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代台湾史研究的新进展
  • 近代台湾史研究的新进展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近代台湾史研究的新进展

全新正版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196.45 6.6折 298 全新

仅1件

北京海淀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史研究中心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台湾史研究室、中山大学历史系编辑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ISBN9787520145886

出版时间2019-05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298元

货号1201873265

上书时间2023-12-08

轻阅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地区地区史研究中心成立于2002年9月,主要依托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台湾地区地区史研究室。 台湾地区地区史研究中心的成立,意在推动、组织、协调台湾地区地区史的学术研究,从科学建设的角度,对台湾地区地区历史进行综合研究,开展与台湾地区地区、香港、澳门地区和国外学者的合作与交流,推动台湾地区地区史学术研究,为祖国统一与学术进步服务。

目录

  抗战胜利和台湾光复是中华民族走向民族复兴的起点――在纪念抗战胜利与台湾光复7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致辞
  试论台湾光复与台湾民意
  台湾光复与《新生报》
  台湾调查委员会中的台籍人士及其贡献
  陈仪在闽台两地的人事行政实践及其思考
  被忽视的暗潮:台籍精英光复台湾的诉求及国民政府的回应――以国民党台湾地区党部为例
  中国国民党直属台湾党部与光复台湾之工作
  台湾光复接收日本驻台海军研究――以李世甲电文为中心的探讨
  抗战胜利后梅州籍人士在台湾
  许寿裳与台湾光复初期的民族文化重建
  台湾光复初期许寿裳若干史实考释
  “国界”与“省界”:罗宗洛日记中的台湾大学接收改造
  重建与冲突:台湾光复初期社会与文化现象初探
  台湾光复初期的国语运动与国语文学(1945―1949)
  光复初期大陆台胞返籍考述
  福建在台湾光复中的作用与贡献
  台湾问题的相关条约及其法律地位的演变
  英国与国民政府的战后处置计划兼及台湾问题(1941―1943)――以英方外交决策和报告为中心
  开罗会议前蒋介石对台湾问题的认识与考虑
  从17世纪台湾海峡贸易格局看早期日荷在台湾的冲突
  晚清台湾建省的台前与幕后
  德国与日本割占台湾
  失望的取经之旅:辛亥梁启超赴台游历再析
  五四运动时期的对日外交――以福州事件的交涉为中心
  籍民、军阀与地方社会――1924年厦门“台探事件”之考察

  日本殖民台湾与殖民朝鲜的比较研究
  从警察制度之比较研究看台湾与朝鲜“殖民现代性”之差距
  地方精英与1920年代台湾农民运动
  泰雅人公医乐信?瓦坦的故事――1918―1924年西班牙流行性感冒时期
  日据时期台湾客家族群称谓的论述与转换
  殖民统治初期台湾士人的政治认同与行为抉择
  日据时期台湾共产党对工人运动的影响
  日本对中国台湾和东北地区移民对比研究
  台湾总督府华南教育政策――以广东福建为例
  日据时期台湾长老会与殖民政府间的关系
  1894―1949年大陆民众对台湾认识的变化――以《申报》对台湾的报道为例
  抗战前夕台货与岭南市场
  以台湾总督府为中心的华南产业开发政策之形成
  管理、法规与资本体系的重构――甲午战后日本对台湾盐政的殖民化改造
  难以应用的日本殖民地统计――以台湾农业经济为中心
  光复初期台湾善后救济分署平售救济面粉之探析――与苏瑶崇先生商榷
  日本投降至光复期间台湾经济变化
  台湾经济政策改革缘起探讨(1950―1960年)
  土地政策与农业现代化:战后台湾“第二次土地改革”之争
  《马关条约》和乙未之役双甲子纪念――台湾先烈抗日的历史不容抹煞
  乙未武装反割台壮烈殉国的义军统领吴汤兴、徐骧、邱国霖大陆祖籍考
  抗战史事的“自述”与“他述”――以战时粤系军人相关的几则史事为例
  海峡两岸中学历史教育之抗战史比较研究――基于现行课标及教材的观察
  日本政界的右翼亲台势力及其对中(台)日关系的影响
  21世纪初日台军事关系动态之管窥
  纪念抗战胜利与台湾光复7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后记

内容摘要
2015年10月25日,纪念抗战胜利与台湾地区地区光复70周年学术研讨会25日上午在广州举行。是次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地区地区民主自治同盟中央委员会、中华全国台湾地区地区同胞联谊会、中山大学联合主办。来自大陆、香港、台湾地区地区及加拿大、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的130余位专家学者及新闻出版界人士参会,提交了论文80多篇。本书即为此次研讨会论文结集,共选录了51篇文章。内容涉及日据台湾地区地区时期的统治政策、台湾地区地区经济社会的状况、国民政府为收复台湾地区地区做的准备、具体接收台湾地区地区的情况、早期台湾地区地区历史、台湾地区地区民众反对割台斗争以及其后反抗日本殖民统治的斗争等。

