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数字城市发展研究报告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数字城市发展研究报告

全新正版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25.28 7.0折 36 全新

仅1件

北京海淀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仇保兴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12133390

出版时间2011-08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36元

货号1200102486

上书时间2024-01-02

轻阅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前言
篇 城镇化进程与数字城市
章 中国城市发展的特征与问题
1.1 我国正处于快速城镇化阶段
1.2 我国城镇化衍生的重要问题
1.2.1 城市发展目标的偏差
1.2.2 城市管理目标的偏差
1.2.3 城市运行目标的偏差
1.2.4 加剧了城乡“数字鸿沟”
第2章 数字城市促进城市健康发展
2.1 数字城市建设的必要性与意义
2.2 数字城市建设的需求分析
2.2.1 各类应用及协同亟需数字城市公共平台的支撑
2.2.2 数字城市是建设宜居城市的需要
2.2.3 数字城市是打造平安城市的需要
2.2.4 数字城市是优选化便民服务的需要
2.2.5 数字城市是提高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需要
2.2.6 数字城市是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
2.3 数字城市建设的目标与任务
第二篇 数字城市的概念及发展
第3章 数字城市的概念
3.1 数字化
3.1.1 数字化的本质
3.1.2 数字化的特征表现
3.1.3 数字化技术与应用
3.2 数字城市的兴起
3.3 数字城市的概念
3.4 数字城市的特征
第4章 数字城市的发展
4.1 国外数字城市的发展实践
4.1.1 美国
4.1.2 欧洲
4.1.3 日本
4.1.4 新加坡
4.1.5 印度
4.1.6 巴西
4.2 国内数字城市的发展实践
4.2.1 数字城市地理数据资源状况
4.2.2 数字城市政府网站群状况
4.2.3 数字城市信息资源状况
4.2.4 数字城市发展阶段的状况
4.2.5 数字城市规范化、标准化基础的状况
4.3 国外数字城市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4.4 我国数字城市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4.4.1 我国数字城市发展拥有的机遇
4.4.2 我国数字城市发展面临的挑战
第三篇 数字城市的框架
第5章 数字城市的要素
5.1 数字城市与城市的关系
5.2 数字城市PART四要素模型
5.3 数字城市的参与者(Player)要素
5.3.1 投资者
5.3.2 基础设施提供者
5.3.3 数据提供者
5.3.4 服务提供者
5.3.5 服务对象
5.3.6 监督管理者
5.4 数字城市的活动(Activity)要素
5.5 数字城市的规则(Rule)要素
5.5.1 标准规范
5.5.2 法律法规
5.5.3 考核机制
5.6 数字城市的工具(Tool)要素
5.6.1 关键技术
5.6.2 应用系统及服务平台
5.6.3 效率工具
第6章 数字城市的框架体系
6.1 数字城市总体框架
6.2 数字城市政策标准体系
6.2.1 数字城市政策法规体系
6.2.2 数字城市标准规范体系
6.3 数字城市资本产业体系
6.3.1 数字城市产业分析
6.3.2 数字城市资本分析
6.3.3 数字城市资本产业体系框架
6.4 数字城市业务应用体系
6.4.1 数字城市业务应用体系框架
6.4.2 数字城市应用及方向
6.5 数字城市技术支撑体系
6.5.1 数字城市技术框架
6.5.2 网络层
6.5.3 平台层
6.6 数字城市评价指标体系
6.6.1 数字城市评价体系的建立原则
6.6.2 评价指标的选择方向
6.6.3 评价基准的选定与建立
6.6.4 数字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框架
第7章 数字城市的建设和运营
7.1 建设和运营原则
7.1.1 政府引导、企业运营、公众实践
7.1.2 以需促用,以用促建
7.2 建设和运营模式
7.2.1 投资
7.2.2 人才技术
7.2.3 产业化
7.2.4 市场秩序
7.3 建设和运营的多阶段
第8章 数字城市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宽带中国
8.1 社会经济、信息化发展趋势与宽带发展
8.1.1 信息发展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8.1.2 信息的爆炸性增长与光纤宽带网络
8.1.3 光纤宽带的战略地位
8.1.4 我国宽带还比较落后
8.1.5 国家政策的支持
8.2 宽带中国光网城市
8.3 光纤宽带网络的技术简介
8.3.1 无源光网络(PON)的发展历程
8.3.2 PON技术原理简介
8.3.3 PON相比铜缆技术的优势
8.3.4 PON技术的大带宽支持能力
8.3.5 PON的组网模式
8.4 结论:宽带中国光网城市是中国模式数字化城市核心要素
第四篇 数字城市的评价系统
第9章 数字城市的评价系统
9.1 数字城市评价系统的框架
9.2 数字城市评价指标
9.2.1 评价指标的确定
9.2.2 数字城市评价指标框架
9.3 数字城市的指标权重
9.3.1 确定指标权重的方法
9.3.2 指标权重的流程
9.4 数字城市的评价方法
9.4.1 数字城市评价原则
9.4.2 数字城市评价流程
第五篇 数字城市的展望
附件
附件一 数字城市专业委员会
附件二 数字城市相关政策标准
附件三 中国数字城市推进评价指标体系
致谢

内容摘要


     由仇保兴主编的《中国数字城市发展研究报告》以构建“宜居、安全、便捷”的健康城市、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为主线,提出了对数字城市的深层次理解,在客观地分析评价靠前外数字城市建设的经验基础上,提炼出我国数字城市总体框架和技术支撑、业务应用、资本产业、政策标准、评价指标五大体系,同时探讨了“政府引导、企业运营、公众实践”的数字城市建设和运营模式,并强化了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性,很后探讨并初步建立了中国数字城市推进评价指标体系,引导我国数字城市建设的方向。 《中国数字城市发展研究报告》作为中国城市科学研究系列报告之一,尤其是中国数字城市发展年度报告的期,内容丰富,观点鲜明,信息量大,是社会各界回顾和评述中国城市信息化建设进程的理想平台。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