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市空间绿色发展模式 基于秦岭地区商洛的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城市空间绿色发展模式 基于秦岭地区商洛的研究

全新正版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61.81 7.0折 88 全新

库存2件

北京海淀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鱼晓惠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12262618

出版时间2021-08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88元

货号1202502869

上书时间2023-12-20

轻阅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鱼晓惠,1973年生于陕西长武。1995年毕业于西北建筑工程学院城市规划,获工学学士学位;2007年毕业于长安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获工程硕士学位;2020年毕业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城乡规划学,获工学博士学位。现任长安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国家注册城乡规划师。 工作至今多次获得陕西省城市规划设计评优及各类竞赛奖励十余项;获陕西省土木建筑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发表《城市空间的自组织发展与规划干预》、《秦巴山地区绿色循环发展现行政策体系分析》、《秦岭山区生态空间框架构建研究——以陕南地区商洛城市为例》等学术论文二十余篇;主持或参与“秦巴山脉绿色循环发展战略研究”、“耦合于生态单元的秦巴山区乡村聚落结构形态研究”、“后乡土时代陕南地区村镇聚落空间整合创新研究”等国家、省部级课题研究十余项;主持或参与完成“甘肃省环县城市总体规划”、“西安市沣渭新区景观风貌规划”、“青海省同仁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等各类城乡规划设计实践项目五十余项。

目录
前言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绿色发展的全球共识

1.1.2  秦巴山地区的生态战略意义

1.1.3  城市空间的无序扩张导致生态环境结构失衡

1.1.4  城市空间建设缺乏对绿色发展目标的深入关注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绿色发展相关研究进展

1.3.2  绿色城市相关研究进展

1.3.3  空间模式相关研究进展

1.3.4  秦巴山地区城乡人居环境研究进展

1.3.5  国内外研究趋势与述评

1.4  研究范围与内容

1.4.1  研究范围界定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创新点

1.6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技术路线

2  相关基础理论与绿色发展建设实践

2.1  研究相关的科学基础

2.1.1  系统论基础

2.1.2  生态学基础

2.1.3  生态经济学原理

2.2  绿色发展理论

2.2.1  绿色发展的缘起

2.2.2  绿色发展的理论模型

2.3  绿色发展的建设实践

2.3.1  欧洲国家的绿色发展建设实践

2.3.2  日本的生态城镇群及循环型社会建设

2.3.3  中国的绿色发展建设实践

2.3.4  绿色发展建设实践的经验与不足

2.4  绿色空间的建设实践

2.5  城市空间绿色发展的内涵

2.5.1  基本概念解析

2.5.2  城市空间结构与生态系统的关系

2.5.3  城市空间绿色发展的内涵

2.5.4  城市空间绿色发展的原则

2.6  本章小结

3  商洛城市空间发展的现状及其问题

3.1  陕南地区人居环境特征

3.1.1  地理位置居于秦巴山地区核心地段

3.1.2  自然生态条件优势明显

3.1.3  人居环境建设受自然环境影响明显

3.2  商洛城市环境状况

3.2.1  商洛城市生态环境优越

3.2.2  商洛城市产业经济具有转型潜力

3.2.3  商洛城市建设用地利用率不高

3.3  商洛城市建设用地拓展及空间结构演化特征

3.3.1  1990~2015年商洛城市中心城区建设用地拓展

3.3.2  商洛城市中心城区空间结构演化特征

3.4  商洛城市空间发展的问题

3.4.1  商洛城市空间发展态势及空间效能

3.4.2  商洛城市空间发展问题

3.4.3  研究问题

3.5  本章小结

4  绿色发展目标导向的商洛城市空间结构分析

4.1.1  “绿色增长”导向的城市空间扩展

4.1.2  空间环境效能导向的城市生态安全

4.2  商洛城市空间绿色发展目标体系构建

4.2.1  现有的绿色发展指标体系

4.2.2  现有绿色发展指标体系的不足与缺失

4.2.3  商洛城市空间绿色发展目标体系构建

4.3  商洛城市空间结构的定量分析

4.3.1  定量分析模型方法

4.3.2  商洛城市空间发展状况评价

4.3.3  商洛城市空间绿色发展相关因素的灰色关联分析

4.3.4  基于定量分析的商洛城市空间结构变化趋势

4.4  商洛城市空间结构的定位分析

4.4.1  空间句法分析法

4.4.2  商洛城市重点功能用地空间的定位分析

4.4.3  基于定位分析的商洛城市空间结构变化趋势

4.5  商洛城市代谢系统结构分析

4.5.1  商洛城市代谢系统结构分析的前提条件

4.5.2  商洛城市代谢系统模型构建

4.5.3  商洛城市代谢系统评价

4.5.4  商洛城市代谢系统生态关系分析

4.5.5  商洛城市代谢系统的空间结构分析

4.6  绿色发展目标导向下商洛城市空间结构分析总结

4.6.1  “绿色协调度”的城市生态空间建设均衡性

4.6.2  “绿色发展度”的城市经济产业空间建设集约性

4.6.3  “绿色持续度”的物质循环再利用设施与公共服务

设施建设覆盖共享性

4.7  城市空间的再组织——具有绿色发展内涵的空间模式

4.8  本章小结

5  绿色发展的商洛城市空间模式要素体系

5.1  商洛“一体两翼”地区空间结构的核心要素

5.1.1  垂直分异明显的地理空间系统

5.1.2  沿水系与交通趋向分布的人居环境系统

5.1.3  典型的“弱单核”要素流与区域经济系统

5.1.4  “基质-廊道-斑块”楔形环拥的景观生态格局

5.1.5  “水平+垂直”维度的绿色发展区域空间结构

5.2  商洛城区空间结构的核心要素

5.2.1  自然生态空间——城区空间结构基底

5.2.2  交通系统与土地利用方式——城区空间结构基面

5.2.3  产业体系和基础设施体系——城区空间结构基质

5.2.4  “基底-基面-基质”的绿色发展城区空间结构

5.3  商洛城市住区空间结构的核心要素

5.3.1  “微气候-水系统-居住用地资源”构成的本底要素

5.3.2  “生态循环-经济循环-社会化”的功能协同要素

5.3.3  “节能降耗-物质循环”的绿色发展住区空间结构

5.4  绿色发展的商洛城市空间模式要素体系

5.4.1  商洛城市空间模式要素绡成

5.4.3  商洛城市空间模式要素组织特征

5.5  本章小结

……

内容摘要
本书依据绿色发展目标体系下城市空间模式为核心构建研究框架。结合秦岭地区商洛城市空间为主体研究对象,对人居环境建设的绿色发展评价因子、指标权重、评价标准与城市空间结构因素的关联等内容,进行推导和确定,确立城市空间绿色发展目标体系。以此目标为导向,分析城市空间结构的基本特征,选取城市集群区域、城区、城市住区三个空间尺度,分别从自然空间结构、经济空间结构、社会空间结构等视角,剖析不同空间尺度下城市空间结构,构建绿色发展目标的城市空间模式组织原则,提出城市空间的绿色发展模式,建构多层次的城市空间模式体系框架,为城市绿色发展空间组织提供新的思路。本书适用于城市规划、城市设计、人居环境、建筑学、环境设计等专业方向从业者以及相关专业人员阅读参考。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