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简史
  • 信息简史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信息简史

全新正版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35.32 5.1折 69 全新

库存92件

北京海淀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美)格雷克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ISBN9787115331809

出版时间2013-1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69元

货号1200785380

上书时间2023-11-21

轻阅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詹姆斯·格雷克(James Gleick)
生于1954年,本科毕业于哈佛学院,曾长期在《纽约时报》担任记者和编辑,并多年为《时代》周刊撰写技术专栏。1987年,他的首部作品《混沌:开创进步科学》入围了美国国家图书奖和普利策奖的决赛,并成为畅销书,使得“混沌”、“蝴蝶效应”的说法家喻户晓,现已销售超过百万册。其后他又陆续出版了《费曼传:1000年才出一个的科学鬼才》(1992)、《越来越快:飞奔的时代飞奔的一切》(1999)、《牛顿传》(2003)等书,相继被翻译成了二十多种语言。
他是最早一批投入Internet创业热潮的人。1993年11月,他与合作者联合推出了Pipeline互联网接入服务,率先提供了用户友好的图形界面。十四个月后,Pipeline以一千万美元股票的价格出售。


目录
  
推荐序一
推荐序二
推荐序三
更多推荐
引子
处于所有生物核心的不是火,不是热气,也不是所谓的“生命火花”,而是信息、字词以及指令……如果你想了解生命,就别去研究那些生机勃勃、动来动去的原生质了,从信息技术的角度想想吧。

第1章   会说话的鼓(似是而非的编码)
突然,他凝神往外倾听了一会儿。当我们责备他分心时,他说:“你没听见我儿子在和我说话吗?”我们真的没听见什么人的声音,就问他怎么听见的。他回答说:“是鼓声在向我说话,叫我到甲板上去。”这听起来实在奇异。

第2章   持久的文字(心智中并无词典)
想象一下,你要写一篇有关马的专题论文(写给那些从来没有见过马的读者),但论文不是从“马”而是从“汽车”入手……对应于轮子,这些不带轮子的“汽车”有着增大了的脚趾甲,称为蹄;对应于车前灯,它有眼睛;对应于车漆,它有毛发;对应于汽油燃料,它有干草;依此类推。

第3章   两本词典(我们文字的不确定性以及我们拼写的随意性)
有一件事在我看来很好值得赞扬,并且不仅值得赞扬,也同样有利可图,那就是让某个既富有学识,而同时又勤勤恳恳的人,将我们所用英语中的所有单词集合起来……编成一本词典。这样做,除了在提供每个单词(按字母表顺序排列)的正确写法之外,还能向我们展示它们所具有的内在力量和正确用法。

第4章   将思想的力量注入齿轮机械(喔,欣喜若狂的算术家啊!)
有那么两次,我被这样问道:“请问,巴贝奇先生,假如你往机器里送入了错误的数值,出来的还会是正确的答案吗?”一回是在上议院,还有一回是在下议院。我至今无法很好地理解,该是怎样的思维混乱才会提出这种问题啊。

第5章   地球的神经系统(就那么几根破电线,我们能指望它什么呢?)
电报体让任何形式的礼貌说法都无容身之地。“May I ask you to do me the favour”(劳驾)这么一句话,传输五十英里的距离就要六便士。这个可怜的人要把类似温文尔雅的形容词无情地砍掉多少,才能将他的信函开支降到一个合理的水平呢?

第6章   新电线,新逻辑(没有别的什么东西比它更严密地为未知所包裹)
如果说贝尔及其继任者是现代商业建筑--摩天大楼之父,这乍听上去似乎很荒唐。……你认为每天会有多少讯息从这些大楼里进进出出?假设没有电话,每条讯息都需要信使来传递,那么你认为需要增加多少电梯,而这还能留下多少办公区域?显然,这样的建筑结构从经济上讲是不合算的。

第7章   信息论(我想要的不过只是一颗寻常的大脑)
通信的基本问题是,在一点准确地或近似地复现在另一点所选取的讯息。这些讯息往往都带有意义,也就是说,根据某种体系,它们指向或关联了特定的物理或概念实体。但通信的这些语义因素,与其工程学问题无关。

第8章   信息转向(形成心智的基本要素)
要是你启动了一部这样的机械计算机,却忘了在出去吃午餐时关掉它,那会发生什么事呢?我来告诉你。它在美国就会像野兔在澳大利亚一样。在你算出701 945 240乘以879 030 546等于多少之前,这个国家的每个家庭就都有了一台自己的小计算机……

第9章   熵及其妖(你无法通过搅拌将果酱和布丁区分开来)
如果这个世界是个纯粹的动力系统,并且如果你能准确地将该系统中所有粒子的运动在同一刹那反转,那么所有事物就会回到它们的起点,雨滴会从地面升起,飞回云里,如此等等。人们会看见自己的朋友从坟墓回到摇篮,直到自己也来到出生之前,尽管谁也不知道那是种怎样的状态。

第10章   生命的编码(关于生物体的完整描述都已写在了卵里)
每种生物都有权以自己的方式“完成”自己的发育。蛋的做法[母鸡不过是一只蛋用来制造另一只蛋的工具]可能看起来是绕了大弯,但那正是它自己的方式,我们人类没有多少理由对此说三道四。凭什么认为鸡比蛋更鲜活?又凭什么说是鸡生蛋而不是蛋生鸡?

