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物学
  • 文物学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文物学

全新正版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38.23 6.6折 58 全新

库存183件

北京海淀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李晓东

出版社学苑出版社

ISBN9787507726091

出版时间2005-10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58元

货号1201945777

上书时间2024-01-20

轻阅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第一章文物学概述
第一节文物学研究对象
一、“文物”一词的渊源和概念演变
二、文物及其范围
三、文物特性
第二节文物学的任务
一、研究文物的基本要素
二、研究文物的分类
三、研究文物的鉴定
四、研究文物的价值与作用
五、研究古器物
六、研究古书画
七、研究古文献
八、研究古代文化史迹
九、研究近代现代文物
十、研究文物保护管理
十一、研究文物保护技术
第三节文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一、分类法
二、排比法
三、历史分析法
四、逻辑分析法
五、年代测定法
第二章文物研究与文物学的历史发展
第一节古代的文物研究
一、金石收藏研究与金石学
二、书画的收藏与研究
三、古文献的整理与研究
四、文化史迹的调查与研究
五、古物和古迹的保护
第二节近代的文物研究与保护
一、甲骨的收藏与研究
二、简牍和古文书的发现与研究
三、古遗址和古墓葬的科学发掘与研究
四、古建筑和石窟寺的调查与研究
五、博物馆文物收藏与研究
六、文物保护法规
第三节现代的文物研究与保护
一、文物研究机构与队伍
二、文物调查、研究与保护成果
三、文物保护科学技术研究成果
四、文物保护与管理
第三章文物学与相关学科
第一节学科的分化与文物研究的基本特点
一、学科的分化
二、文物学研究的特点
第二节文物学与历史学
一、文物学与历史学的区别
二、文物学与历史学的联系
第三节文物学与考古学
一、研究的年代范围
二、研究的对象
三、研究的方法
四、研究的目的
第四节文物学与博物馆学
一、博物馆学研究的范围
二、博物馆是文物收藏机构
三、博物馆是科学研究和教育机构
四、两个学科研究的交叉
第五节文物学与其他相关学科
~、文物学与地理学
二、文物学与方志学
三、文物学与宗教学
四、文物学与建筑学
五、文物学与法学
六、文物学与相关的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科学
第四章文物定名
第一节不可移动文物定名
第二节可移动文物定名
第五章文物分类
第一节文物分类的原则
一、文物的复杂性与可分性
二、“物以类聚”
三、一个标准与一种方法
四、复合体文物归类与约定俗成
第二节文物分类的方法
一、时代分类法
二、区域分类法
三、存在形态分类法
四、质地分类法
五、功用分类法
六、属性(性质)分类法
七、来源分类法
八、价值分类法
第三节文物分类法的局限性与发展
一、某些分类法的局限性
二、文物分类法的发展
第四节文物分类与文物保管
一、有利于文物藏品的保管
二、有利于分级保管
第六章文物鉴定
第一节文物鉴定的必要性
一、作伪使文物真假难辨
二、判明年代与揭示价值之必须
三、文物鉴定与文物定级和保管
第二节文物鉴定的内容与要求
一、文物鉴定的主要对象
二、文物鉴定的主要内容
三、文物鉴定的基本要求
第三节文物鉴定方法
一、传统鉴定方法
二、传统鉴定举要
二、现代科学技术鉴定方法
第七章文物价值与作用
第一节文物价值
一、文物价值的客观性
二、历史价值
三、艺术价值
四、科学价值
五、对文物价值认识的深化
第二节文物的史料作用
一、文物的证史作用
二、文物的正史作用
三、文物的补史作用
四、文物史料的功能
第三节文物的借鉴作用
一、借鉴与发展的见证
二、借鉴与促进文化艺术发展
三、借鉴与发展科学技术
第四节文物的教育作用
一、文物教育的特点
二、文物教育的凝聚力
三、文物教育的场所与形式
……
第八章古器物
第九章古书画
第十章古文献
第十一章古代文化史迹
第十二章近代现代文物
第十三章文物保护管理
第十四章文物保护技术
第十五章21世纪的文物学
参考文献
附录:文物藏品定级标准

内容摘要
《文物学》在获评“20世纪中国文博考古图书”的基础上补充完善而成。全书从文物学概述、文物研究与文物学的历史发展、文物学与相关学科、文物定名、文物分类、文物鉴定、文物价值与作用、古器物、古书画、古文献、古代文化史迹、近代现代文物文物保护管理、文物保护技术、21世纪的文物学等方面,对文物学这一学科进行了全面的阐述。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