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启蒙.革命.战争:中俄文学交往的三个镜像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启蒙.革命.战争:中俄文学交往的三个镜像

全新正版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15.17 5.6折 27 全新

仅1件

北京海淀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田全金 著

出版社齐鲁书社

ISBN9787533322410

出版时间2009-09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27元

货号11241102

上书时间2023-11-14

轻阅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田全金,男,1964年生,山东省苍山县人。先后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和复旦大学,获文学学士、文学硕士、文学博士学位,现为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副教授,主要从事俄罗斯文学和中俄文学关系的研究。


目录
引言  来自北国的诱惑
上篇  别车杜文艺思想及其在中国
  一、别车杜文艺思想及其在俄国
(一)帝俄时期
(二)苏维埃时期
  二、别车杜研究在中国
(一)“国民文学”与“人生的文学”
(二)走进革命的新时代
(三)在思想解放的旗号下前行
(四)从“中心”沦落边缘之后
(五)“昨夜星辰”依然美丽
中篇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及其在中国
  一、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在俄国
(一)俄国文艺学的“现实”与“主义”
(二)国家的“创作方法”和作家的应对策略
  二、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在中国
(一)从无产阶级文学到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二)革命文艺的“两把板斧”和“五把刀子” 
    (三)“向左进行曲”
    (四)“狂欢”过后的沉思
    (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规范下的文学创作
下篇  苏俄战争文学及其在中国
  一、苏俄战争文学面面观
(一)战争文学的潮起潮落
(二)灰色战争与“玫瑰”战争
(三)战壕真实与司令部真实
(四)“到敌人后方去”
(五)“极限境遇”中的人和人性
  二、苏俄战争文学在中国
(一)民国时代掠影
(二)从“蜜月”到“反目”(1949~1976)
(三)走向新的繁荣(1977年以后)
代结束语  “后现代”视野中的战争、解冻和中俄文化关系
附录  相关研究资料
后记


内容摘要
这本小书是作者近年来研究俄罗斯文学和中俄文学关系的一个小结。自2003年开始,我先后为中文系本科生开设“俄罗斯文学研究”,为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研究生开设“中俄文学关系”等课程,本书就是依据部分讲稿改写而成的。
作者感到,除了普希金、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等超级文豪值得特别重视之外,还有三个重要的俄国文学一文化现象值得关注:19世纪俄国伟大启蒙者别车杜的文学批评,20世纪苏联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最能体现“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斗争精神和斗争思维的战争文学。这些文学一文化“事件”在中国的译介、传播、影响、接受,构成了中俄文学交往的三个独特镜像。因此,通过这些镜像的擦拭和清理,检验和反省中国学界接受外国文学尤其是俄罗斯文学的历程,是有必要的。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