第11章   跃入模因池(它其实就是寄生在了我的大脑里)
照抄上述姓名,但去掉
个并将你的姓名加到最后,然后寄给五位你希望赐福的人。……收信者必须在收到信后二十四小时内寄出。在信寄出九天内,寄信者便会被赐予福祉。桑福德太太赢得了三千美元。……豪太太中断了传递连锁,结果失去了拥有的一切。

第12章   认识随机性(僭越之罪)
那么命名一个整数,这是什么意思?其实,给出计算该整数的方法就是命名了它。如果某个程序的输出是某个整数,也就是说,它输出了该整数,并且输出一次后就终止,那么这个程序就是给该整数命了名。

第13章   信息是物理的(万物源自比特)
我们在试图理解量子力学所代表的世界观时,总是会遇到很大的困难。至少我是如此……好吧,我承认我对它仍旧隐隐感到不安……我尚不能确信它当中不存在实质性问题。我也无法指出具体是什么问题,因而我猜它大概没有问题,但我不能确认它真的没有问题。

第14章   洪流过后(一本宏大的巴别相册)
空气本身就是一座宏伟的图书馆,其中的书页上写满了世间男男女女的高声低语。在那里,变化多端但准确无误的字符记录下了从古至今逝者的叹息、未实现的誓言以及未履行的承诺。这些声音通过每个粒子的统一运动变得不朽,成为人类意志之善变的见证。

第15章   每天都有新消息(或者诸如此类)
我每天都能听到新消息和流言蜚语,关于战争、瘟疫、火灾、洪灾、盗窃、谋杀、屠杀、流星、彗星、鬼魂、神童、异象,关于法国、德国、土耳其、波斯或波兰等地的村镇沦陷、城市遭围、军队集结和每日战备,以及见诸如此动荡时局的频仍战事、生灵涂炭、决斗、船难、海盗、海战、媾和、结盟、谋略和新的警报,诸如此类。
尾声   (意义的回归)
我们今天深入电气时代的程度,就如同伊丽莎白时期的人们深入印刷与机械时代的程度。他们由于同时生活在两种反差强烈的社会和经验之中而产生的困惑和犹豫,我们现在也感同身受。
参考文献
致谢
图片版权
译后记


第14章   洪流过后(一本宏大的巴别相册)    367
空气本身就是一座宏伟的图书馆,其中的书页上写满了世间男男女女的高声低语。在那里,变化多端但准确无误的字符记录下了从古至今逝者的叹息、未实现的誓言以及未履行的承诺。这些声音通过每个粒子的统一运动变得不朽,成为人类意志之善变的见证。
第15章   每天都有新消息(或者诸如此类)    393
我每天都能听到新消息和流言蜚语,关于战争、瘟疫、火灾、洪灾、盗窃、谋杀、屠杀、流星、彗星、鬼魂、神童、异象,关于法国、德国、土耳其、波斯或波兰等地的村镇沦陷、城市遭围、军队集结和每日战备,以及见诸如此动荡时局的频仍战事、生灵涂炭、决斗、船难、海盗、海战、媾和、结盟、谋略和新的警报,诸如此类。
尾声   (意义的回归)    409
我们今天深入电气时代的程度,就如同伊丽莎白时期的人们深入印刷与机械时代的程度。他们由于同时生活在两种反差强烈的社会和经验之中而产生的困惑和犹豫,我们现在也感同身受。
参考文献    423
致谢    451
图片版权    453
译后记    455

内容摘要
克劳德·香农的信息论不仅催生了信息革命,也深刻地改变了众多其他学科的面貌。借助信息的视角,我们看待过去(文字、词典、电报、电话等的发明)、现在(信息时代)以及未来(信息泛滥、信息过载)的方式将大不相同。百万级销量科普畅销书作家詹姆斯·格雷克历经七年完成《信息简史》一书,带来一段人类与信息遭遇的波澜壮阔的历史,告诉我们如何在信息时代的信息爆炸中生存。

主编推荐
一部“简”史怎么这么厚?你或许会问。那只是因为人与信息遭遇的历史由来已久,而信息的存储、获取、操纵和传递又与我们息息相关,尤其是在一个所谓“信息社会”、“信息时代”里。科普畅销书作家詹姆斯?格雷克(其《混沌》一书销售已超过百万册)从这段厚重的历史中精选出几个关键片段,为我们勾勒出了信息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并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看待信息的全新框架,从而认识到信息是定义现代社会的特征,也是我们理解这个时代的关键。
很少有人敢为信息作史,毕竟这个主题太过宏大,但格雷克以极大的勇气和七年时间的准备,成功描绘出了一幅波澜壮阔的生动图景。对于任何想了解信息时代是如何发展而来,它又将走向何处的读者,这都将是次极富启示的阅读体验。
《信息简史》2011年甫一面世便登上《纽约时报》畅销书榜,并入选当年《出版商周刊》年度很好图书,2012年更陆续荣膺久负盛名的英国皇家学会科普图书奖、美国笔会爱德华?威尔逊科普文学奖、英国笔会赫塞尔-蒂尔特曼奖,引发了广泛关注和热情赞誉。


