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洞和幸运星
  • 黑洞和幸运星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黑洞和幸运星

全新正版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16.61 5.7折 29 全新

仅1件

北京海淀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姚建明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2535157

出版时间2019-09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29元

货号1201957498

上书时间2023-11-29

轻阅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1960年出生于河北省保定市。1982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天文系,1985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1985-1989年在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现国家天文台)从事天文研究工作。1989-2003年在河北农业大学任教。1989年至今在浙江海洋大学物理系任教,担任系主任。已经出版各类图书十余册,涉及天文、物理、地球科学和教育学等领域。代表作如《天文知识基础》(、二版,清华大学出版社),《大学物理》(上、下册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科学技术概论》(、二版,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地球灾难故事》(清华大学出版社),《开启您自己的学习模式》(清华大学出版社),《地球演变故事》(清华大学出版社)等。科研方向主要是物理学、天文学、地球科学、教育学、心理学等领域,发表论文十余篇,被SCI、EI11篇。每年教授的学生都超过千人,主要课程包括《大学物理》、《天文知识基础》、《科学技术概论》、《卫星海洋学》等。舟山市科普协会会员,2015年舟山市很好科普作家、《地球灾难故事》获得舟山市科普作品三等奖。多次参与舟山市的科学普及工作(接受采访、做节目),是《舟山网》的科学顾问。

目录
第1章 到底有多少个宇宙 1.1 感受人类认识宇宙的一步步21.1.1 感知世界 探测世界 理论世界21.1.2 地球 太阳 行星151.1.3 同一个“宇宙”47 1.2 宇宙理论都是怎样产生的531.2.1 人类宇宙观的演进541.2.2 宇宙学模型(理论)的演化64 1.3 大爆炸711.3.1 大爆炸宇宙理论711.3.2 大爆炸宇宙的观测证据76第2章 “黑洞”不是说好了看不见吗 2.1 我们是怎么“看见”的822.1.1 好酷的名字——“黑洞”842.1.2 广义相对论的七大预言892.1.3 那张照片95 2.2 黑洞面面观1042.2.1 各种各样的“妖怪”1042.2.2 黑洞有什么“表现”109 2.3 找寻黑洞1152.3.1 靠什么发现黑洞1152.3.2 如果黑洞靠近地球1192.3.3 十大奇异黑洞122第3章 星云 3.1 20世纪天文学的四大发现1303.1.1 微波背景中的幸运星——“小绿人”1303.1.2 类星体和星际分子140 3.2 宇宙的“基本元素”1483.2.1 星云 星系 1483.2.2 恒星演化和元素诞生1593.2.3 宇宙“怪异”天体大全165 3.3 到底是什么样的宇宙1693.3.1 宇宙是“轮回”的吗1703.3.2 正在变化的宇宙1743.3.3 宇宙 奇异 深邃 期待180参考文献189

内容摘要
黑洞很是吸引眼球,不过,一般人认识黑洞,必须从认识宇宙开始。而人类认识宇宙的历程,是何等艰辛!地球、太阳、银河系直至宇宙我们一步步地走过来。本书为您介绍黑洞、中子星、脉冲星等。星云是宇宙中各种天体的“原料库”,也是极其漂亮的天体。我们会为您介绍星云演变成恒星、恒星演变成白矮星、中子星直至黑洞的进程,带您领略宇宙的神奇与伟大! 本(套)书面对所有爱好读书、爱好天文学的读者。

主编推荐
黑洞在今年是很吸引眼球的,不过,要认识黑洞,必须重认识宇宙开始。星云演变成恒星,恒星演变成白矮星、中子星直至黑洞。看看这本天文学科普吧,不算高深,却也足够认识黑洞。

精彩内容
黑洞又能“看见了”!一时间似乎全世界都开始关心天文学了。其实,是真的能看见了吗?从某种意义上说,天文学家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经“看见”黑洞了。当然,他们是在无线电波段,利用射电望远镜探测到黑洞的高能粒子辐射,并成像的。写这一册书之前,思考、酝酿了很久。主要是因为,单单地去写黑洞,那只能是像那些连“科普”都谈不上的,只是吸引人眼球的大众式的简介。作为天文学的普及读物,肯定是不够格的。关键是,读完这样的书籍,读者依然还是在云里雾里。最后这本书拿出了不少的篇幅,为大家介绍人类认识宇宙的历程。通过介绍地球从“平的”到“球形”,人类是怎样逐渐明了太阳的能量来源的,五大行星都是怎样命名的,等等。让读者明白,以前我们不知道的,为什么现在知道了,以前我们看不见的,为什么现在看见了!毕竟是趣味天文学系列丛书,所以,介绍黑洞本书也只是把重点放在让读者明白:什么是黑洞?它真的“看不见”吗?黑洞是怎样形成的?黑洞对周边的天体都会产生什么影响?如果某一天真的地球附近“飘来”了一个黑洞,我们能怎么办?我们要做的,起码是要了解和认识它们,至于它真的来了,还是那句话——天塌了,有个子高的人顶着。作为“资深”的天文爱好者,深深地明白,宇宙中那各式各样的星云,才是产生那些奇奇怪怪的天体的“母源”。所以,第3章我们谈论幸运星,为大家介绍恒星、星系是怎样形成的。重点就是告诉大家,它们都是星云团凝聚的结果。至于“幸运星”,宇宙无奇不有,无所不包。越了解宇宙,你就会越“幸运”;越认识宇宙,也就能越早地遇到你的“幸运星”。是知识为您带来“幸运”;是书籍为您带来知识;是宇宙为您带来认识世界的能量;“知识”就是您的“幸运星”!我在高校里开设天文学的公共选修课已经差不多20年了,最让我难忘的一件事就是,一次上课前,我照例提前15分钟到教室,一进门就看见排已经坐了一个男孩子。他见我拿着《天文知识基础》的课本,就走了过来,直接和我握手(还是双手那种)……实话说,当时我有点懵住了!除去做科普讲座、演讲外,上课很少有这种接待规格呀。接着,他对我说:“我是一个纯纯的天文爱好者,盼着上这个课已经很久了。”还没等我回答,他接着又说:“老师,我可是带着很多的问号来上你的课的!”我马上就回答他:“上好我的课,你会带着更多的问号离开的……”这一次轮到他发懵了。我把他拉到黑板前,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圆(见图1),然后在圆周上画了若干个问号(?),对他说:“我们做个比喻吧,这个圆的里面代表我们(你)已经知道的天文学知识,而圆的外面,更广阔的区域代表了我们(你)未知的天文学知识。两者交界的地方就是圆周,意味着你只是一知半解的知识,需要进一步学习、理解。我们在圆周上打上问号,代表着我们的疑问所在。因为你只有对问题或现象略知一二,才有可能(有资格)提出问题,打上那些问号呀!根本不懂的知识,你根本就不知道如何提问题,哪来的问号?”他似乎明白了点什么,我接着又在圆圈外面画了一个更大的圆,对他说:“课程结束时,圆里装的东西是不是多啦?圆周长是不是变长了?你是不是会带着更多的问号,离开这个课堂呀?”我们这本书是想为你介绍人类认识宇宙的过程,但是,漫长的人类“宇宙史”是我们一生一世也讲不完的,所以,我们为你抓住宇宙中最吸引眼球的东西:“吞噬”物质的黑洞、宇宙“灯塔”脉冲星、拥有不错“能量包”的吸积盘、喷流,当然还有创造宇宙万物的星云、星云团、星际间物质。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