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建筑史学的文献学传统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建筑史学的文献学传统

全新正版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42.15 7.0折 60 全新

库存3件

北京海淀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刘江峰、王其亨 著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12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1201644396

上书时间2023-12-16

轻阅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总序/王其亨
导言
一、为什么要研究中国建筑史学的文献学传统
二、中国古代建筑文献概貌
三、中国建筑史学研究的文献利用
四、收获与展望
章中国建筑史学与文献学
一、文献、文献学与历史学
二、中国建筑历史文献学
第二章重文传统下的中国古代建筑文献探析
一、中国古代文献的总体特点及营造文献的特殊性
二、《四库全书》中建筑相关文献的分布
三,沟通儒匠,建立中国古代营造体系的《营造法式》
第三章中国建筑史学的发端:中国营造学社的文献学研究
一、中国营造学社初期的文献研究(1930-1932年)
二、中国营造学社研究方向的转移与方法的转变(1932-1937年)
三、中国营造学社后期的文献研究(1937-1944年)
四、梁思成、刘敦桢的文献研究
小结文献学研究莫定建筑史学的基础
第四章壮大与新生:7949年以后的建筑历史文献研究
一、1950-1966年建筑历史文献利用经典案例分祈
二、1980年以来的建筑历史文献利用经典案例
小结建筑史学在各方面向纵深发展
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中国传统建筑理论蕴藏在丰富而又分散的古代文献中,文献学在建筑历史研究近百年的发展历程中,一直起着或显著或细微的作用。因此,梳理建筑史学所需文献的范围、研究状况和利用趋势,也应是建筑史学的重要研究内容。本书以时间为经,文献研究和利用情况为纬,抢先发售按照文献学的研究和利用情况,重新审视中国建筑史学的研究历程,分析造成该学科文献学研究缺失的原因。初步构建了中国建筑历史文献学的研究框架,强调了文献学在当代建筑史学研究中的基础性价值和作用,并探讨了今后可以继续深入的方向,以助力于中国建筑史学研究的纵深发展。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刘江峰、王其亨 著
  • 出版社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7-12
  • 版次 1
  • ISBN 9787112213504
  • 定价 60.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185页
  • 字数 244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中国建筑史学史丛书
【内容简介】
  中国传统建筑理论蕴藏在丰富而又分散的古代文献中,文献学在建筑历史研究近百年的发展历程中,一直起着或显著或细微的作用。因此,梳理建筑史学所需文献的范围、研究状况和利用趋势,也应是建筑史学的重要研究内容。
  《中国建筑史学的文献学传统》以时间为经,文献研究和利用情况为纬,首次按照文献学的研究和利用情况,重新审视中国建筑史学的研究历程,分析造成该学科文献学研究缺失的原因。初步构建了中国建筑历史文献学的研究框架,强调了文献学在当代建筑史学研究中的基础性价值和作用,并探讨了今后可以继续深入的方向,以助力于中国建筑史学研究的纵深发展。
【目录】
总序
导言
一、为什么要研究中国建筑史学的文献学传统
二、中国古代建筑文献概貌
三、中国建筑史学研究的文献利用
四、收获与展望

第一章 中国建筑史学与文献学
一、文献、文献学与历史学
二、中国建筑历史文献学

第二章 重文传统下的中国古代建筑文献探析
一、中国古代文献的总体特点及营造文献的特殊性
二、《四库全书》中建筑相关文献的分布
三、沟通儒匠、建立中国古代营造体系的《营造法式》

第三章 中国建筑史学的发端:中国营造学社的文献学研究
一、中国营造学社初期的文献研究(1930-1932年)
二、中国营造学社研究方向的转移与方法的转变(1932-1937年)
三、中国营造学社后期的文献研究(1937-1944年)
四、梁思成、刘敦桢的文献研究
小结 文献学研究奠定建筑史学的基础

第四章 壮大与新生:1949年以后的建筑历史文献研究
一、1950-1966年建筑历史文献利用经典案例分析
二、1980年以来的建筑历史文献利用经典案例

小结 建筑史学在各方面向纵深发展
参考文献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