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村饮用水安全保障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农村饮用水安全保障

全新正版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31.51 7.2折 44 全新

库存2件

北京海淀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王罗春,安莹,赵由才 编著

出版社冶金工业出版社

ISBN9787502476595

出版时间2018-0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44元

货号1201654976

上书时间2023-11-23

轻阅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王罗春,1999年获同济大学环境工程学院工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废水处理、固体废物资源化,负责国家“863”子课题等多项科研项目,曾获上海科技进步三等奖。主编出版10余部著作和教材,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获授权国家发明9项。

目录
1 绪论
1.1 饮用水与农村饮用水安全
1.1.1 饮用水
1.1.2 农村饮用水安全
1.2 农村饮用水安全保障的重要性
1.2.1 我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
1.2.2 农村饮用水安全保障的重要性
1.3 农村饮用水安全保障的法规体系
1.3.1 法律法规
1.3.2 部门规章
2 农村饮用水安全保障相关标准
2.1 农村饮用水水源水质标准
2.2 农村饮用水安全标准
2.2.1 水质
2.2.2 水量
2.2.3 方便程度
2.2.4 保证率
2.3 农村饮用水水源地选址要求
2.3.1 饮用水水源地水质水量要求
2.3.2 饮用水水源地选址技术
2.4 集中式供水单位卫生要求
2.4.1 生活饮用水生产的卫生要求
2.4.2 水质监测与检验要求
2.4.3 直接从事供管水人员卫生要求.
2.5 村镇供水单位水质要求-
2.5.1 水源水质要求
2.5.2 供水水质要求
2.5.3 供水水压要求
2.6 二次供水及设施卫生要求
2.6.1 水质卫生标准
2.6.2 设施卫生要求
2.7 饮用水化学处理剂卫生安全性要求
2.7.1 感官指标要求
2.7.2 有毒物质指标要求
2.7.3 饮用水化学处理剂的评价剂量和可能含有的杂质
2.7.4 饮用水中有毒物质最高容许浓度的确定方法
2.8 生活饮用水输配水设备及防护材料安全性要求
2.8.1 出水水质要求
2.8.2 浸泡水卫生要求
2.8.3 防护涂料浸泡水的毒理学安全性要求
2.9 生活饮用水消毒剂和消毒设备卫生安全性要求
2.9.1 消毒效果要求
2.9.2 消毒过程残留物要求
2.9.3 消毒剂卫生要求
2.9.4 消毒设备卫生要求
2.10 生活饮用水水质处理器卫生安全性要求
2.10.1 一般水质处理器
2.10.2 矿化水器
2.10.3 反渗透处理装置
3 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技术
3.1 农村饮用水水源分类
3.1.1 地表水源
3.1.2 地下水源
3.1.3 其他类型或特殊水源
3.2 农村饮用水水源主要污染源
3.2.1 养殖场
3.2.2 农业种植区
3.2.3 废弃物
3.2.4 乡镇企业
3.2.5 生活污水
3.3 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程技术组成
3.3.2 小型塘坝水源保护工程技术
3.3.3 地下水源保护工程技术
3.4 农村饮用水水源防护区划分
3.4.1 集中式饮用水水源防护区水质要求
3.4.2 集中式饮用水水源防护区划分
3.4.3 小型集中式和分散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
3.5 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标志的设置
3.5.1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界标
3.5.2 交通警示牌
3.5.3 宣传牌
3.6 农村饮用水水源地污染防护技术
3.6.1 各级水源保护区的污染防护要求
3.6.2 各种污染源的污染防治
4 农村供水处理技术
4.1 水处理工艺选择原则
4.1.1 化学成分不超标原水的水处理工艺选择原则
4.1.2 化学成分超标原水的水处理工艺选择原则
4.2 常规水处理技术
4.2.1 消毒
4.2.2 预沉、粗滤和慢滤
4.2.3 混凝剂和助凝剂的选择、投加与混合
4.2.4 絮凝、沉淀
4.2.5 过滤
4.2.6 一体化净水器
4.2.7 超滤
4.3 特殊水处理技术
4.3.1 地下水除铁和除锰
4.3.2 地下水除氟
4.3.3 苦咸水脱盐
4.3.4 地下水除砷
4.3.5 微污染地表水处理
4.4 窖水水质处理技术
4.4.1 电絮凝技术
4.4.2 超滤技术
4.4.3 强化混凝技术
4.4.4 纳米TiO2光催化处理技术
4.4.5 粗滤慢滤技术
5 水质监测
5.1 监测点位
5.1.1 水源水水质监测点位
5.1.2 出水厂水质监测点位
5.1.3 管网末梢水水质监测点位
5.2 监测指标
5.2.1 水源水水质监测指标
5.2.2 出水厂水质监测指标
5.2.3 管网末梢水水质监测指标
5.3 监测频率
5.3.1 水源水水质监测频率
5.3.2 出水厂水质监测频率
5.3.3 管网末梢水水质监测频率
5.4 水样采集
5.4.1 采样容器
5.4.2 采样方法
5.4.3 采样体积
5.4.4 水样的保存
5.4.5 水样的运输
5.5 监测方法
5.5.1 感官性状和物理指标监测方法
5.5.2 无机非金属指标监测方法
5.5.3 金属指标监测方法
5.5.4 有机物指标监测方法
5.5.5 消毒副产物指标监测方法
5.5.6 消毒剂指标监测方法
5.5.7 微生物指标监测方法
5.5.8 放射性指标监测方法
5.6 监测结果评价
5.6.1 水源水质监测结果评价
5.6.2 出水厂水质监测结果评价
5.6.3 管网末梢水水质监测结果评价
附录
附录1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2010)
附录2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管理办法(2013)
附录3 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2016)
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王罗春、安莹、赵由才编著的《农村饮用水安全保障》根据农村供水工程点多、面广、水源类型繁多、水质复杂及规模小等特点,汇集农村饮用水安全保障的相关资料编写而成。全书共五章,第l章绪论,主要总结了农村饮用水安全保障的法规体系;第2章农村饮用水安全保障相关标准,主要汇编了与农村饮用水安全保障相关的标准与规范;第3章农村饮用水源地环境保护技术,主要包括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的分类、主要污染源、水源防护区的划分及污染防护要求;第4章农村供水处理技术,主要包括水处理工艺的选择、常规水处理技术和特殊水处理技术;第5章水质监测。
本书可供从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和管理、农村饮用水供水和管水、农村水环境治理工作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阅读,也可供大专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参考。

精彩内容
“十三五”期间,通过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切实将成果巩固住、稳定住、不反复,全面提高农村饮水安全保障水平,对中央提出的“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确保贫困地区如期脱贫等目标”的实现非常关键。本书涵盖了农村饮用水安全保障的法律法规、相关标准、饮用水源地环境保护技术、供水处理技术、水质监测等内容,使读者了解在法律、标准和技术等方面为农村饮用水安全保障提供的支撑作用。参加本书编著的主要有上海电力学院的王罗春(~5章)、安莹(第3~4章)和同济大学的赵由才(~2章)。此外,上海电力学院的李琳和田新梅在文献资料搜集、整理方面也做了大量的工作,在此特表谢意。限于编著者水平和时间,书中不足和疏漏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