精彩内容
上抗战胜利和台湾光复是中华民族走向民族复兴的起点——在纪念抗战胜利与台湾光复7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致辞  张海鹏/3试论台湾光复与台湾民意  陈小冲/6台湾光复与《新生报》  赵立彬/22台湾调查委员会中的台籍人士及其贡献  邓孔昭/39陈仪在闽台两地的人事行政实践及其思考  贺渊/53被忽视的暗潮:台籍精英光复台湾的诉求及国民政府的回应    ——以国民党台湾地区党部为例  曹艺/74中国国民党直属台湾党部与光复台湾之工作  张元  吴巍巍/97台湾光复接收日本驻台海军研究    ——以李世甲电文为中心的探讨  沈天羽/108抗战胜利后梅州籍人士在台湾  李吉奎/136许寿裳与台湾光复初期的民族文化重建  杨彦杰/148台湾光复初期许寿裳若干史实考释  李细珠/161“国界”与“省界”:罗宗洛日记中的台湾大学接收改造  何卓恩/193重建与冲突:台湾光复初期社会与文化现象初探  施沛琳/212台湾光复初期的国语运动与国语文学(1945—1949)  杨森/225光复初期大陆台胞返籍考述  宋淑玉/237福建在台湾光复中的作用与贡献  林真/254台湾问题的相关条约及其法律地位的演变  李育民/277英国与国民政府的战后处置计划兼及台湾问题(1941—1943)    ——以英方外交决策和报告为中心  侯中军/312开罗会议前蒋介石对台湾问题的认识与考虑  冯琳/333从17世纪台湾海峡贸易格局看早期日荷在台湾的冲突  陈思/343晚清台湾建省的台前与幕后  贾小叶/356德国与日本割占台湾  李益波/375失望的取经之旅:辛亥梁启超赴台游历再析  樊学庆/387五四运动时期的对日外交    —以福州事件的交涉为中心  叶磊/404籍民、军阀与地方社会    ——1924年厦门“台探事件”之考察  郝天豪  刘相平/424下日本殖民台湾与殖民朝鲜的比较研究  许介鳞/437从警察制度之比较研究看台湾与朝鲜“殖民现代性”之差距  〔韩〕文明基/469地方精英与1920年代台湾农民运动  陈慈玉/495泰雅人公医乐信·瓦坦的故事    ——1918—1924年西班牙流行性感冒时期  傅琪贻/519日据时期台湾客家族群称谓的论述与转换  郑政诚/539殖民统治初期台湾士人的政治认同与行为抉择  杨齐福/553日据时期台湾共产党对工人运动的影响  宋帮强/565日本对中国台湾和东北地区移民对比研究  孟月明/579台湾总督府华南教育政策——以广东福建为例  陈妙娟/590日据时期台湾长老会与殖民政府间的关系  崔晓阳/6031894—1949年大陆民众对台湾认识的变化    ——以《申报》对台湾的报道为例  尤淑君/618抗战前夕台货与岭南市场  张晓辉/638以台湾总督府为中心的华南产业开发政策之形成  颜义芳/657管理、法规与资本体系的重构    ——甲午战后日本对台湾盐政的殖民化改造  李博强/672难以应用的日本殖民地统计    ——以台湾农业经济为中心  〔日〕冈崎滋树/691光复初期台湾善后救济分署平售救济面粉之探析    ——与苏瑶崇先生商榷  黄俊凌/704日本投降至光复期间台湾经济变化  冯健伦/719台湾经济政策改革缘起探讨(1950—1960年)  汪小平/747土地政策与农业现代化:战后台湾“第二次土地改革”之争  程朝云/763《马关条约》和乙未之役双甲子纪念    ——台湾先烈抗日的历史不容抹煞  王晓波/778乙未武装反割台壮烈殉国的义军统领吴汤兴、徐骧、邱国霖大陆祖籍考    徐博东  黄志平/792抗战史事的“自述”与“他述”——以战时粤系军人相关的几则史事为例  左双文/804海峡两岸中学历史教育之抗战史比较研究    ——基于现行课标及教材的观察  薛伟强/817日本政界的右翼亲台势力及其对中(台)日关系的影响  林晓光/83021世纪初日台军事关系动态之管窥  王键/848纪念抗战胜利与台湾光复7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郝幸艳/862后记/873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