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村基层非政府公共组织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农村基层非政府公共组织研究

全新正版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15.56 6.5折 24 全新

仅1件

北京海淀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吴新叶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1111482

出版时间2006-1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24元

货号10615457

上书时间2024-01-29

轻阅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吴新叶(1968— )男,安徽灵璧人,华东政法学院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行政管理教研室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基层政治与基层公共管理。1989年参加工作,1996—1999年在华东师范大学法政系攻读硕士学位,2001—2004年就读于复旦大学靠前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获法学(政治学)博士学位。近年来,尤其关注对农村的政治空间及其机制的研究,先后发表专业学术论文三十余篇。

目录
章  导论
  节  研究的缘起:关注“三农”背景下的农村基层生活
  第二节  农村非政府公共组织:选题及其意义
  第三节  本书的框架与方法论
第二章  民主与治理:农村非政府公共组织的逻辑
  节  基层民主: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的政治逻辑
  第二节  基于基层民主的农村治理
  第三节  农村非政府公共组织的对应主体及其结构
  第四节  民主与治理的反差:农村非政府公共组织的理论基础
第三章  现代农村非政府公共组织的兴起
  节  民国时期:乡里制度的沿用与发展
  第二节  改革开放前的农村非政府组织发展
  第三节  改革开放后:乡村非政府公共组织的再建
  第四节  农村非政府公共组织产生的制度路径
第四章  农村非政府公共组织的公共性基础
  节  概说
  第二节  公共产品与农村非政府组织的地位
  第三节  公共利益:农村非政府公共组织实践的理性基础
  第四节  公共空间:农村非政府公共组织实践的社会基础
第五章  村民自治的困境:农村公共空间的延展
  节  村民自治:草根民主与草根治理的变迁
  第二节  农村基层治理的制度变迁:以广东的村委会组织发展为例
  第三节  非政府公共组织参与:基层公共权力的视角
  第四节  村民自治与农村基层政治发展的趋势
第六章  公共领域:农村非政府公共组织的机制
  节  农村公共领域的历史传统
  第二节  农村基层公共管理中的公共领域
  第三节  农民自组织与公共领域
第七章  农村基层公共管理中的国家及其行为模式
  节  乡镇基层政权及其延伸的村委会
  第二节  政府主导与非政府公共组织的自主性
  第三节  政策与制度化:国家的作用模式及其路径
第八章  农村非政府公共组织的发展
  节  农村非政府公共组织的发展前景与条件
  第二节  农村基层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定位
  第三节  农村非政府组织发展中的社会资本
  第四节  农村基层非政府公共组织的网络构建
第九章  结论:超越“国家一社会”范式
  节  “第三条道路”的特征是什么?  
  第二节  国家主导与社会自主的历史时效性
  第三节  政治主体:农民成为“公民”的前提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摘要
农村非政策公共组织走上基层公共管理的前台,既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产物,也是公共管理社会化的必然结果。作为自治性公共空间的治理主体,农村非政府公共组织的结构形式和运作过程体现了草根政治的发展趋势和价值趋向,其中如何保持国家与农民之间的制度平衡是基层政治发展的前提。本书探讨了农村非政府公共组织的历史发展和基层治理的公共空间机制,认为国家和村民自主的有机统一才是当代农村基层政治发展的现实出路,也是提高农村治理绩效的有力食品店。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