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历史的衣橱 :中国古代服饰撷英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历史的衣橱 :中国古代服饰撷英

全新正版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76.77 5.2折 148 全新

库存9件

北京海淀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顾凡颖

出版社北京日报出版社

ISBN9787547729304

出版时间2018-09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定价148元

货号1201780615

上书时间2023-11-29

轻阅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古代中国人穿什么?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

 

事实上,不只对服饰穿着,我们对古人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充满了好奇心。几百上千年前,他/ 她们生活在什么样的城市/ 村镇里,住什么样的房子,用哪些家具?他/ 她们如何营生,吃什么,穿什么,用什么?他/ 她们从出生到死亡,经历什么,追求什么,信仰什么,又在思考什么?所有的一切,于今天的我们而言,都是新奇而有趣的。

 

但这也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因为古代中国历时数千年,不同历史时期的服饰自然是不断变化的。而且,即便在同一个历史时期里,幅员辽阔的中国疆域内,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政权的人,穿着也会各不相同。作为严谨的历史研究主题,如果想要讨论古人穿什么,以及为什么那样穿,就要对穿着服饰的人做细致的分析。性别、身份、年龄、职业,乃至生活方式、个人喜好,都会影响着

 

他们服饰的样子,如果把这些因素考虑周全的话,想要回答“古代中国人穿什么”这个问题,就几乎变成了不可能的任务。

 

所以,在这本小书里,只能选取若干突出的、有代表性的服饰主题,尽可能形象地展示出中国历史上纷繁复杂的服饰演化的若干侧面。就像打开了一个巨大的衣橱,伸手进去拨动浩如烟海的衣裳,挑选几身*紧要、*有特点的,取出来展示到观赏者的面前。

 

中国素有“衣冠之国”的美称,在回溯中国服饰的历史的时候,*经典的史料,就是历代正史中的《舆服志》。正史“二十四史”加上《清史稿》共是二十五史,其中有十部设有专门章节的《舆服志》。*初始于《后汉书》,而后有《晋书》《南齐书》《旧唐书》《新唐书》(或称《舆服志》或称《车服志》,所记内容相同),《宋史》《金史》《元史》《明史》,直至《清史稿》。所谓“舆”,本义为车厢,后来泛指车,在这里又指王朝的车马仪仗;所谓“服”,自然是指衣冠制度。车与服为

 

什么会被记录在一起呢?因为编纂《舆服志》的目的,是记录治理国家时所建立的制度,而国家举行大型仪典时的车旗服御,就是国家制度*直观的外在形象。所以,打开这部“历史的衣橱”,前三格分别陈列着作为天子礼服的冕服、作为后妃礼服的凤冠霞帔和中古至近古的官服补服,这都是《舆服志》中服制部分记载比较多的内容。

 

但当我们想要更细致地了解古代服饰时,就会发现《舆服志》有两个明显的缺陷。一是它想要记录的是国家典制,所以对皇帝、宗亲、官宦及其家眷的服饰记载比较详细,对平民百姓的服饰就避而不谈了。二是它只有文,没有图,把服饰的视觉造型转化为简略的文字描述以后,后人仅通过阅读《舆服志》里的文辞,根本无法还原出服饰本来的样子。

 

应对*个问题,现在学界普遍从诗歌、笔记、小说等文献记载中,寻找对平民社会和日用服饰的记述。至于第二个问题,关注绘画、壁画、陶俑之类的文物发现,常常可以见到历史上各种身份的人的真实服饰,是对《舆服志》中那些佶屈聱牙的专有名词的形象诠释。“历史的衣橱”的后两格,陈列主题分别是唐代女性服饰和清代至今的旗袍演变,大部分材料就来自于正史以外的史料记载。

 希望这本图文并茂的小书,能够为读者展示一些鲜活的、直观的历史服饰实况。当然,受现今已发现的史料所限,我们对古代服饰的了解仍是挂一漏万的。也许有一天,某处*考古发现的出土图像就会打破我们对某种历史服饰,或某个时代着装特点的既有印象。期待着新的发现与研究,不亦乐乎?
【书摘与插画】

 
 
 
 

商品简介

 

本书为“分拣历史”书系的开篇之作,分拣出历史的一个片段,打开历史的衣橱,从政治、经济、社会、美学、艺术多角度讲述中国“穿”越五千年的悠久文化。

 全书从细节着手,分典制与风尚两编,通过天子冕服、凤冠霞帔、官员补服、唐女服饰、近代旗袍五章,讲述中国古代服饰的精华与衍变,图文并茂,雅俗共赏,采撷历史丛林中古代服饰文化之精粹,以故事的形式娓娓道来。