媒体评论
  

读者评论:

阅读该书是一段美妙的历程,我时常会惊喜于作者裁剪材料、呈现细节的能力——竟能把如此漫长的一段历史浓缩在一本书中,同时又能用通俗的语言解释深奥

的理论,用奇闻轶事让人手不释卷。此外,本书的译文上佳,这在如今尤其难能可贵。因此,无论是以信息为业的信息产业从业者,还是愿意更深入地理解周围

世界的普通读者,我都愿意向大家推荐这本詹姆斯?格雷克的《信息简史》。
——雷军(小米董事长,金山软件董事长)

在信息“碎片化”时代,这是一本值得收藏并反复阅读的书。生动的语言,哲学式的思考,超群的洞察力,为我们描绘信息史。而这个历史正在开始它最壮丽的

时代:大数据时代。“万物源自比特”,大数据如同波涛汹涌的海洋,在这个数据大航海时代,我们会扮演什么角色?有何作为?
——田溯宁(宽带资本董事长,亚信创始人)

《信息简史》让我联想到《时间简史》,但这次我是能看懂其中的大部分内容了。与霍金一样,詹姆斯?格雷克选取了一个宏大的主题,大概很少有人敢这样去想

吧。但他敢想敢做,并且在我看来,做得还相当不错。
——俞敏洪(新东方董事长)

这似乎是本无所不包的书,其中既有我们熟悉的文字、词典、电话、电报,也有我们不熟悉的,如非洲会说话的鼓、麦克斯韦妖、随机性、量子比特等。但这正

表明信息无处不在,各个领域都可以从信息和信息论的视角重新加以认识。我个人最感兴趣的是第3章“两本词典”(第一本英语词典以及有名的《牛津英语词典

》)。相信各位读者也能从中找到自己感兴趣的章节,获取有益的信息。
——徐小平(真格基金创始人,新东方联合创始人)

从2003年以来,作者便集中精力于《信息简史》的写作,很少有作家能花如此长的时间于一本书上。所以它的成功不是偶然的,而是格雷克上下求索的激情所致

。从书后的参考文献的统计来看,共涉及560种著作,可见其用心良苦。
——刘钢(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

香农的信息论的意义怎么评价都不过分。无论是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新趋势,还是我们日常使用的网络、电脑、电话、手机等,其中的很多原理都可以追溯到

1948年香农的那篇开创性论文。但香农的地位往往为主流科学史所低估,更不为普通公众所了解。詹姆斯?格雷克的《信息简史》将很大篇幅放在了刻画香农的生

平及其影响上,可谓精当。
——刘韵洁(中国工程院院士)

此书写的历史:编码、电报、电话、信息;穿插之间的理论家和实践家:巴贝奇、爱达、贝尔、香农、图灵、维纳、柯尔莫哥洛夫;以及由这个信息史产生的理

论:信息论、熵、编码、随机性。通过此书,读者好像在人类文明史、科学史的森林中漫步,吸取养分;好像在知识的海洋中漫游,极目远望。……书翻译得不

错,比较流畅,专业术语翻译得也比较到位。这是这几年看到的比较成功的科学翻译作品。
——汤涛(香港浸会大学数学系主任,北京大学客座教授)

除了格雷克,很难设想还有谁能够以如此恢弘、理性而又充满诗意的文笔将“信息”融入人类文明的整体进程进行审视。他的宏大视野穿透了计算机、通信以及

互联网的技术表象,从诗人拜伦之女爱达、艺术家摩尔斯、量子力学大师薛定谔、分子生物学家沃森、计算机科学先驱者图灵,一直谈到天才香农在贝尔实验室

、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和麻省理工学院的非凡经历。格雷克让我们深信——香农所创造的绝不仅仅只是一个支撑起了通信技术体系的数学理论。如果说科学革命

让“物质”和“能量”占据了我们的世界观,那么自香农创立信息论之后的六十多年,“信息”已然成为我们世界观的核心。
——王桥(东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

《信息简史》是一本有意思的书。我一直觉得应该有一本这样的书介绍一下信息的历史,詹姆斯?格雷克的这本书正好补上了我这个缺憾。不过这本书与其说是一

部科技史书,不如说总结了一种世界观,即信息是宇宙固有的组成部分,就和力、运动等概念一样。而世界上几乎任何事物都可以用信息的方式量化,或者说就

是“万物皆比特”。
——吴军(《浪潮之巅》、《数学之美》作者)

大家常说,我们身处一个“信息时代”。但转念想想,其实我们对于“信息”了解得并不多。詹姆斯?格雷克的《信息简史》让我们对信息有了全新的认识,这是

一段愉快的阅读体验(尽管你需要耐下心来慢慢品味)。因此,我愿意向所有有兴趣理解我们的世界、我们的时代,以及它是怎样发展而来,又将走向何处的读

者推荐这本书。
——姬十三(果壳网CEO,科学松鼠会创始人)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