洲棉业的市场与贸易
节棉花的市场和贸易
一棉花消费市场
二棉花进出口贸易
第二节棉纱布的市场和贸易
一棉纱布的国内消费市场
二棉纱的进出口贸易
三棉布的进出口贸易
第六章技术创新与长江三角洲棉业
节棉种改良
一关棉的引进与改良
二优良中棉品种的选育
第二节植棉技术的进步
一民国前的植棉技术
二民国时期棉作科学研究工作
三棉花栽培技术的进展
第三节棉纺织技术的进步
一手工棉纺织技术的进步
二机器棉纺织技术的进步
第七章组织创新与长江三角洲棉业
节棉业行政管理机构
一棉业行政管理机构设置沿革
二棉业统制委员会
第二节棉业教学研究组织
一政府棉业研究机构
二大学的棉业研究系所
三社会力量举办的棉业研究机构
第三节棉业行业团体
一棉业行会概述
二上海华商纱厂联合会
三中华棉产改进会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摘要
棉业是民国时期大支柱产业和中国近代工业的象征。以往有关民国长三角棉业的研究,研究时段上着重于1937年前,研究内容上多侧重于植棉业、棉纺织业、棉业市场与贸易的某一方面,缺乏连贯性、整体性和系统性。本书以民国整个历史时期为研究时段,以长三角为研究地域,以棉业为研究内容,将相关地理、历史、社会、经济和政治因素纳入分析框架,重点考察自然环境、历史传统、近代大工业、传统小农经济、技术进步和棉业组织创新等方面与民国长三角棉业发展的相互关系,并深入分析前者对后者的影响作用。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