作者简介

顾凡颖,毕业于北京大学,获中国古代史、应用心理学双硕士学位。现就职于中国国家博物馆,从事策展与展品研究工作。

曾任2018年中、日、韩三国国家博物馆联合展览“东亚虎的艺术”中方策展人;参与编撰展览图录《中国国家博物馆百年收藏集粹》《卢浮宫的创想:卢浮宫与馆藏珍品见证法国历史八百年》;译有国际交流展图录《珍珠:来自江河海洋的珍宝》《来自肖邦故乡的珍宝:15至20世纪的波兰艺术》等。
【媒体评论】
本书从历史研究出发,叙述皆有史学根据、有学术支撑,以深厚的学术成果支撑历史的呈现和故事的讲述;其通俗生动的表达,又跳出了学术研究的窠臼,不追求讲述的完整性、大而全,而是采用以点带面的模式图文呈现,以五个片段呈现古代服饰的核心内涵,让历史爱好者有兴味读下去,读后能够大概明了中国古代服饰文化的精华所在,从中获得满足而有趣的阅读体验。

目录

序 言 -6

上编·典制之服

衣橱*格

一个理想国的蓝图:中国古代天子冕服

引 子 天子祭服难道不是至尊? - 13

服饰和权力- 16

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 六冕之制

汉代的冕服复兴运动- 22

传统的断裂 / 汉礼复兴 / “被发明的传统”

冠冕堂皇- 30

冕 / 衮裳 / 蔽膝 / 舄 / 带 / 圭 / 珮 / 绶 / 剑

冕服之十二章- 52

日、月、星辰 / 山 / 龙 / 华虫 / 火 / 宗彝 / 藻 / 粉米 / 黼 / 黻 / 十二章的历代沿革

大裘冕的兴衰故事- 76

如王之服的变迁- 84

东汉至魏晋 / 南北朝 / 隋唐 / 宋辽金元明

尾 声- 100

衣橱第二格

有凤来仪:凤冠霞帔

引 子 新娘凤冠霞帔的传说- 107

有凤来仪- 109

远古神鸟 / 从“玄鸟生商”到“凤鸣岐山” / 凤鸣于帝王家 / 凤的女性化转变

凤钗凤冠- 126

钗头凤/ 凤冠滥觞 / 龙凤花钗冠 / 明代的命妇冠服 / 登峰造极的定陵凤冠 /“取其文”的清代凤冠

如霞之帔- 164

宋代以前的霞帔 / 进身之阶“红霞帔” / 明代的“大衫霞帔” / 清代的霞帔

一日命妇:从礼服到婚服- 184

先秦的昏礼 / 唐代的摄盛 / 宋代的女性婚服 / 深入民间的凤冠霞帔

衣橱第三格

祥禽瑞兽护官身:补服的历史

引 子 世界博览会上的中国人- 203

唐代的补服先声- 208

唐高祖的“缺胯袄子” / 唐代的“品色衣”制度 / 武则天的御赐绣袍 / “鹘衔瑞草,雁衔绶带”

宋元之际- 226

唐宋之别 / 补服先声

明代的补服- 232

明代官服制度 / 朝服 / 祭服 / 公服 / 常服 / 燕服 / 赐服 / 禁绝与僭越

清代的补服- 257

一代昭度为衣冠 / 从“品色衣”到“一色褂” / 清代补服如何穿用 /补服的逾制 / 女用补服

尾 声- 298

下编·风尚之服

衣橱第四格

士女皆竞衣胡服:唐代女性服饰

引 子- 305

胡化之风- 309

“五胡乱华”之后的社会融合 / 襦裙 / “红裙妒杀石榴花”

唐代女性的出行装- 329

坐车与骑马 / 羃篱、帷帽与胡帽

唐代女性的男装- 351

女扮男装的风气之始 / 胡化的唐代男装 / “遥窥正殿帘开处,袍袴宫

人扫御床” / “士女皆竞衣胡服”

“粉胸半掩疑晴雪”:唐代女性的袒装- 365

从以袒露为刑到以袒露为美 / “慢束罗裙半露胸” / “缕金衣透雪肌香”

衣橱第五格

咸与维新:旗袍的前世与今生

引 子- 385

旗女之袍:北京城里的前世- 387

问所从来 / 早期的满族袍服 / 入关后的旗装变化 / “衬衣”和“氅衣”/ 晚清女装的满汉融合

辛亥革命后女子服装的“百花齐放” - 414

旗装的退守与转型 / 西风东渐 / 谁说女子不如男

民国旗袍:上海滩上的今生- 424

开风气之先—— 欢场的时尚先锋 / 女学生的“文明新装” / 追时尚之潮—— 旗袍的时尚演进之路 / 上海滩旗袍的“编年史”

旗袍的“现代化”演进- 456

尾 声- 463

参考文献 & 延伸阅读 -464
【前言】

主编推荐

本书具备了目前图书市场上古代服饰类文史图书所不具有的独到之处,即“分拣历史”的主题,图文并茂地如同一场精品文化展览一样,对古代服饰的细节进行通俗普及,图文相得益彰,通俗有趣而严谨练达。 

 

古代中国历时数千年,不同历史时期的服饰也是不断变化的,即便在同一个历史时期里,幅员辽阔的中国疆域内,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政权的人,穿着也会各不相同。

 本书选取若干突出的、有代表性的服饰主题,尽可能形象地展示出中国历史上纷繁复杂的服饰演化的若干侧面,就像打开了一个巨大的衣橱,伸手进去拨动浩如烟海的衣裳,挑选几身*紧要、*有特点的,取出来展示到观赏者的面前。
【内容简介】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